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信息技術得到了進一步優化,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對課堂教學起到積極影響,化學教育作為職業院校重要的教學科目,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對化學物質的了解。為確保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應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對化學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間的聯系進行建立,采用這一手段有利于化學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該文將對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運用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信息技術;整合運用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課堂教育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為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應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化學教育教學中,將二者充分結合起來,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教師、學生、教學媒體與內容間的元素有效協調,以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該文將分別從:信息技術相關研究、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困惑、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對策,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為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提供合理指導。
1信息技術相關研究
自21世紀人類逐漸邁入信息時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應加大學習者信息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力度,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在這一發展局勢下利用信息技術可促進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信息技能人才,確保其更符合信息時展的要求。關于信息技術的定義,不同領域不同學者對其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學者認為信息技術是用于信息操作的技能與方法。在化學教育中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音像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仿真技術以及衛星電視廣播技術,為確保信息技術更好地發揮,教師應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二者的關系進行梳理,從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出重要作用,通過設計教學過程、開發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管理與評價來達到教學目的。
2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困惑
綜上筆者對信息技術相關概念進行了分析,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學當中信息技術發揮出良好的應用效果,中職化學教師的信息化意識顯著提高,將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整合在一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目前來看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實際應用中遇到了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教學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硬件設施與軟件資源相對匱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詳情如下。
2.1缺乏對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視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逐漸形成了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意識,并將信息技術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旨在構建一個高效的化學課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校領導缺乏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信息意識相對薄弱,導致信息技術的應用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實際作用。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許多職業院校將多媒體課堂當作擺設,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教學資源,并打消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及推廣起到一定阻礙。
2.2硬件設施與軟件資源相對匱乏
大部分職業院校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可提高教學的創新水平,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形成,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確保化學教育中信息技術得到更好的融入,還應把握相關要點,首先應提供技術支持,將硬件與軟件引入其中,為教師提供更多資源選擇,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通過數據調查發現,我國約有41.3%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設施的缺乏是導致信息技術無法實施的關鍵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通過信息技術來尋找更多教學資源,不利于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
2.3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項新型技術應運而生,在化學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在信息時代下教師若不加強學習便無法跟上發展腳步,對化學教學的開展十分不利。相關調查顯示,職業院校中45.65%教師認為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缺乏是影響信息技術運用的原因之一,這也充分顯示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亟待提升,尤其是教齡越長的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相對更差。
2.4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就目前來看,如何實現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職業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為加強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力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應對傳統教學對策進行轉變,確保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具體實施中應從多個方面入手,筆者分別從: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生興趣的整合、加強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整合、加強信息技術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整合,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2.5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生興趣的整合
在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無聲變有聲,由靜態變動態,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化學知識。
2.6加強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整合
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可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為學生的大膽嘗試、自由探索提供更多機會。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舉個例子:教師在對環境保護進行講述時,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來幫助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與危害,通過信息技術學生可對相關信息進行瀏覽,加強對環境污染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
2.7加強信息技術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整合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只有在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方可產生學習動機,對化學教學的開展起到有效促進作用。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對相關問題合理設置,幫助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確保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基于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還應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化學知識、基本技能、創新精神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從而更好地突破傳統教學桎梏,使學生發散思維、想象思維、逆向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信息技術在化學教育中的應用還能加強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將復雜的反應過程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化學教學的開展奠定重要基礎。
3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對策
就目前來看,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為改善這一現狀,還應根據問題制定有效對策,確保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將信息技術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1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意識
為確保化學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師應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意識,對信息技術優勢充分明確,實現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使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許多教師在職業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運用其中,但由于部分領導缺乏應用意識,導致信息技術的作用無法更好地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領導應對信息技術使用的必要性加以了解,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做好準備。
3.2加強信息技術環境建設
為滿足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還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環境的建設力度,增加軟件與硬件的投入。在具體實施中應把握相關要點,一方面應增加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對教學設備定期維護,確保其有效運行;另一方面還應對共享數字資源庫進行建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便可從中找到各個教學案例,通過這一手段不僅可節約更多投入成本,還可將數字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3對信息技術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與此同時職業院校還應對信息技術管理制度有效健全,確保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據可循。在具體落實中應對相應規章制度進行構建,對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師給予獎勵,使教師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有利于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
3.4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在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教師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化學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職業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管理,確保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逐漸提高。在培訓工作中,職業院校應根據教師實際水平設計培訓內容,并將課件制作、多媒體技術運用的內容納入其中。通過上述策略的應用有利于化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確保化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實施,這對于學生的化學素養的形成以及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4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筆者發現,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整合現狀不容樂觀,歸根結底是由于學校領導缺乏應用意識、教師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為了改善這一教學局面,教師應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學校領導應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加以了解,通過二者的整合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化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曉東,郭能,錢琬燕.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整合策略的案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49.
[2]袁慧,鄭士玉.對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學科整合的幾點認識[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372-373.
[3]王文玉,胡佳,朱金苗,等.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教學整合的模式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6,34(6):127-129.
[4]聶長明,廖力夫,林英武,等.基于教師三維能力結構提升與化學制藥學科有效整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J].藥學教育,2016,32(5):5-9.
[5]伍婷,張亞鵬,范波濤,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教學整合的方法與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143-144.
[6]賈大慶,周笑蓉.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探索[J].數字教育,2015,1(3):68-73.
[7]王耀文.明確意義實現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3):80-81.
作者:李珍 單位:河南省淮濱縣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