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教育的本質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育的本質
何為教育?“教育”一詞最早是出現在《孟子盡上心》中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見“教育”一詞在古代有“教”和“育”的雙重意思。在西方“教育”一詞的英文是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eare原義為引導引出。對于教育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是指一切可以增進人們技能的,改變人們思想意識的活動。而狹義的教育就單指學校教育,學校通過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這種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統的對年輕一代施加影響,發展他們的體力和智力,陶冶他們的思想和品德,使人們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養成一定的思想和品德。而有關于教育的本質,有的學者從馬克思對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中得到啟示,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圍繞教育而形成的社會關系的總和即教育和與教育有關的社會子系統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在《學記》中,開篇就強調教育對社會的作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說,教育對于社會的功能在于通過文化創造、文化批判與傳播來引導社會文化進步。本人認為既然教育作為人的一種活動,其本質不單單是傳到授業解惑也,在現代社會,教育更多的是肩負提高民族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使命。
我國的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全日制本科、專科學校和各類形式的半工半讀大學,業余大學及研究生學院。高等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基本文化修養,重建價值觀,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有關高等教育本質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觀點一,高等教育本質是一個歷史變遷過程,其變遷為:首先是高層次優秀職業人員的活動變成直接職業訓練;其次,高深學問的探究與教授變成研究與教學。觀點二,高等教育是文化傳承、創新、批判、選擇的運行機制。觀點三,認為高等教育本質是圍繞高深知識和技能傳遞與創新而展開的教學、研究管理、服務等社會關系的總和等等。從以上觀點我們不難看出,任何一種教育歸根到底都離不開“人”的培養和“人”的活動,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回答了高等教育的本質問題,揭示了高等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的區別與聯系,為我們認識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處理好高等教育與教學、科研、管理及社會服務提出了要求,從而解決了高等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的問題,有利于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健康的發展。只有牢牢的把握住高等教育的本質,才能更進一步的發揮出高等教育的各種優勢,同時合理的調整好高等教育的結構,處理好高等教育的各種內部和外部矛盾,避免鑒于改革中出現的偏差,認真總結經驗,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的發展,這也是契合了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規劃(2010-2020)》中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
三、結語
高等教育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更主要的還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奧爾特加•加塞特在《大學的使命》中提到,大學要把普通人培養成為有“文化修養”的人,即人的精神思想。培養文化修養,就應該“向學生傳授一些裝飾性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或理智”。所以說,高等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
作者:王子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