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物理教學中課堂討論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學習方式,這些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比如課堂討論法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課堂討論法一般以小組進行討論,最后進行全班分享。通過這種方式開展初中物理的教學,老師可以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在小組討論中讓同學們互相幫助,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就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展開分析和研究,進一步推進課堂討論法的應用。
【關鍵詞】課堂討論法;初中物理;小組參與
引言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它的規律性很強,單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初中是學生邏輯思維水平的過渡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對于他們往后的身心健康發育也有著積極影響。為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老師進行日常教學訓練,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法活躍同學們的邏輯,擴展思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課堂討論法的重要意義
(一)激起學習興趣,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物理在生活中的運用是非常廣的,例如光學、力學。初中生因為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如果沒有特意的引導,很難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和課堂上的物理其實是有緊密聯系的。學生們因為對物理中的邏輯思維感到陌生,學習起來缺乏興趣,沒有熱情動力。老師們應該首先提起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再逐步引導和互動。而提起興趣的好方法就是將物理合理地生活化,物理不是冷冰冰的數字,題目,而是生動生活背后的數據變化。例如浮力這一章節,就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游泳運動為例開展講解,從簡單到復雜。老師也要注意,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每個人的基礎是不一樣,因材施教,讓孩子們學會在生活中學習物理,讓他們明白物理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引發興趣之后,再引導他們去探索,去發現物理的魅力與奧秘,逐漸愛上物理這門課程。學習物理要求有較為清晰的邏輯思維,但這種思維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同學因為這一原因,導致對課堂討論比較抵觸,一方面不知道說什么,另一方面也不敢說。
(二)有利于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物理是一門以精密的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探究是密不可分的。科學探究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這個過程中的猜想與假設、實驗方案的確定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種邏輯思維可以在熱烈討論的火花中不斷形成。課堂討論往往是由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們通過討論的方法進行解答。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獨立思考,無形中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二、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討論法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合作學習模式,它并不是一種陌生的學習方式,它在各個學科中都是常用的,并且它也發揮了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各個學科的教學質量有著明顯的幫助。而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初中物理本身帶有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們在學習時可能會喪失了興趣和好奇心,但是如果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樂于去學習物理,從總體上提高了物理水平。所以,課堂討論法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為了發揮它的重要價值,我們應該落實以下做法:
(一)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時候,由于某個章節的物理知識比較難,然后學生就會陷入無措茫然的狀態,同時如果老師比較嚴肅,嚴格的話,那學生他就很難參與課堂討論中,這時候的課堂氛圍也是非常緊張嚴肅的。而學生在這樣的緊張嚴肅的氛圍下,對于老師這節課所講授的知識和學習方法就沒有興趣,很可能就會開小差。另外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他的思維是得不到很好的擴展的,因為他完全沒有跟著老師一起進行思考和邏輯擴展,他的邏輯也得不到進一步的提高。所以課堂上如果有一種緊張的氛圍,同時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是很友好,那么學生就會分心,注意力完全就不在這節課的知識點上,難以跟著進入到老師的課堂中,最終老師的教學目標也就難以實現。為了順利開展課堂討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討論不是單打獨斗,不是一個人孤零零地進行學習,而是需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依靠全班同學的努力,一起去解決老師提出來的物理難題。課堂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組員與組員之間進行一些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根據老師提出的難點來展開分析和探究,并且通過彼此的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大家彼此幫助,那么難題也就能很快地得到解決。所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后,不僅能活躍學生的思考,培養他們的綜合水平,同時也在這種過程中不斷地激發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氛圍下,以小組為單位的組員間的討論合作能夠更加順利地推進。
(二)根據課堂內容選擇課堂討論課堂討論雖然是一種高效簡單的教學方式,但它在課堂上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根據課堂情況和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一些比較難的公式時,就不適合采用課堂討論,而一些比較貼近生活的主題就比較適合開展課堂討論。
(三)組織合理的小組人數和結構教師將整個班劃分為各個小組時,應該要充分考慮人數的合理性,同時各個小組水平大概是差不多的,但組內各個成員又要有差異,實現組內各個成員互相幫助,做到優勢互補。此外,小組的成員并不是固定的,在組員的不斷磨合下,大家的合作性會提高,但有些同學也可能不適合這個組的風格,所以老師也可以適時對組員進行調整。
(四)控制課堂秩序在開展課堂討論時,教學氣氛比以往是活躍很多的。班級在開展小組討論時,整個課堂的氣氛會比較輕松活躍。在這種氣氛下,老師控制課堂秩序也產生了一定的困難。有些小組進行討論時,看似非常熱鬧積極,但其實是比較混亂的。所以老師要制定一套保持活躍但又有秩序的合作規定。并且要通過不斷地開展課堂討論,在其中培養同學們的保持活躍又不失秩序的意識,使其漸漸成為一種習慣。
三、結論
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初中物理課堂討論教學模式還沒有成熟,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改進。教師應該從課堂氣氛、小組討論、問題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更好地發揮課堂討論法的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崔光會.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141.
[2]馬澤明.思考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60.
[3]藏香平.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6):22.
[4]于開真.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4.
作者:姬雪青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西渠鎮西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