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中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對學校學生進行有效管理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來,現在的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以及教育對象都和以往有所不同,在新的形勢和新的發展下,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作出新的改進以適應當前要求,要用“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進行教育管理。本文在高職院校轉型的前提下,提出了在高職院校中用“以人為本”理念進行管理。本文對人本管理理念的意義進行了探討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實施人本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
高職院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
一、以人為本理念在高職院校中應用的意義
人本管理的定義是:在人類社會中,有組織的活動以人性為中心,分析問題以人性為主,并且按照人性的情況來實施管理策略的一種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運作和實踐的核心就是人本管理,它要求要理解人并且尊重他人,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熱情和創造力。人本管理打破了傳統的“管人管事”模式,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人本管理在管理方式中是一次根本的跨越從而到達了更高層次的管理方式。對于廣大高職院校來說,管理的范圍涉及到學校的管理人員、教師以及學生,其中教師和學生直接參與了教育活動,也是最能體現出教學管理工作的效果。人本管理理念的好處是,它能夠契合教師的職業規劃構建出動態而又科學的管理機制,教師可以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優勢進行掌握,從而制定出相應的個人規劃,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形成以人為本的風氣,改變傳統的學生被管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尊嚴和個性要給予尊重,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學習。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和學被充分激發,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才會更加優秀,學校教學工作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二、人本管理在對教師管理中的應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對學校是否能夠很好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們對于民主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教師們對領導的盛氣凌人和粗暴簡單的訓斥也是非常反感的,對于有民主作風的領導是歡迎的。民主的領導在管理時可以為學校創造民主與和諧的寬松氛圍,在學校可以營造出人人心情舒暢、和睦相處而又自我約束的環境。孟子也說過,要以德治人。作為一名領導,在管理他人的時候,首先自身要能作出榜樣,用自己的個人魅力讓人信服。管理中,不管對象是領導還是普通教師,都能平等對待,大公無私。特別是在教師對教師工作的分配和評優以及職位的晉升上,更要一視同仁,不差別對待。在高職院校的教師管理中,要將以師為本作為根本。在實際中,教師的行為準則和針對教師的管理制度,都體現了對教師的約束和限制。它側重于管理中的效率和秩序,卻忽略了管理制度的是否合理。在對管理制度制定以及實施的過程中,忽略了老師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沒有重視制度的價值平等和自由。實際上,學校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是為了能夠對教師進行約束和限制,使其根本上滿足教師們的身心需求,使學校能夠更加運作自如和規范。正因為如此,學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時對五個方面特別注重。第一是在進行教師的管理制度時要關注征求教師的看法,在尊重、相信、理解并依靠教師的前提下,使管理制度在制定時能夠體現出教師們的利益,從而也得到更多教師的認可。第二是制定管理制度時考慮到教師的權利問題。要對教師基本的教學權利、對教學方法的選用權利及學習進修的權利進行保障。第三是要體現出對教師精神的激勵。激勵要以老師為核心,教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的區別就是在實現自我的成就期望值上要更高一籌,所以,學校更加應該創造條件來滿足教師的需求。除了這些,可以將制度的表述制定的更加人性化從而讓教師更加容易接受,改變教師抵觸的態度。
三、人本管理在對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第一要建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學校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可以從以學生為本體現出來,其中注重要以學生為本進行管理和教育,要對學生獨特的個性進行尊重,對他們的自尊心要予以保護,引導并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個性從而實現他們每個人獨特的價值。對學生實施拔苗助長和定制條框是違背學生天然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由活潑地成長,也就是按著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相應的教學。高職院校實行的多學制決定了學生身心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類別的特點,所以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以及按照其特征來實施教育非常重要。學校根據學生的特長和潛質來定制合理的課程,并合理安排課程進度。
第二是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來安排教學,這也是以學生為本的最重要的一點。高職院校的學科種類眾多,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一成不變地進行教學,也不能盲目模仿其他的院校,而是要根據學生原本的特點,使其更加完善,幫助他們發展,要對每位學生特有的價值進行挖掘,并鼓勵他們將其發展。
第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教育這一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特別是在高職院校,每一門學科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認真交流溝通,達到共鳴,這樣教學效果才會更加顯著。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也表現出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進行和參與,正因為如此,在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民主、和諧而又平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鼓勵帶動學生與其積極互動,如此一來,教師也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能力。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培養,使其實現全面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中施行人本管理,在高職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進行充分發掘,有利于體現出高職教育的本質。幫助高職教育更好地完善其教育的功能,使高職教育的價值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翠.學校現代管理理念——人本管理[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01)
[2]王引蘭.高校學生管理中人本管理倫理探論[J].倫理學研究,2007(01)
[3]蘇國榮.人本化的教師管理制度:制度規范與人文關懷相結合[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5)
[4]陳慧敏.對高校學生工作“人本管理”的分析探討[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作者:張信陽 單位: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