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長學校論文:職教中的家長校園發展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崔西展谷立民單位:青島電子學校
職校學生的家長狀況
2007年,青島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組織開展了“青島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基本狀況”調查,涉及青島市市內四區和五市三區的43所學校,共38849名學生參加了調查,樣本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調查顯示,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狀況不容樂觀。
1.父母學歷偏低,專科以下的占75%;家長多為企業職工和個體經營,比例在60%以上,10%以上是下崗職工,事業機關單位僅占20%左右,家庭收入人均低于800元的占48%,其中貧困家庭占15%,各區(市)收入明顯低于市內四區。
2.問題家庭較多,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不利。家庭父母關系融洽的僅占64%,比例偏低,而不完整家庭的比例高達13%,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占61%,35%的學生不和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很少有空閑,不關心孩子的高達50%,家長有空閑能與孩子一起活動的僅占47%。父母密切關注學生的學業和品行,經常聯系教師的僅占41%,有近60%的家長與教師聯系不夠。
3.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比例較大,對學生的身心成長不利。僅有35%的家長能夠每天讀書看報。有58%以上的家庭父母教育方法適當、民主氣氛濃厚,有24%的家庭父母嚴厲,孩子不敢與家長交心,14%以上的家長教育沒有效果甚至不承擔教育責任。
家長是孩子業余時間的引導者和決定者,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及家長行為不端,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前中職生的家長大部分是在幾次社會變革中受到沖擊的一代人,有的沒有接受系統的文化學習,有的家庭經濟困難,家長忙于工作和家務,與孩子溝通不夠,教育方法不科學,家庭氣氛緊張,親子關系不融洽,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總之,職業學校的家長學校工作面臨著更大的難題和挑戰。
職業教育的特點
教育的一般特征也是職業教育的特征,但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類型,它具有自己相對獨特的、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點。從職業教育內部各要素各環節上看,它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以培養技能型、技術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實踐訓練課為主,強調能力本位,文化課的學習已不是重點。有許多專業需要實習或工作一段時間后再教育、再培訓、再定位、再選擇,“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有的放矢,認真篩選教育內容
職業教育對象的特點,決定了家長學校必須進行教育內容的認真設計與篩選。首先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家庭教育的缺失。下面通過幾個案例透視一下職業學校的學生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的現狀。
案例1:有一次,我跟媽媽說:“我喜歡周星馳,他的表演太搞笑了”,話還沒說完,媽媽就說,“你那是彪子看彪子!”以后我什么話也不跟媽媽說了……——家長看事情淺薄,且對孩子缺少尊重,關閉了孩子交流的愿望。
案例2:停水了,我盼望著能夠出去吃頓飯,媽媽說到六點,水不來再出去吃。我沒有心思玩電腦了,一分一分地倒計時,差一分六點,我高興地站起來準備外出,沒想到水來了——我好失望,整個晚上都覺得特別倒霉。——家長不能感受孩子的感受,泯滅了孩子對事情的期盼。
案例3:吃飯的時候,媽媽又開始嘮叨我了,無非是表哥上了大學、堂姐出了國之類的話,我真受不了了,難道吃她的飯就要聽她嘮叨嗎……我已經很努力了……快了,我就快獨立了,那時候的我不吃他們的飯,我再也不用聽他們嘮叨……——家長沒有發自內心接納孩子的現狀,盲目比較,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案例4:三八節,老師布置為媽媽做點事,我先到廚房洗了菜,媽媽回來說“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一會又說“大少爺也干活了”;吃完飯,我主動刷碗,洗潔精倒多了,又被媽媽數落了一頓。——家長不會鼓勵孩子,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
案例5:父母不和,父親不經常回家,孩子特別依戀母親,補充父親失職之處。——這是典型的“過度補償”,家庭結構應當是正三角形,否則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案例6:我爸爸什么也不干,就在家上網、聊天,游戲比我玩得都好。——榜樣示范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顯然忽視了這一點。
從以上幾個案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缺失的內容非常多,不僅僅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問題,責任與義務、接納與尊重、理解與溝通、期望與寬容、把握與塑造……所以,在講座中空講“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可能只是隔靴搔癢,家長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里或者缺在哪里。家長學校或可在以下方面設計內容。
第一,引導家長樹立陽光心態,能夠心態平衡地看待一些人和事。因為職校學生的家長基本狀況不太理想,難免有消極情緒,這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樹立,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是不利因素。
第二,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大部分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著重知識技能(只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與智力發展),忽視孩子的心理需要、漠視孩子良好性格和品德行為習慣培養的痼疾。針對這些情況,家長首先要轉變教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只有這樣,家校在教育上才能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第三,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技巧,盡量減少家庭的“無效教育”。在這方面,就要給家長講解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還有陽性強化、連鎖塑造等家教技巧。
第四,從職業教育特點出發,家長學校還要指導家長幫助孩子進行科學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這是職校獨特而必需的內容。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職業學校家長學校的教育內容必須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超前性。孩子心理特點、職業規劃意識和方法等內容必須超前讓家長掌握,這樣會減少家長教育的挫敗感,也會使孩子在方向上不會有大的偏差。二是差異性。職業學校家長的組成非常復雜,不同的家庭背景會存在不同的家教問題。只有尊重差異、分類指導,才能取得較好效果。三是層次性。不同年級、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面臨著不同的問題,家長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分層次進行。四是專業性。家庭和家長存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它需要指導教師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把握家庭教育特點及問題,并進行專業指導。
深入探索,研究有效合作方式
立足于職校學生及家長特點,要以提升家長的素養和教育智慧為主要目標,全面推進家庭教育現代化工作,形成并進一步發展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教育網絡,深入探索家長學校工作展開的有效途徑。青島電子學校家長學校的做法如下。
(一)建章立制,使家長學校工作突破活動化、運動化、形式化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討論并通過了《家長學校工作章程》;明確家長學校成人教育機構的性質;對班主任進行培訓,利用青島的家長學校3B1K家校合力教育模式展開教學。
(二)精選內容,使教育主題科學化、菜單化、系統化基于對教育對象的深入分析,相關領導、教師和受邀專家對授課內容進行搜集、編寫、整理、論證,制定出符合本校特點的家長學校教學菜單。授課內容要結合職校學生及家長的心理特點,符合職校生專業發展趨勢,保證家長為學生的發展正確導航。
(三)革新方式,使家校合作一體化、網絡化、多元化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一體化的家庭教育網絡,讓學生全方位接受到家庭教育和熏陶,這對于提高育人效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甚至關系到育人的成敗。本著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努力拓寬家校合作新途徑,使家長學校工作事半功倍。
1.借助社會力量,擴大家長學習途徑,使家長、學校、社會形成一體,發揮其合力作用。例如,專家講座、家長教育家長、家長沙龍等特色教育既照顧到了整體,又兼顧了有個體需要的家長。
2.在教育目標、方針、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教育的方法、手段、實踐甚至教育內容呈現多元化并存發展的趨勢,這為拓寬教育途徑、兼顧對象差異、保證教育效果提供了保障。
3.建立家長學校網絡互動平臺。在學校家長委員會的指導下,建立了各班的家長委員會,并建立了家長工作委員會QQ群、家長QQ群、家長學校網上學校、《家長報》等交流學習平臺,為家長學校工作的開展提高了效率。
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青島電子學校家長學校取得了較好的發展,被評為2011年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今后要在以下幾方面倍加努力:一是進行專業的師資培訓,編寫出可推行的職校家長學校的專門教材。二是“理”“利”結合,雙管齊下,保證家長出勤。試驗可否將家長接受教育作為學生獲得部分學分的條件,以調動家長學習的積極性。三是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努力優化社會對職校生的認識和定位。四是利用社會支持力量,解決學校難以通過教育解決的家庭系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