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技術型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創業教育越來越受高校重視。當前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著巨大機遇和挑戰,只有充分把握機遇,正確應對挑戰,才能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創新創業人才。本文在簡要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業教育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業教育;機遇;挑戰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經悄然到來,并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機遇和挑戰。在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下,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需要準確把握“互聯網+”時代特征,結合本地創新創業政策條件,科學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為本地經濟、技術的發展提供大量應用技術型創業人才。
一、“互聯網+”背景下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互聯網+”作為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其掀起了全新的時代篇章,意味著我國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盎ヂ摼W+”背景下,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迎來了全新機遇。首先,“互聯網+”意味著更多新興行業的出現,從而降低了創業門檻,激發更多大學生參與到自主創業的道路中去。實際上,近年來“互聯網+”模式快速發展,諸多慕課、微商等都是典型的“互聯網+”應用模式,并且獲得了創業上的成功。其次,“互聯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條件。在傳統模式下,由于受限于經濟基礎、創業經驗、技術支持、資源渠道等,大學生創業極為困難。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些曾經學生難以獲得的創業資源變得觸手可及,而且應用技術型大學生自身的高學歷、高技術水平使其在創業中更占優勢。最后,“互聯網+”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了良好平臺,解決了傳統教育模式下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教育效果更為明顯。
(二)挑戰“互聯網+”固然降低了創業門檻,但并非僅僅針對大學生而言,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參與創業的人數顯著增加,即在降低創業門檻的同時也加劇了創業競爭。大學生本身缺乏實踐經驗,很容易在創業競爭中失利甚至失敗?!盎ヂ摼W+”背景下的創業更加強調互聯網創業,但是部分大學生對互聯網創業的內涵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將其簡單等同于開淘寶店、做微商。實際上這些只是互聯網創業的最基礎、最基層部分,技術含量偏低,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互聯網創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與行業創新。大學生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導致其在實際創業時很容易走彎路,難以確定正確創業方向。另外“互聯網+”雖然為高校提供了更好的創業教育平臺,有利于高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創業教育。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業不但需要豐富經驗,更需要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正確的大數據利用能力,將經驗與技術相結合,在創業過程中做出正確判斷。最后高校自身對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較為有限,沒有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充分運用這些技術對學生加以引導的,導致實際教育效果受限,難以針對性地有效指導學生創業。
二、“互聯網+”時代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政策規章進行創業教育不管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創業門檻降低,還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創業激情逐漸高漲,都直接導致我國創業人數大幅增加,創業競爭不斷加劇。國家與政府也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章支持大眾創業。吉林省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相關政策。為了推動更多社會群體參與創新創業,共同打造吉林“雙創”升級版,吉林省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從鼓勵創新能力提升、支持成果轉化、支持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培育科技型企業、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支持“雙創”平臺建設、支持創業融資、鼓勵各類群體創業、減稅降費、優化“雙創”環境等十個方面,梳理了100條“雙創”政策要點,旨在推動創新創業的不斷發展和深化。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應當充分利用這些政策要點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創業意識與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創業。
(二)基于時代進步和行業發展優化創業教育“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在“互聯網+”剛成型的初期階段,互聯網與各種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能夠催生大量新興行業,發展速度更是突飛猛進。在時代快速進步、行業飛速發展、創業環境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應用技術型高校必須緊跟時代腳步,結合最新的創業環境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同時引導學生有效創業。因此,高校應當高度關心國家時政與社會發展,尤其要將關注重心放在創業環境變化、市場發展、技術變革等內容上,并從中探索“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機遇,為廣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引導和支持。
(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同步教育創業教育有著較高的實踐要求,只通過“紙上談兵”很難有效培養學生優秀創業能力。實際上,創業實踐教育一直都是應用技術型高校的難題,這是因為創業實踐本身就需要大量資源、渠道支持,而應用技術型高校自身特性與創新創業理念的契合性較低,更進一步導致其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而在“互聯網+”時代,創業環境和模式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ヂ摼W創業經驗較為欠缺,更難從實踐層面落實創業教育。針對這一問題,應用技術型高校應當充分意識到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及時調整自身教育理念和規劃,將創業教育放到與專業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再只重視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更要以培養應用技能型創業人才為目標。在此基礎上,高校應當加大創業教育投入,引入更多經驗豐富的教師人才,向政府及相關企業尋求幫助與合作,為創業實踐教育的開展提供基礎支持。
(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業競爭更為激烈,大學生必須具備優秀的綜合創業能力,才能順應時展和適應市場競爭,有效創業。高校僅憑自身很難培養出完全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技術型創業人才,必須和社會企業展開合作,共同落實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傳統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互聯網+”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通常是培養與企業運行鏈上的相關人才,同時引導在企業的資助下自主創業,并在創業成功后與企業展開合作。
(五)引導學生精準創業精準創業是“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基本要求,否則很容易在激烈的創業競爭中慘遭失敗。精準創業主要從兩發面實現,分別為大學生自身條件及市場環境。就大學生自身條件來看,每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創意等均有所區別,高校應當在學生進入校園起就做好創業教育,并為其制定創業規劃,并在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規劃。而從市場環境來看,高校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時刻掌握最新的創業咨詢,包括市場發展趨勢、創新創業相關政策等,并結合學生實際創業情況,對創業可行性等進行研究,為學生提供精準指導,幫助學生精準創業,提高創業成功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吉林省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需要把握機遇,采取正確措施應對挑戰,促進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其中,充分利用政策規章、結合時代進步與行業發展特點、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同步教育、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引導學生精準創業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有利于高校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換平,杜慧.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9(7).
[2]張換平.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研究[J].山東化工,2019(4).
[3]戴仁卿.應用技術型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困境與突圍[J].法制與社會,2018(22).
[4]邱佳佳,王熔,李曉凱.“互聯網+”背景下首都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7(33).
作者:沈憲文 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招生就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