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教師轉變角色,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手段,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實現有效教學。本文從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分析,以供廣大教師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現今,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它不僅為初中地理教學帶來了機遇,也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教學一直都是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一直處在知識被動接受者的位置,主體性得不到發揮,獨立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能夠形成和發展,以至于成為了單純的知識“容器”,有效教學成為了一句空談。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呢?經過長期的思考與實踐,筆者總結了一些經驗,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和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在地理學習中,學生只有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想要主動去學,才能學得好,才會把學習當成一件既輕松又愉快的事情。而學生之所以學不好地理,追根究底是因為對它缺乏興趣。對此,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手段組織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巧設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胧羌ぐl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成敗。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巧妙設計導入,如引入故事導入,設置懸念導入,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導入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處于興奮的狀態,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接來下的學習中去。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學生在情境過程中學習地理、發展地理、體驗地理價值。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境、生活情境、音樂情境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在具體、生動、形象、真實的情境中探索新知,輕松掌握地理知識。
(三)組織競賽,激發興趣
每個人都有好勝心,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只是隱藏在自己心中,等待著被人喚醒。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的好勝心,引入競爭機制,根據教學內容,組織一些對抗性、趣味性強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比、趕、追、超的過程中輕松掌握地理知識。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有效教學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的好壞。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弊鳛椤皞鞯馈⑹跇I、解惑”的紐帶,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喜歡上自己所教授的學科,實現有效教學。那么,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首先,教師要轉變角色,變課堂“主演”為課堂“導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往往影響著師生之間的關系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往傳統教學中,教師始終占據著主體位置,控制著課堂和學生,根本沒有給學生參與討論的自由和機會,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好。對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變課堂控制者為學生學習的啟發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學生平等交往,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這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基礎。其次,教師要熱愛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己。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要熱愛學生,多關心、愛護學生,用真誠的心對待學生,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難點,成為他們無話不談的朋友。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更要多關注,了解和體諒他們學習地理的難處,善于發現、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從而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加倍努力去學習。再次,教師要尊重學生,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尊重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關鍵。它是雙方面的,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換取學生的尊重。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思想,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同時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切忌不能因為他們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有所偏頗。只有做到上述幾點,用自己的關愛、真誠、尊重去換取學生誠懇的學習態度,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以往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從不考慮學生的需求,也不管學生能不能聽懂,只考慮教學任務能否完成。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教學法或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實施分層教學法新課程改革
要求初中地理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并兼顧不同學生的差異。一個班往往有幾十名學生,他們不可能處在同一水平,知識基礎、學習態度、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等肯定都有所差異,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標準,如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布置作業分層、教學評估分層,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并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從而讓全體學生都能通過地理學習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相較傳統教學方式而言,多媒體教學具有顯示與傳輸聲、光、形、色的強大功能,能夠變抽象為直觀,有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啟發學生想象,激活學生的思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既然多媒體教學有這么多的優勢,我們不妨將其與初中地理教學相整合。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其直觀性、交互性強的優勢,通過文字、圖形、動畫、影片等多種信息為學生呈現教學內容,使他們直觀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這樣做,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提高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以上僅是筆者對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粗淺建議。除此之外,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探索,認真思考,刻苦鉆研,大膽實踐,就能找到更多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初中地理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楊銘剛.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
[2]婁鵬鴿.新課程下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0(21).
[3]劉明.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科教導刊:下旬,2015(10).
[4]史艷華.對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的四點探索[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
作者:鄭海霞 單位:甘肅省高臺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