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驗描繪論文:化學實驗的視查與描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白素萍單位:山西榆社縣教育科技局
要明確實驗觀察的順序
實驗操作有一定的順序,觀察實驗也有一定的順序.一般而言,實驗觀察的順序是:(1)反應物的色、態、味;(2)反應發生的條件;(3)反應過程中的現象(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4)生成物的色、態、味等物理性質.例如,在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觀察到的現象是:淡黃色的固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
要能抓住主要實驗現象
有的現象很明顯但它不是主要現象,主要現象就是最能揭示變化本質的現象.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是明顯現象;生成一種不同于鐵的黑色固體是主要現象.透過現象,我們即能揭示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當然,對于有些實驗而言,某一現象既可能是明顯現象,又可能是主要現象,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既是明顯現象又是主要現象.
注意現象描述的準確性
描述和觀察是一樣重要的.觀察得仔細,但描述不準確、不規范,實驗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實驗描述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準確區分現象和結論.
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結合理論,但是不能盲目地將實驗現象和結論對號入座.例如,在碳酸鹽中加入酸,有氣泡產生,這時候就不能描述成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2.用詞要準確
例如,白煙就不能說成白霧.白煙和白霧形成的條件是不一樣的.煙是固體小顆粒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的;霧是液體小夜滴擴散到空氣中.如,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打開濃鹽酸甁塞產生大量白霧.同樣,白色也不能說成無色,如白色氯化銀沉淀不能說成無色的氯化銀沉淀,純水是無色液體不能說成是白色液體,二氧化碳是無色氣體等.
要注意將觀察與思考有機結合,帶著問題去觀察
觀察必須與思維相結合,才能獲得正確的實驗結論.因此學生不僅要寫好觀察記錄更要注重對實驗現象進行深入地分析,從而形成探究結論,達到實驗目的.這樣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概念的形成都是有幫助的.例如,在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時,就有必要思考:紅磷燃燒的實質是什么?為什么要等裝置冷卻后再打開彈簧夾?打開彈簧夾后,燒杯中的水為什么會流入集氣瓶中?
流入集氣瓶中水的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由此能得出什么結論?為什么要強調紅磷必須過量?別的可燃物能替代紅磷做這一實驗嗎?又如,在做“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時,就要思考:為什么要用稀鹽酸而不能用濃鹽酸,石灰水為什么要用新配制的,當制取的氣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時又是為什么?這樣邊實驗邊觀察邊思考,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很有幫助.
另外,每次實驗后,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通過填寫實驗現象,分析原因,推斷結論等內容,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發展,同時描述記錄和推斷能力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實驗中也發揮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最終達到提高實驗探究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