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培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精”,要管用
(一)課程設置要精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的課程設置必須符合干部教育培訓的目標要求。干部教育培訓的目標是:培養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目前,中央黨校按照“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教學要求,以馬克思經典著作導讀為重點,加大了基礎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力度;國家行政學院按照“一個核心、三個重點”的教學要求,在重要班次中有針對性地加強了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行教育;浦東干部學院以經濟和管理為主要內容,側重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鮮經驗的教育以及能力培養和行為訓練;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中心內容,以井岡山精神教育、延安精神教育、黨性黨風教育和國情教育為主要特色。可見,我國五所高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都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進行了精心的布局。
(二)課堂闡述要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和實質要得到體現,還需要加強課堂闡述。課堂闡述要精就是要精講,精講不等于縮講或不講,而是要根據培訓需求有所取舍,對經過提煉整合后的精華部分加以解釋、論述和說明。這就要求教員在講課過程中要講重點、講難點、講疑點,對于學員已經懂的不講、學員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不講、講了也不懂的不講。由此可見,課堂闡述要精對教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首先,教員講課時的思想觀點要精粹。教員既要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精準地再現出來,還要把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觀點完整地呈現出來。一般來說,教員提煉的觀點是否精粹,與其選材是否精當有著很大的關系。教員選材精當觀點才會精粹,然而馬克思主義著作浩如煙海,如何選材既能體現出教員對理論著作的駕馭能力,也能體現出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既要有宏觀的理論視野,又要有獨特的眼光,只有這樣,其才能在浩如煙海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選取到最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和實質的材料。材料選好后,教員要認真研究,要用最精煉的語言闡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觀點。另外,課堂闡述要精,還涉及語言表述要精的問題。語言表述要精,并不是咬文嚼字,用晦澀難懂的話語來闡述思想觀點,而是不講廢話、不講多余的話。總的來說,教員要做到課堂闡述精,就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新”,要適用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新”,是指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要有新內容、新形式、新手段。“要適用”是指采用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手段能為教學目標的實現發揮作用。
(一)教學內容要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早就告誡我們,馬克思主義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要死記硬背那些教條,而是要善于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當前的馬克思主義原著教學實踐來看,有些教員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往往依葫蘆畫瓢,書本上說什么就講什么,還有的教員一個案例用了幾年也從未更新。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史來看,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與時俱進的。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黨的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的十四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一國兩制理論、新社會階層中的優秀分子可以入黨的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創新的結果。也許有人持不同見解,認為講原著就應該原原本本地把原著內容再現給學員。筆者認為,在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教員不是“復印機”、“傳聲器”,而是“播種機”。因此,為了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必須要引入新的教學內容,特別是要把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引入到原著課程的教學當中,從而加深學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
(二)教學方式要新采取什么方式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以及如何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方式一直困擾著許多教員。當前,教員主要運用講授式、互動研討式、開放式、案例式、研究式、體驗式、菜單式、模擬式、網絡式等教學方式。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而言,教員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講授式和互動研討式,其他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沒有采用或者還處于探索階段,而之所以會出現以上這種情形,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客觀性、理論性和抽象性是分不開的。事實證明,教師在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特別是原著課時,要綜合運用體驗式、模擬式、案例式和開放式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方式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首先要讓講授式教學方式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教員可以嘗試在講授式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教學元素,使其不再是一言堂、滿堂灌。其次,要讓互動研討式變得更受學員歡迎。從當前互動研討模式來看,一般做法是授課+討論,如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課堂講授“2+1”模式(授課2小時,討論1小時)就屬于比較典型的課堂互動研討模式〔2〕。最后,教員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如不同專業的老師可以形成組合開展教學。
(三)教學手段要新在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采用何種教學手段,很多情況下要根據教學內容、場合而定。從當前干部教育培訓的實踐來看,教員一般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筆者認為,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也不能簡單地否定傳統教學手段的作用。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優勢和劣勢,任何一堂真正優秀的課都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實現的,如引起全世界轟動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維爾特•雷文從來都是使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如運用幻燈片投影、粉筆板書、PPT講稿、演示實驗、音頻視頻資料等進行教學。與其相比,我國很多教員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往往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教學效果自然會打折扣。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應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以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實”,要受用
(一)內容要真實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的看家本領,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根本法寶。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領導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領導干部。”〔3〕“領導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看家本領,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4〕。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的教學內容要真實、觀點要正確,不能將非馬克思主義、假馬克思主義當作馬克思主義進行傳播。長期以來,一些教師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是蘇聯馬克思主義理論界中介過來的馬克思主義,是經過過濾、篩選、修飾了的馬克思主義,對其中有些內容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帶有歷史局限性。筆者認為,要想讓學員原原本本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和思想精髓,教員就必須不斷地加強原著的學習和研究,不斷剔除強加給馬克思主義的附加成分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成分,真實地呈現馬克思主義的全貌和精神實質。
(二)語言要樸實樸實是說話的基本要求,也是講課的基本要求。任何一堂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只有語言越樸實,明白的人才會越多,教學效果也才會更好。然而,現在有些教員為顯示自身功力深厚,往往用抽象深奧、晦澀難懂的語言進行講授。同志曾經對這種人進行過批判“,從前我們楊家嶺有一個教員,教了年把,我問他你講的課人家懂不懂,他說聽是聽不大懂,但是還要講。我說,我們共產黨要學會一個辦法,就是人家不聽就不講了”〔5〕。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抽象性、思辨性、邏輯性強,如果教員再用抽象深奧、晦澀難懂的語言進行講授,學員往往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興趣,而如果任其發展,不加以調整,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目標就無法實現,學員也就更無法準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可見,教員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要真信、真懂,才會對馬克思主義有感情,才會用樸實、直白、生動形象的話語來傳播馬克思主義。
(三)教學要扎實教學扎實是學員對教員授課的一種評價,也是對教員的一種要求。教學扎實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是指教師的理論功底扎實,能夠深入淺出地分析、講解相關內容,能解學員之渴。二是指教師備課認真、信息量特別大,能讓學員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信息。教員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廣博的知識,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就拿備課來說,教員首先需要仔細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馬克思主義原著并非通俗讀物,需要在完整準確理解上下工夫。正如同志所說“:在中國,本來讀書就叫攻書,讀馬克思主義就是攻馬克思的道理,你要讀通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讀不懂的東西要當仇人一樣地攻它。”〔6〕其次要深入了解學員的實際情況。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崗位的領導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程度不一,這就需要教員在備課時有多手準備。三是指能夠準確把握上課時間。真正優秀的教員對于上課時間的把握會非常到位,既不縮短授課時間,也不拖堂,而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展現教學內容,使課堂時間得到充分利用。
四、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合”,要能用
(一)要與我國實際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是我黨從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基本歷史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也不例外,也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選集》、《鄧小平文選》、《“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我國實際相結合,關鍵是要弄清楚中國最大的“實際”是什么。簡單地說,中國最大的“實際”是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立足點。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在中國這樣落后的東方大國中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我們面對的情況,既不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設想的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外國也不行,必須從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開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筆者認為,教員只有真正理解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征,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分析清楚,才能真正回答當前我國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也才能真正聯系實際、落到實處。
(二)要與教員實際相結合從當前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專題設置來看,很多學校是教師有什么,就講什么,教師會什么,就講什么,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會導致學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整體理解。這就要求各級干部教育培訓學校在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時,要在充分考慮教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再進行統籌安排。一是要考慮教員的實際能力。一般來講,絕大多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訓,基本上能勝任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但是,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思想觀念今非昔比,干部知識水平日益提高,這些都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部門不僅要充分考慮教員的實際能力,而且要動態跟蹤他們在教學科研方面的新動向,以統籌安排相關教學專題。二是要考慮教員的教學實際。相關部門一般采取教學測評的方式了解教員的教學效果。教務部門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的測評結果進行系統分析,對于需要調整的專題內容要及時調整,從而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質量。
(三)要與學員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因其獨特的政治性而成為干部接受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常修課,然而參加培訓的學員來自不同戰線,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方式、思想實際和學習實際千差萬別。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員首先要認真研究學員的思想動態。在工作中,教員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者專題討論等形式了解學員的思想動態、知識儲備等。筆者曾在部分班級以“你心目中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展開調研,發現真懂馬克思主義、真信馬克思主義的黨員干部并不是特別多,如有些黨員干部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那些條條框框,不能回答現實問題。針對那些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絕對化、語錄化并自稱馬克思主義者的人,馬克思曾經批判到:“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7〕其次,教員要充分了解學員的工作實際,特別是學員在工作中面臨的棘手問題,要從理論上給予解釋和說明,如對于一些學員存在認識偏差的問題,要從理論上予以糾正;對于一些學員在理論研究上還不夠深入的問題,要從理論上給予指導;對于那些還不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及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員,要充分利用實例進行啟發。最后,教員要盡可能地了解學員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實際情況。總之,摸清學員學習的情況,對于教師備課、授課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李成實單位:中共懷化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