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動畫教學論文:動漫基本教導方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悅文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過分依賴計算機
根據相關調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三維動畫以其視覺感官上的巨大優勢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愛,高校中的動畫專業隨之加大了三維動畫課程設置的比例或偏重三維動畫專業方向,有相當多的學生出于未來就業、長遠發展及興趣考慮,在選擇專業方向時會傾向于三維動畫。因此,一些高校為了快速出現成效而盲目增加與計算機制作相關的課程設置,學生在沒有打好繪畫基礎的情況下過早接觸計算機,而無法深入體會動畫作為一門藝術的真正魅力,甚至由于計算機動畫制作過程的枯燥、乏味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情感缺失
動畫藝術無論是從表現的角度還是從技術角度上來講,線條是畫面得以呈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然而動畫基礎教學往往忽略了使用線條表現對象的寫生訓練,這就造成學生面對表現對象僅僅是為了畫而表現,而不是為了表現而畫,動畫作品出現畫面內容空洞、動畫形象僵硬、缺乏個性、藝術感染力不強的問題。同時,在動畫基礎訓練中,由于從對動畫作品的臨摹直接跳入創作階段,這種只看表象、不從源頭進行分析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普遍認為動畫中使用的線條都是粗細差不多、均勻、沒有變化的,是可以“批量生產”的,這一誤區使其創作的動畫作品線條缺乏多變性,臨摹痕跡明顯。以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為例,迪士尼動畫之所以能在很短時間內風靡全球,是因為其中每個形象和每根線條都是由眾多畫師從生活中反復提煉、總結出來的,使動畫中的虛擬世界成為觀眾心目中真實世界的再現。然而,隨著迪士尼對自身商業化的定位,為方便大批量生產動畫片,其形成了類似工廠流水線的固有的迪士尼動畫模式,迪士尼動畫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缺乏新意的境地。
教學方法探索
以上在動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動畫基礎教學欠缺造成的,動畫教學中本末倒置、起點過高的問題亟待解決。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在基礎訓練階段重視對線條的相關訓練,在增加寫生訓練的同時開設中國畫線描選修課。將中國畫線描訓練的方法引入動畫基礎教學,將會對動畫教學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
1.中國畫線描特點及在動畫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1)中國畫線描特點
中國畫專業的學生進行線描訓練的方式主要是白描。白描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完全用墨線對表現對象進行描繪,不著顏色(也有的略施淡彩)。由于白描作品要求對物象的形、神、體積、質感等皆用線條表現,因此難度較大。優秀的白描畫家在描繪作品時,常善于取舍、提煉,利用線條的虛實、疏密關系塑造形象。創作中國畫所使用的工具是特別的,這就是將中國畫線描訓練方法引入動畫基礎教學的重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毛筆是創作中國畫的工具之一,用來勾線、設色的筆頭是由獸毛制成的,呈圓錐形,可塑性非常強,因此用毛筆畫的線條因筆法、著力點、濃淡、干濕的不同,可以有圓、有扁,有滋潤、有干澀,有粗、有細,有均勻、有不規則,變化豐富,學生在畫線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不同線條帶來的不同藝術效果,體會到線條自身所具有的強大表現力及在藝術表現中的重要性。
(2)在動畫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高等院校國畫專業在進行白描訓練時,通常會開設臨摹和寫生課程。臨摹課程主要是要求學生以古今優秀白描作品為范本進行臨摹學習;寫生,一般在臨摹課程結束,學生熟悉了毛筆用法,并且熟練掌握了線描相關理論技法之后進行,是實踐的過程。結合動畫專業的特點,可以開設中國畫線描專業選修課,讓學生自愿選報,課程內容以臨摹白描作品和實物寫生為主。
教師授課時選用的臨本為中國古今優秀線描作品,例如《水滸葉子》《八十七神仙卷》《送子天王圖》、永樂宮壁畫線稿、宋代花鳥畫線稿等。所選臨本中的形象各有特點,每個繪制對象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文化等。對臨本的深入分析、理解,有助于學生深入感知角色特點、所處狀態,理解所用線條的形態對表現對象的作用。如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版畫《水滸葉子》,以小說《水滸傳》為創作素材,描繪了40名梁山英雄,根據每個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特點運用不同的線條,很好地交代出人物動勢。看過《水滸傳》的學生對這一臨本比較感興趣,臨摹過程中較為主動地結合人物性格特征、故事背景對線條進行分析把握,加深體會。寫生是對臨摹階段所學內容的試練、運用,讓學生面對實物進行線條提煉,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使其深入理解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諦。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讓學生接觸中國傳統繪畫中多變的線條形式,認識到不同對象由于質感、狀態不同用線是有區別的,引導學生由被動思考轉化為主動思考,關注生活,善于發現美,勤于動手表現美。
2.可行性
實踐證明,將中國畫線描訓練引入動畫基礎教學是可行且有效的。實驗的對象是動畫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課程設置為選修課的形式,學生自愿選修,此年級共84人,其中67人選報。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課堂觀察及學生反饋得知,大部分學生在臨摹和寫生過程中,認識到對所繪對象身份背景、心理狀態、細節特征的分析、把握,能夠對準確表現對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大部分學生感受到了繪畫的樂趣,對繪畫的興趣逐步提升,手上能力得到強化。課程結束后,筆者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在接下來的動畫專業學習中,開始主動深入思考,有意識地觀察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個性,將其轉化為作品中塑造的動畫形象,從而使形象生動、有趣,個性鮮明;提高了運用線條表現對象的能力,改善了畫不達意的情況;在有新的構思時,第一時間能夠用手中的畫筆進行簡單勾畫,記錄下瞬間的靈感,避免因盲目依賴電腦而失去最初的創作沖動。
結語
雖然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但是今天的數字動畫制作仍然離不開線條的參與,因此,對學生線條塑造能力的培養是動畫基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而將中國畫的線描教學引入動畫基礎教學,是對高等院校動畫教育方法的初步探索,經實踐證明是可行的、有效的,不僅有利于提升動畫專業學生對線條的理解力、控制力,鍛煉學生的手繪能力,而且將有利于促進具有中國藝術特色的動畫產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