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策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為重點,教師以實驗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探究和掌握實驗操作的方法、技能,及時掌握物理知識,促進自我能力的提升。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在設置問題、合作探究和交流評估三個方面分析,每個環節都需要學生主動探究,思考實驗存在的意義,最終形成更為嚴謹的學科態度。
一、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深度探究
實驗探究課程中,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思考的主要方向,避免實驗教學和原本的現實生活出現相互脫節的情況,及時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確保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物理實驗中,學生應自主探究并總結出平衡條件,而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1)實驗裝置中,假設將左邊鉤碼對杠桿作用,這時會形成阻力,彈簧測力計對杠桿的作用為動力,那么同學們是否可以尋找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呢?通過這個問題,鼓勵學生在探究實驗時,牢記其中的關鍵點。(2)當杠桿處于平衡階段時,左右兩邊會受到多少力?方向指向何處?將所得數據記錄在表格內。(3)假設在杠桿左邊懸掛兩個50克的鉤碼,這時杠桿方向為順時針,此為動力。為確保杠桿的平衡性,將右邊彈簧測力計向下拉,是否可以讓杠桿保持平衡?記錄實驗數據。實驗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實驗探究中的問題,采用情境創設的形式,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引導學生思維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要精心設計,利用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及時掌握物理實驗的操作規律。
二、合作探究,優化實驗教學的內容
實驗探究教學,除了學生的自主思考,也離不開合作探究,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物理實驗,學生一人操作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新課程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所以教師讓學生采用合作互動的形式,動手實踐中積累經驗,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掌握科學探究的方式。例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僅僅是憑借教材中給出的資料,學生在自主理解時會比較困難。對此,教師將演示實驗轉變為合作探究的實驗形式,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根據問題展開深度猜想,如液體密度,物體的體積、形狀,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等,如若逐個探索這些因素,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為提高教學效率,采用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學生動手實驗,有記錄人員記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概括和總結,開始小組討論,最后一起總結和歸納。所以,小組合作探究下完成的物理實驗,既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發散他們的邏輯思維,增強物理課堂實驗教學效果。
三、交流評估,深化實驗探究的內涵
實驗教學評價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對應的評價手段,對實驗結果進行客觀判斷。教師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實行定量+定性的評價方式,根據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交流情況進行相應的補充和說明,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如下表所示。教師將學生的評價表格作為個人成長檔案進行保存,與實驗報告結合在一起,放入學生的檔案袋中,當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工作結束后,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認知水平,撰寫相應的評語,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而對于這方面比較薄弱的學生,需要教師經常與其交流,讓其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向,并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總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是一項系統且長期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構建高質量的物理課堂。所以,教師應合理選擇教學方式,通過設置問題、合作探究和科學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此外,教師應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指導學生優化各個階段的設計思路,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搭建一個更為有效和完整的物理學習框架。
作者:王召艷 單位:溧陽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