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數學教學必須要以人為本,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依照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把他們分為幾個層次.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都不盡相同,進行分層教學能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較快地提高教學效果.我個人在初中數學教學多年的實踐中體會到,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分層教學,教學效果比不分層的傳統教學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差別大,進行分層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以下談談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進行分層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學生分層
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思維能力水平對學生分開幾個層次,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首先對自己所教的學生進行分層:A層:數學基礎扎實,思維能力強.B層:數學基礎中上,思維能力較好.C層:數學基礎中下,思維能力一般.對學生分層是動態的,要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發展.
二、分層備課
對學生分層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A層數學基礎要更扎實,數學思維能力要更強.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較高要求,要求他們完成課本習題外,盡量多看些有關解題和數學競賽的數學課外書,鼓勵他們提數學問題,鼓勵他們自學和進行一題多解.B層提高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和數學基本運算技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一部分能向A層轉化.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多問,多提問題,多鼓勵他們自學,多鼓勵他們一題多解,要求他們爭取追上成績最好的同學.C層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中的一部分向B層轉化.多鼓勵多提問多輔導,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數學題的興趣.要求他們取得合格以上成績.
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的實踐和教學效果
以下主要談談進行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
(1)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導學方法,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和發展能力.課堂上多讓A和B層學生探求問題(例題,習題或老師和同學提出的數學問題),討論問題,最后獨立地或在老師的引導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勵他們質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證法)和對數學題進行一題多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對C層次的學生則在講解教學內容之后還要加強個別輔導.上課前的復習提問,課堂的練習,課外的作業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開層次,一般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分基礎題(必做)和提高題(選做),提高題鼓勵A層次和B層次的學生做,C層次的學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勵他們盡量去做,能做幾題就做幾題.如何將各章節的練習和作業分層次則視學生的整體基礎情況而定.如果學生對某節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則對該節的基礎題和提高題的深度就適當增加一些.(基礎題一般是教材中練習,習題中較淺的題目和老師編的單或雙知識點題.而提高題則是練習和習題中較深的題目,開放性數學題和新型數學應用題).
(2)采取多舉學生感興趣的實例或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尤其是C層次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性質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C層次的學生基礎較差,有一次,我發現他們老是把解方程當作式題計算來做,知道他們對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這樣引導他們認識解方程的同解原理:我要知道你們這一列同學中最后一位同學有多少只手指,現在我要倒數第二位同學跟最后一位同學比較手指數,如果相同,則要倒數第三位同學跟倒數第二位同學比較手指數,如果相同,再進行下去,直到我面前這位同學.因為你們這一列同學前后兩個同學的手指數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這位同學的手指數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學的手指數.然后,我類比此例講解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板書):通過這樣舉例講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C層次的學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們都會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驟來解方程了.
(3)對學生的引導由少到多,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啟發.教學效果對比:(1)就教學進度來說,進行分層教學的要比用傳統教學法快.因為在有些數學課有較多學生掌握得不夠好要經常補課和增加練習課,反之則較少需要這樣做.(2)數學成績對比:顯然,使用分層教學法比使用傳統教學法教學效果要好.差生減少了,而優生增多了.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由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分層教學的實踐使我體會到其中的原因是:在班級教學中,傳統教學法主要照顧全面,往往沒有強調個別,其實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層教學法雖然也是班級教學,但要求老師強調個別(至少是一個層面上的部分學生),也就是在某個層面上做到因材施教,體現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思維能力,進而提高了數學的教學效果.
作者:陳永庚 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船山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