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改進策略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實驗是初中化學知識教學、能力訓練、習慣培養、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初中化學教材提供了較多較為豐富的實驗案例,這些生動有趣的實驗所產生的實驗現象和嚴謹的實驗結果也是化學知識的一種表現形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上也要推陳出新,淘汰一些陳舊、不實用、不符合現代工業生產的案例。優化初中化學教學,需要的不僅僅是教師多年的經驗,還需要教師緊跟時代的變化,懂得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一、通過改進實驗增加學科知識趣味性
化學對于剛接觸的初三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也是恐懼的,教師如何消除學生的誤解,引導其走上正常的學習之路非常關鍵。化學的趣味性不在于枯燥的分子量的計算,也不在于各種各樣的反應方程式,而在于極具趣味性的化學實驗,甚至有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極具觀賞性。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化學實驗都趣味十足,因此,對實驗進行改進和創新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對于新奇事物的接受和信息的處理過程較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個空檔期先入為主,在學生大腦中留下一個化學就是這么簡單又有趣的學科的印象,那么變幻莫測的實驗現象就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實驗改進和創新的實際意義也在于此。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演示的應該是操作較為簡單、效果較為顯著的實驗,例如氫氣吹泡泡的實驗。教師應該控制吹氣的力度,使形成的泡泡能夠連續。如果教師操作失當,產生的氣泡量較少,不具備觀察的條件,效果也就不明顯。教師如果期望實驗現象更為顯著,應該對該實驗的實驗裝置做出改動:首先將帶有玻璃尖嘴的膠頭滴管替換成不帶玻璃尖嘴的玻璃管,然后用剪刀剪掉膠頭的頂部,再將市面上銷售給孩童吹彩泡的玩具多孔塑料頭剪下來插到被剪開的膠頭頂部,將適量洗滌液滴在上面,將氫氣從玻璃罐處緩緩通入,就可在多孔塑料頭處觀察到連續且體積較大的氫氣泡泡,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用酒精燈點燃氫氣泡泡,然后學生們就能看到一個一個火花伴隨著泡泡緩緩下落。這個時候不難想象學生們興奮的樣子,臉上洋溢的笑容證明這是一場萌動著滿足和快樂的心理體驗,也算是一場視覺盛宴。在實驗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跟學生強調實驗的注意事項,更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盡可能地靠近試驗臺觀察實驗效果。教師通過這個簡單有趣的實驗教學,可有效地完成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任務,并且學生在玩樂中也感受到了化學學科的魅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進了對化學的了解,教師和學生一舉兩得地達到了快樂高效學習的教學目的。而教師還要多設計一些類似的有趣實驗,例如清水秒變葡萄釀、魔法棒點燈等。盡管這些實驗操作涉及的化學專業知識并不高深,但是對于初三剛入門的學生來說,足夠滿足他們對于化學知識和實驗的探索欲望了。
二、通過簡化儀器簡化安裝步驟達到目的
化學實驗的步驟根據實驗的復雜情況而定,如果能夠簡化實驗步驟,簡化實驗所用的儀器,那么相當于間接地簡化了實驗操作。復雜的實驗一般需要較為精密的實驗儀器,需要的實驗條件也較為苛刻,并且對于實驗操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和技術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用到化學危險品的實驗上,這些要求更為嚴格,近乎苛刻。因此,簡化儀器以及簡化實驗步驟也就具備了操作的可能性。例如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該實驗由四個小實驗組成,而運用簡化改進思想后,這四個實驗都可以通過一個裝置進行操作:首先選擇一個清潔、大小合適的三通管,將兩張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分別放置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隨后,將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與三通管連接起來。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即三通管下部的紫色石蕊試紙變紅,而三通管上部的紫色石蕊試紙不變色。該實驗現象充分地說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而碳酸顯酸性,使紫色石蕊試紙發生變色效應。在三通管的上方放置一燃燒的木條,觀察到木條的火焰并無明顯變化;再將燃燒的木條移到三通管的下方,觀察到木條上的火焰迅速消失,木條熄滅。由此證明,二氧化碳具有阻燃性。最后取下三通管,將紫色石蕊試紙的變色端置于酒精燈火焰上方加熱,很快觀察到試紙的變色端由紅色重新變成紫色,說明碳酸不穩定,在加熱的情況下易分解。上述實驗中,教師通過簡化儀器的方式簡化了實驗,只用了一套實驗器材,不僅降低了實驗的操作難度,也大大節省了分組實驗的時間,操作方便,實驗結果迅速,實驗現象明顯,實驗結論牢靠經得起討論和質疑。學生還能通過教師簡化實驗的原理學習到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教師也能因此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簡化該實驗達到實驗耗時短、實驗操作簡單易上手、實驗結果明顯的目的。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同時要認真注意學生發言,盡管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多,想法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只要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訓練學生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就達到了。另外,化學實驗的改進還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進行,教師要在實驗開始前多思考,多運用等效代替的思想。例如教師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教材上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為原料與稀鹽酸反應制取的,既然談初中化學實驗操作的改進與創新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中學邵莉春是酸,那么生活中常見的醋酸能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呢?大理石和石灰石可不可以換個物質來代替呢?從本質上來講,簡化實驗器具、簡化實驗步驟都是屬于等效代替法的范疇,將操作復雜的器具替換成操作簡單的器具,將化學性能強、危險系數高的物質替換成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等都能夠達到簡化實驗的目的。改進實驗的目的絕對不是單純地為了簡化實驗操作,而是通過更合適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更優質的實驗內容。
三、通過增強環保意識創新改進實驗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化學實驗都要產生廢料和廢氣,而有些實驗操作完成以后所產生的廢料和廢氣是不能隨意丟棄和排放的。目前,全球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國家也大力倡導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教師可以從環境保護的方面考慮實驗的創新改進。實驗創新的首要宗旨就是不能改變實驗的原有目的,實驗的改進和創新并不代表實驗的本身發生變化,而是通過一種巧妙合理的方式讓實驗更加安全環保,并且造成更小的污染甚至沒有污染。在中學化學教材的演示實驗中有較多的實驗存在污染物,對于師生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這其中絕大部分污染物是一些氣體,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對產生有害氣體和廢液的實驗進行創新改進,或者采用更安全有效的微型裝置進行實驗,達到減少、控制污染的目的,讓實驗更加安全環保的同時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在做氧化鐵還原的實驗時,實驗所用到的一氧化碳氣體具有毒性,需預先將其存放在一支試管中。實驗中要用到的甲酸只需一小滴管,用五毫升的滴管裝取濃硫酸,反應發生后收集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由于反應不能完全將一氧化碳轉化為二氧化碳,因此反應之后剩余的氣體必為兩種氣體的混合物,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教師可以在課后單獨對氣體進行化學處理,不再向學生展示處理過程,這樣既縮短了實驗時間,又保護了環境,還防止了意外的發生。教師采用少量的試劑和封閉式的微型設備,進行簡易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實驗的危險性。同時,學生還能從教師將開放式設備改換成封閉式微型設備中學到,化學實驗中產生的污染物是可以人工消除的,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對于某些實驗進行大膽地改進和創新,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的提升。實驗演示和教學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課時比重也是較大的,教師要善于改進實驗,采用等效代替法創新實驗,根據時展的潮流,運用新潮的化學技術,向學生展現動人精妙的化學實驗。做到這些,以后的化學課會更有趣。
參考文獻:
[1]許瑤云.初中化學實驗“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教學創新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07):164.
[2]王應應.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新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8(06):148.
[3]魏朝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新沂市為例[D].江蘇師范大學,2018.
作者:邵莉春 單位: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雙峰寺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