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藝術教育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問題
在國內與國際教育接軌的推動下,音樂藝術門類的教學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許多專業類音樂院校都在為打造全方位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做著積極的努力。無論是在實際操作和開拓創新上還是在吸收國外教學理念上都需要做出大膽的改革。在鋼琴教育方面,要深入研究目前在國外盛行的先進的鋼琴教學法,把國外的教學理念和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利用在中等藝術院校的鋼琴教育上,挖掘每個學生的音樂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
首先,我國大部分的音樂藝術類院校還處于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屬于教師一人主導全局,陳舊的言傳身教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今社會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忽視了在教育中“互動”這一領域的重要性。教育不單單是教師教授與被教授的關系,而是互相鉆研共同進步的過程。以往的教育會使得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變弱,而關于專業方面的知識也太過于狹窄,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改進傳統,一方面保留在傳統教學上面的精華部分,一方面改革創新使得學生有更多的空間自我完善自我開拓。學生在學習中常要帶著很多的問號來進行分析和追尋答案,在音樂藝術中,我們的答案不是單一的,有時并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的目標是相同的。只是學生們在自我完善中尋求的道路是不同的。在此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學校、家長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原則,互相牽制、互相扶助、互相監督、互相鼓勵,自然學生們也就得到了較好的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我們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目的。
其次,要豐富我們的課堂內容,切勿只是單純的教授怎么彈琴,而是要豐富各種和專業相關的知識,綜合提高。另一方面,在授課方式上也不要只是局限于一對一的課堂模式上,要適當的加入合奏課,四手聯彈課,雙鋼琴課等內容,讓學生學習的氛圍和興趣指數高升,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除了要進行多人式的小組式的課堂,還要在課堂上模擬舞臺的演出,因為我們的很多學生在私下里練習的蠻好的,可是一上臺就緊張得要命,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彈下來的。所以專門的演出訓練來提高藝術的實踐能力是很必要的。現如今我們的科學技術發展很快,在我們的教學中也要隨時代的發展而進行必要的改革,而并不只是局限于一對一的言傳式教學,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課件技術的讓學生一目了然的進行學習,也可以在教學中運用錄像錄音功能來進行演奏類的回放式教學,因為鋼琴是時間的藝術,彈完一遍學生經常的就彈就忘了,有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彈錯的地方了,我們進行錄像或錄音為回放留住剛才所發生的音樂,進行逐句的講解和分析,可以讓學生更快速的改正錯誤提高彈奏質量,這個教學工具也可運用到模仿音樂會式的練習中來,因為用三腳架架在鋼琴旁邊的錄像器材就好像臺下坐著的觀眾,馬上就會讓學生有種“緊張感”,就好像是在舞臺上演出一樣,而在演奏完以后,我們進行回放,多人在一起觀看演奏,并互相指出自己或其他同學在演奏中的優缺點,最后進行自我完善,建立良好的舞臺感和聲音肢體的運用,這樣在上舞臺演出時也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些。以上的教學方法都是利用現代化與時俱進的來進行教學改革,也是更好刺激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加直觀的簡單地表達我們想要教授的內容,也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直觀和明了。從而提高我們藝術類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再次,培養適合于社會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就得需要全方面知識的攝取,在藝術類專業院校里長久以來都是以專業課為主,培養比較單一,學生只會一味的彈琴可是文化水平跟不上來,一是考大學有困難,二是很難更深一步的了解樂曲的內涵,所以文化課的重要性就更加的顯現出來了。學習器樂也好藝術的其他門類也好都是非常辛苦的,他們一方面得練就一身的才藝,還的在文化基礎科上面下足工夫,因為藝術的理解需要強大的文化底蘊,而應試教育也使得學生要更加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多方面的綜合才能成就一個所謂的有用的人才,所以每門課程的相互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極力做到讓文化基礎課不那么的枯燥無味,因為在學習藝術的孩子們天性淳樸,想象力也是天馬行空的,更像是一匹脫了韁的野馬,想要在文化科方面牽制住他們并讓他們懂得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的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在綜合類文化課上面就要做些改革。及時引進國外先進的鋼琴教學理念。在鋼琴教育方面,要深入研究目前在國外盛行的先進的鋼琴教學法,把國外的教學理念和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利用在中等藝術院校的鋼琴教育上,挖掘每個學生的音樂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大概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提高學生全面性的音樂領悟
在具體實踐中,先要讓學生能夠對一首樂曲的作品風格進行一個大體的了解和定位,深入研究作品的內容情感表達,作曲家要表現的自我寫作個性,所處的背景環境等,然后在同時代的不同作曲家的音樂進行分析和欣賞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更加具體的了解當時的大的歷史環境下的音樂創作。然后,運用專業知識對樂曲進行“放大式”的解剖,要把樂曲的和聲、織體、曲式等方面進行研究和分析。做到多聽音像資料培養音樂感覺,不可一味的機械性練習而造成枯燥無味的音樂效果。在這其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動腦的能力,引導學生自我想象自我分析的能力,像音樂里面出現的表情術語的正確表達上來說,一百個人彈琴就會有一百個對表情的表達,教師要帶領學生找到最為貼切原作者要表達的情緒的一種表達,做到手指和鍵盤的統一、踏板與聲音的統一、旋律和聲色彩與層次感節奏感的統一等等。最后就是鋼琴演奏的方式和能力了,經常登臺演出和大量的參加比賽對于一個在專業院校學習鋼琴專業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拉出去比賽的學生要比一直在學校里默默無聞學習的孩子的進步是不可比量的。實踐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直在屋子里面練琴不和人交流是不會彈出好音樂的,要不斷實踐,不斷地放開眼界,不斷的和高手過招才能不斷地進步。我們的鋼琴演奏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音樂本身上來,忘記所謂的高超技術,以音樂取勝,做到讓人閉著眼睛去欣賞的高度。
(二)技術是基礎音樂是靈魂
入校以前的學生都是利用業余的時間學習樂器,因此在彈奏中也會有很有的技術性難點克服不了的問題,我們常見的有手指觸鍵沒有能動性,不能感覺手指觸摸鍵盤的觸鍵感,這就會影響到手指的跑動和后續的音色問題,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的練琴方式方法,不斷地進行鞏固和強化使得學生逐漸掌握手指、手掌關節、手腕、胳膊的一系列的正確運用。在技術訓練中不僅僅是怎么“彈”,還要培養怎么去“聽”,聲音的辨別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因素。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怎么彈出讓人過耳不忘的音樂是每個藝術者的終身目標,在教育中音像的利用和教師的示范彈奏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處的音樂處理都可以非常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一目了然,聽得清清楚楚對每個學生的進步至關重要。而音像資料可以讓學生了解大師們的演奏特點,藝術處理方法等方面,學會聽、學會欣賞美的東西。再而就是自己錄取自己的彈奏進行分析很改進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目前的教學很多都做不到上述所說的幾點,因此我們需要改革,需要改進。這才有助于培養高素質型全方位的人才,實現藝術夢想。針對現今我們藝術類中專的學校特點和培養學生的方向來看,要特別的緊追國際教育趨勢,吸取國外的鋼琴教學法,適應國際環境,進行中外融合,在教育中使得學生獲得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高審美高度形成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二、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素質
教師在整體的教育改革中是最核心的關鍵,不斷的提高教師的師資能力是辦好學校的根本,教師要以最快的速度與國際接軌,不停的吸收更好更先進的教育理念來進行自我的教育改革,運用外來的一些理念和自我的根據實際情況的創新是每位教師都具備的能力和義務。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光要具備過人的專業教學能力也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教育是一項偉大而需要奉獻的職業,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自我的品行。有句話叫學生有時可能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夠格的教師,因此我們的教師隊伍要及時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進,做到給學生們學習和愛戴的好榜樣。另外作為一名器樂類的專業教師,尤其是鋼琴教師我們還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像其他樂器的知識,因為鋼琴是個綜合性樂器,在一個鍵盤上可以演奏出多種樂器的音色,來表達像交響樂般的縱向音樂。教師們應該要多學習本專業以外的其他門類藝術,開拓眼界,并利用到教學之中,掌握科學而有趣的演奏方法和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緊抓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關心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態,及時糾正和帶領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教育。作為一名器樂類的教師還要培養其自身的應變和適應能力,根據每一位學生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能都做到正確而妥善的解決,及時為不同的學生來進行調整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類院校的教育改革要不斷變化與時俱進,以培養高素質多元化人才為總目標,提高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育環境,做到幾方面和諧統一共同完成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夢想,培養出新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而努力。以上是我的個人所見,如有需要補充和改進的地方請眾閱讀者積極指正,我會不遺余力的接受大家的各種意見,積極配合爭取早日完成大家對教育的夢想。
作者:紀靜單位: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