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普魯士的洪堡教育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威廉•馮•洪堡深受在法國大革命中興起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熏陶,奠定了其未來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可洪堡雖從法國的啟蒙思想中汲取了很多的營養,但卻激烈的反對法國人對德意志蘭的占領,為此洪堡希望通過教育來宣揚資本主義先進思想、重塑普魯士人的靈魂。歷史也恰在此時給予了洪堡機會。1809年3月,洪堡離開了他長期擔任的駐羅馬公使的職務。回到普魯士的洪堡被任命為普魯士文化教育部門的主管,開始了著名的“洪堡教育改革”。洪堡并未在教育部門任職多久,但他所領導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洪堡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廢除貴族對學校的特權;實行普遍的義務教育;學校要讓人才得到自由的發展;教育要適應自然科學及其研究的發展。
洪堡的教育改革注重對義務教育的普及;在小學階段,學校重點傳授一般性知識以次代替之前流行的單科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洪堡則主張培養學生的自由與主動性,重點塑造學生的個性。1810年新設立的柏林大學確定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學研究領先等三原則成為新型大學的鮮明特征。洪堡在柏林大學里倡導充分的學術自由,特別要求國家行政不要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洪堡認為大學應是發展科學的研究機構,他提出了學校不僅僅要完成教育任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科研工作并把學術成就和科研能力作為判斷教師能力的標準。
但近代以來,德國大學一直發展緩慢。1806年敗于法國之后,原有大學不是被迫停辦便是隨著領土的割讓而失去。1810年洪堡和費希特創辦了柏林大學,當時普魯士正負擔著沉重的戰爭稅款,但每年國家還是撥給這所大學巨額的撥款。
柏林大學還歷史性的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并設立各種研究所,柏林大學通過多年發展而成為德意志最高學府。它不僅為后來德國各大學所效仿,而且還影響了之后許多國家高等教育的近代化。這些原則促進了普魯士教育事業的發展,由于這些原則后來被德意志其他地區及世界相當多國家所采納,因此對世界歷史所起到的發展也十分重要,由此洪堡確立了其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柏林大學在洪堡的指導下,成為了普魯士民族復興的思想陣地,是德意志擺脫拿破侖統治的文化陣地,為普魯士的崛起輸送了大量技術與文化人才。一批知名學者如愛因斯坦、費希特、叔本華等曾在此任教。柏林大學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馬克思、恩格斯曾就讀于柏林大學,其他著名人物還有普魯士未來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詩人海涅和哲學家費爾巴哈等。
洪堡所參與并主導的普魯士教育改革,迎合了新興普魯士資產階級的需要,對普魯士資產階級反對本國封建專制以及德意志資產階級民族國家的建立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隨著以洪堡教育改革為代表的“普魯士道路”的成功,德意志最終建立了獨立富強的民族國家并成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故鄉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工業大國。不過雖然洪堡在普魯士的教育改革事業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積累了相當多的值得我們后人借鑒的成功經驗。但是,洪堡的教育改革中存在的軍國主義色彩值得我們深思,走向大國道路的德國在20世紀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給本國和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故而當我們回顧近代德意志這場影響深遠的洪堡教育改革時,應當用更加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作者:戴婉瑩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