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課程下的化學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并且在新課改框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的趣味性和吸引性,優化課堂氣氛,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組建興趣小組,延伸學習時空,科學設計問題,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自我動手實踐的興趣,保證學生在學到相關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初中化學;延伸時空;加強互動;實踐探究;提升素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教學為主的學科,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靈魂,唯有進行實驗,相關知識點和內涵才能得到展現,初中化學尤其如此。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并且在新課改框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實驗教學,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在學到相關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一、提高實驗趣味性和吸引性,優化課堂氣氛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效果增強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當科學設計相關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授課前可以提前在一張白紙上用酚酞試劑寫上一位同學的名字,而后在課堂上展示,并且讓被寫名的同學上臺,檢查這張白紙是否有異常。而后請這位同學用氫氧化鈉溶劑噴灑這張白紙,紙上立刻顯現出這位學生的名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調動。而后,趁著學生積極性得以調動,教師向學生講解這一措施還可以作為諜報人員傳遞情報之用,渲染其神秘色彩,而后以“你們想不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主動地想要學習其中的知識和原理,為課程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再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衛生球舞蹈”實驗,將衛生球浸潤到水中(其中已經溶解了醋和小蘇打),讓學生注意觀察。不長時間,衛生球就從靜止狀態進入活動狀態,在水中上下浮動,且幅度極大,自然引起學生的興趣。需要指出的是,以往教學中,這一實驗選取的是雞蛋,但是以衛生球為實驗物,效果更明顯。進行“燃燒的條件”這一課程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展示“火去頭”的現象,即選取一張細眼銅絲網,將其置于已經被點燃的酒精燈之上,此時,銅網上并無明火,如果以引火物靠近,存在于銅絲網上的酒精蒸氣就會立刻燃燒,而且是彼此不相連接的兩段,這一神奇現象無疑會極大地引發學生的好奇,迫切想要搞懂其原理,激發學習興趣。
二、組建興趣小組,延伸學習時空
指導學生自發組織相應的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室或者家中進行相應的化學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包括動手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進行材料易得、安全性高、富有知識性的實驗。例如,可以讓學生收集食品包裝袋中的脫氧劑,向其中加入適量醋產生大量氣泡,而后加入一點明礬或小蘇打使溶液渾濁。這一實驗簡單易行,安全性較高,可借此向學生講解酸的化學性質,以身邊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化學和生活的聯系,教學亦不再枯燥、無味。筆者長期實踐表明,化學實驗過程中,需要的材料越常見越好,從而帶給學生和平時對此材料認知“不一樣”的感受,極大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此外,小組實驗方式更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學生自主完成實驗、觀察和總結,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三、科學設計問題,加強師生互動
需要指出的是,化學實驗雖然可以向學生展現較為少見、新奇的現象,但絕非是魔術表演,不單純以趣味性為目的,而是以神奇現象引導學生思維和學習興趣,促進教學順利進行。因此,好的問題可以有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目的的達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例如,講授有關空氣中成分組成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紅磷燃燒后消耗的是什么氣體?紅磷是否完全燃燒?原因是什么?集氣瓶中還剩下什么氣體?為什么水夾打開后,水進入后只能占據集氣瓶五分之一的容積?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對答案抱有濃厚求知欲,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下基礎。講授反應點知識時,組織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亦應當進行比較試驗,并且紅色會隨著鹽酸的進入而消失。實驗前,教師應當設計好問題,如堿性發生怎樣的變化?以何種儀器檢測?為何溶劑會沒有顏色?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白色晶體為何會隨著溶液加熱和蒸發而出現?這些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帶著問題實驗”,避免實驗的盲目性,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實驗時更有針對性,主動尋找答案,增強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四、保證學生自我動手實踐
教師應當將學生視為學習過程的主體,設計課程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方針,將實驗作為重要教學手段,讓學生不僅學到相應的知識,而且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最終對相關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自我探究和學習,最終獲得成功,這對學生而言是極有成就感的,對其未來學習興趣提升極為有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以符合學生思維習慣和生活環境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難度過高或過低的實驗;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主動和學生進行有效、平等、和諧的互動,從而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和實驗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最終實現三維化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五、結語
總之,新課改框架下,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實驗趣味性和吸引性,優化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余時間組建興趣小組,延伸學習時空,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提升包括動手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科學設計問題,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思維和學習興趣,促進教學順利進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幅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巴新紅.化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化學教育,2005(04).
[2]董素靜.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應對[J].化學教育,2004(05).
[3]于惠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5.
[4]柏嵐.創新教育下初中化學學案教學模式初探[D].云南師范大學,2006.
[5]楊文斌.談建構主義理論與中學化學教學[J].化學教育,2004(05).
[6]楊靜,陸真.研究性學習———化學教育改革的新視點[J].化學教學,2002(01).
作者:劉凈 單位:河間市臥佛堂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