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用能力培養的計算機教學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1.對計算機硬件知識的掌握是提高應用能力的基礎眾所周知,計算機由硬件和軟件構成。硬件指的是計算機的一些外部設備,同樣也是軟件的物質載體,軟件功能的發揮都需要硬件作支撐。計算機硬件方面的能力一般包括:了解計算機內部硬件、對計算機硬件進行拆卸安裝、對硬件進行后期維修和保養等。要想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能力,必須讓他們了解計算機的硬件設備。
2.計算機軟件方面的應用能力計算機軟件方面的學習內容包括軟件的安裝與卸載、軟件的更新、系統的重裝、軟件的應用、一般軟件故障的判斷和排除等。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機軟件方面的應用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的高低。
3.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指的是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即如何將計算機高效地運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讓生活、工作、學習變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4.計算機專業學生應用能力存在的問題目前,中職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著計算機理論掌握不扎實、實際操作能力不高,從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機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等問題。這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將使中職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會紙上談兵。這需要學校和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相關的改革,更有效地對學生們的應用能力進行培養,使他們成為專業技術一流的人才。
二、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1.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把計算機相關理念融入到課堂的每個環節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已經不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了,現如今的教學都圍繞著素質教育這一宗旨。計算機教學也是一樣。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能力便是當前素質教育所積極提倡的。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教師應運用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設備,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計算機課堂上,教師應該主動權移交到學生手中,精心設計教案,對學生學習計算機進行引導,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進行解決,這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教師還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增強他們的動手意識,使課外成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第二課堂,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計算機方面的實踐,使其應用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2.學校與校外企業合作開發出一些實際項目,并帶領學生參與其中枯燥的理論知識可能會使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要想提起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需要大大增加其上機操作的時間。只有在充足的上機實踐中獲得成功,才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有利于其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想使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就需要給予學生一個“操練場”,學生只有真正投入進去,才會使自己的應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實際參與的項目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親身體會,真實地了解軟件公司的運作方式,掌握計算機硬件的安裝與重組的相關流程、常見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等等情況,這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師的引導,或觀看公司計算機專業人員對軟硬件進行的設計與開發,都有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設計、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并促進其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等的養成。通過參與這些實際項目,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會有所發展,這對他們未來的就業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3.改革計算機考核方式,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發展在傳統的計算機考試中,一些中職學校為了提高計算機專業的考試通過率,通常以一些最簡單的計算機理論知識作為考試題,這樣簡單的考試題不但不會使學生應用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反而會讓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因此,為了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計算機考核方式需要變革。要增加上機的考核內容,或者將到市場進行的計算機相關調研作為考核的內容,這樣會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總之,計算機專業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畢業后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秦愛武單位: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第二篇
一、側重應用兼顧基礎理論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開放思維,積極思考,勇敢探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理論教學。教師的教授不應該片面的注重講學過程,還應該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操作,體會實操的全過程,從而掌握實操技能,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計算機基礎理論教學,可以采用“加強、補充、提高”的教學方法,旨在讓學生有個系統和全面的理解。對于實驗課程,應該高度重視,精講操作,學生根據教師的講授,再自己進行練習和操作。此外,教學還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知識庫,使計算機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因材施教
1.不同專業不同對待不同的專業學生,其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不同的教學。如果對所有的專業一視同仁,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須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幫助所有的學生順利的掌握知識,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例如,在教授EXCEL相關課程時,就應該針對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在對理工類專業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EXCEL的理論知識概論”的教學方法,而對文科類專業進行教學時,則采用“直接應用”的教學方法,然后分別使用案例教學法,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基礎水平,選取不同的案例進行教學。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既掌握了EXCEL的相關知識,還了解了實際操作的全過程,提高了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2.不同水平不同對待每位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認知能力是不同的,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都做出統一的要求,這樣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在實際教學中,要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進行分層教學法。例如,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等級,A層為高水平學生,B層為中等水平學生,C層為低水平學生,再根據這三個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制訂適合的教學計劃。要盡量避免出現高水平的學生無興趣,中等水平學生沒提高,低水平學生跟不上的情況。
3.創新教學模式(1)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最新的信息,及時地更新教學內容,跟上時代的節奏。教師要適當地拓展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時地更新教學內容。(2)實行多學科的整合。計算機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與其他學科聯系緊密。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實行多學科的整合。(3)采用多種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計算機教學的教材中,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理論知識都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學起來會感到很乏味,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取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作者:孫劍術單位: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