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業教導的高校教程革新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結合創業教育的內涵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分析出高校創業教育的本質,其本質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技能與創業人格,以適應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并將創業作為未來職業的一種選擇。也就是說,創業教育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關于創業的知識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像企業家一樣去思考;同時,創業需要創業教育提供基礎,即經過充分的知識準備和嚴格的實踐訓練,使未來創業者具備戰略眼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營銷能力和決策能力,并具備較好的情商。
所以,高校必須從創業教育本質出發,通過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加強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和構建多維實踐平臺等,將創業教育理念貫穿于高等教育的課堂教學及課外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人格,以滿足經濟社會對創業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創業教育教學中現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正在逐步開展,但就各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情況來看,其相關教學環節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形成完整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國外高校針對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標準,整個課程體系設計也都較為完善。但是,在這些方面,我國高校幾乎還是空白。一些高校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業講座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但卻只有極少數高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到系統的學習和課程體系中。已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對開課內容設置也比較單一,大多只停留在創業教育的基本理論上。
2)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在國外創業教育課程講授中,大多是有投資或創業經歷的教師,他們比較熟悉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但在中國,即使是已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少數高校,授課教師也多是學術專家出身,缺乏創業經歷和實踐經驗。
3)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單一且大多流于形式。一些高校雖然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大學生創業大賽,但多數大學生都只是紙上談兵,并沒有把自己的創業計劃付諸于實踐。學校方面也缺乏相應的培育大學生創業的具體措施和實踐平臺。總之,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其相關教學改革迫切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深化。創業教育任重而道遠。
針對創業教育的高校教學改革
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包含了“教”與“學”兩個相關聯環節的改革,而每一個環節的改革都應體現創業教育的本質,本節針對當前高校創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三方面的改革建議。
1)優化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構及教學方法
根據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增設創業教育系列課程,合理構建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提高的課程體系。在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系統的創業課程群,設計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基礎與拓展兩方面的創業課程。并針對所設課程,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組建各類型的創業教育小分隊,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個性特點,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方向的創業課程指導;同時,由于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很強,可以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設立系列化創業課程講座等環節。
2)加強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
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依賴于良好的師資。建立一支容教學研究、創業實踐于一身的師資隊伍,有利于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在創業型導師隊伍的具體建設方法上,可以采用“選、掛、引、聘”方式來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選”——設置專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崗位,從校內選拔一批優秀的專業教師和創業指導教師;“掛”——校內選派的具有潛力的創業指導教師深入創業型企業和科研院所體驗創業過程,以掛職鍛煉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豐富其創業實踐經驗;“引”——從企業引進一批具有教學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校創業教育的客座教師;“聘”——聘請一些行業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成功創業者擔任學校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其中,“選、掛”導師側重于對學生創業基礎課程的傳授。從創業教育本質出發,喚醒和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其創業技能,優化其創業思路,有效地整合配置自身的各種資源,將知識轉化為現實的個人和社會價值。“引、聘”導師著重負責拓展創業系列課程的安排,在創業教育實施中充當實戰“教練”,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實戰模擬訓練,充當學生與社會溝通的媒介。綜上所述,這種不拘一格的創業教育導師隊伍建設,在教育方式上能打破常規,在具體培養過程中更細致入微,在培養創業型人才中具有很大優勢。
3)構建多維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在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根據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成,可以以“實驗-實習-實訓-實踐”為主線,構建一個多維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此平臺包含以下部分:實驗平臺:通過創業案例分析課程和企業家講座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品質和動機,并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實驗。實驗內容可以包括撰寫創業計劃書、案例分析辯論等,從而在培養學生創業精神的同時,提高對創業知識的系統了解和認識。實習平臺: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業理論和創業人格的基礎上,進入企業實習。在感受企業文化的同時,了解企業運營管理,獲得基本的創業技能。
實訓平臺:結合系列創業實訓課程,全面模擬真實企業的創業運營管理過程。學生在虛擬商業社會中模擬企業從注冊、創建、運營、管理等所有決策,以提高學生創業的各種技能,如機會識別、融資、商務談判、激勵、團隊管理等技能;培養包含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等四個方面的能力。同時,開展以創業為主題的生存體驗,進一步加強學生個人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通過這種實訓平臺的磨礪,可以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技能與創業人格進一步得到強化。
實踐平臺: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創業基地,讓經過創業教育實訓并具有一定創業品質的學生利用學校提供的場地和基金開展創業實踐。
結束語
為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高校必須結合創業教育的現狀,解決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并從創業教育的本質出發,開展基于創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認真分析創業教育的內涵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技能與創業人格,并重點解決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整、師資力量薄弱、實踐平臺單一等問題,從而推動我國創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羅暉單位:華東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