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問題意識的課堂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讓學生“敢問”
在學生提出問題和觀點時,教師要認真對待,耐心解答,哪怕所提問題十分幼稚和膚淺,甚至是錯誤的,都要盡量給予肯定和鼓勵,防止在言行上傷害他們的自尊,挫傷其積極性.最后要對大膽發問的同學,特別是創造性的提問給予中肯評價,讓他們感受到被欣賞的喜悅,使他們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從而帶動其他同學.比如,下面有請咱們班的幾位“物理高手”來說一下他們的看法;你回答的很好,如果再完整一點就好了;你已經接近了真理,若再進一步就成功了;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等話語.以及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進行分小組討論、分小組實驗、舉手表決等活動.這些,都能達到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的目的.
2創設情景,激發物理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問”
傳統的物理教學是教師講、問,滿堂灌輸,課內沒有學生提問的環境和氛圍.學生對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早已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就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不想提出問題甚至也提不出問題.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人們需要維持自己的觀點或信念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種新的情境中,出現了與人們的原有觀點或信念不一致的地方,這時就出現了認知沖突,問題意識便油然而生,人們就要力求通過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以便達到認知協調.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喚起學生求知欲的問題情境,從而使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探求新知識.這應是一個由教師具體引導到學生獨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漸進過程.例如在講《力的分解》一節時,可通過這樣的方式創設情景:取一個沉重的重物放在桌面上,要用細線把它提起來,問學生用一根線易斷還是兩根線易斷?學生都說肯定是一根線易斷,但實驗演示結果卻完全相反:用一根細線可將祛碼穩穩地提起,而用兩根同樣的細線(故意使兩線間有一較大夾角)去提時,卻一下就斷了.為什么兩根線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線呢?這一“懸念”情景使學生的大腦里馬上產生了興奮劑,思維被迅速地激活起來,從內心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3轉變學生的物理學習方式,讓學生“要問”
在很多學生的觀念里,物理課本上的東西和物理老師講的話都是真理,沒什么可懷疑.物理定律都是著名物理學家發現的,公式都是一成不變的,沒什么好探究的.只要讀一讀、背一背,能記住就萬事大吉了.雖然人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善于提問的能力和勇于挑戰權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養.由于學生學習、生活經驗的不足,僅靠膽量和興趣還發現不了實質性問題,不容易提出切中要害的關鍵問題.因此,物理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物理學習方式,把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變成主動發現物理問題的過程,并在發現過程中培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例如探究《波的形成和傳播》這一節.為了讓學生體驗感悟機械波,通過“人浪”展現于學生眼前.教師通過以下問題引導探究:提問:形成“人浪”要具備哪些條件?同學們為什么要手肩搭背?后一位同學與前一位同學相比,他們的運動有何異同?“人浪”沿水平方向傳播,人隨“人浪”遷移了嗎?通過以上實驗,說說產生機械波的條件是什么?是不是有振動就一定會形成波?這樣通過“具體化”的問題情境和體驗過程,使學生對原本抽象、難懂的物理規律能主動獲取,理解深刻.
4運用物理科學方法,訓練物理意識思維,讓學生“善問”
學生在中學階段學好物理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物理獲得科學方法、發展自身的能力,并能受益終身.科學方法是指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運用的、符合科學一般原則的各種途徑和手段,即人類在所有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中所運用的全部正確方法.而物理實驗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法、類比思維方法、模型思維方法等科學方法都是物理科學方法的重要思維方法.例如學習《電勢能》這一節,如果我們要把探究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和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電勢能和重力勢能;類比來認識、研究,學生接受起來容易,教師上課也會順風順水.隨之,大多數學生也會不由自主的疑問:為什么二者可以類比研究?“善問”也就呼之而出.
5開展物理課堂練習,鞏固提問
物理課堂練習是物理教學內容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物理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物理課堂習題教學具有很多功能,不僅能歸納、整理、鞏固已學物理知識、檢測物理教學效果等,而且是培養學生良好物理思維品質和物理提問能力的重要途徑.高中生物理提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思維靈敏、敢于創造性.因此,物理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實際和物理教學內容特點,精心設計一些一題多變的開放性物理練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教會學生不斷地提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物理問題,這樣一個物理練習就會產生幾個物理問題.物理問題追問的越多,前后物理知識就會越來越緊密,物理思維就會越來越清晰.一個個物理問題,就是一次次鮮活的物理思維活動.在物理教學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問題意識,教師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還給學生一雙充滿探索欲望的眼睛,讓他們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
作者:褚洪澤單位:蘇州市吳中區甪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