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情境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情境教學法是把學生帶到特定的環境中,讓學生入境動情,明理知味,用情境來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以提高體育課教學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激發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在直觀中完成教學任務。本文分析了體育情境教學法概念、中學體育情境教學應遵循的原則及情境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策略。
關鍵詞:
中學;體育;情景教學
1關于體育情境教學法概念
概念是我們用于界定和認識事物的工具,是對事物本質的具體概括,它是構成人們思維邏輯的最初形式。因此對體育情境教學法概念的界定是對其研究的邏輯起點。從諸多文獻中來看,對于體育情境教學法的概念沒有形成統一的界定,大多數都是根據“情境教學法”概念然后結合體育學科特點對其進行定義。如劉瓊秀她對體育情境教學法是這樣界定的:“是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起點,借助于事物的想象,通過形象化的影響或富有故事化的情節,有情、有理地引導學生積極與在入景動情的環境中,使學生產生興趣,提高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充分體驗到學習過程的成功樂趣,獲得知識和技能,加深對所學技術的記憶,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毛振明是這樣定義的:“所謂情境教學法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節和模擬的情境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學習想象,以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僅對體育情境教學法的概念看來,通過查詢CNKI中國引文數據庫,范益榮的《淺談體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應用》這一文章被引用頻次為:10,位于同類文獻被引頻次之首,可以看出這一概念得到了較多研究者的認可。
2中學體育情境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2.1緊密圍繞教學的原則:任何學科的教學必須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律等因素緊密相關,中學體育情境教學也不例外。中學體育教師創設的情境不能違背體育教學規律,不能偏離原有的教學目標,不能超越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否則將達不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2.2滲透非智力因素的原則: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解讀可知,體育課程擔負著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功能。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激起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要促使學生對生活或學習擁有積極樂觀的情感,要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善于克服艱難險阻的意志品質,要把學生塑造成具有堅強性格的多項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3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是指體育教師引入或創設的情境時候,要考慮到不同學生學習層次的不同,要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參與機會,從而有計劃地把情境設計地更有層次性,要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表入里地設計場景,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接納、尊重、熱愛和接納,才能使所有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獲得知識、技能、快樂和滿足。
2.4價值中立性的原則:教師不能向學生說出帶有傾向性的提示,不能事先預設情境問題答案的唯一性,不能打消學生尋求情境問題答案的積極性,而是要讓學生自主去思考、感悟和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養成終身探索和學習的好習慣。
3情境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策略
3.1情境教學可以拓寬體育教學的空間:中學的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之中,還可以通過體育課堂的戶外延伸,拓寬學生的體育視野以及體育教學的空間。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一味地追求體育的理論教學,而且加上中學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欠缺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的局限,使得中學體育的教學擺脫不了照本宣科的舊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形式單一,且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再加上中學生強大的高考壓力,使得學生對體育產生抵觸情緒。通過體育活動的增加,來強化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可以把體育教學搬到戶外,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有秩序有計劃地開展登山、攀巖或者戶外徒步運動,體育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校園內或者校園周圍、近郊的地形特點,來創設課外體育活動。公園、山坡等處的美好環境以及新鮮空氣會帶給學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心靈上的凈化,使中學生在無形的高考重壓之下尋求一絲心靈上的慰藉。
3.2情境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中學生已經形成其特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對而言高中體育的教學要更注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所以體育教師要鼓勵學生發現體育課堂教學的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例如在110米欄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平時課堂表現情況,把學生進行分組,并以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110米欄比賽,并給定學生這樣一個問題“怎么樣才能跑得更快”,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引導他們去觀察別人跑步的步幅以及雙臂擺動的頻率等,并發現自身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還要引導他們進行分組的討論,從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又激發了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
3.3情境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體育教學的改革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為目標。在注重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的同時,又要注重對學生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培養。根據中學生的發展特點,培養他們熱愛體育的態度和能力,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體育賞析能力,通過情境的創設來引導他們自主進行體育鍛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合理的情境教學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在情境的創設上可以根據體育教材的內容,進行體育游戲的創設,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樂趣。例如在學習過障礙時,可以模擬紅軍長征的情境,通過在操場上設置一系列的障礙,人為制造一些簡單的相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刮風、下雪等,并將學生進行分組,而且要分角色,讓他們通過情境的體驗,既增強了自身的體質,又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而且在過障礙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參考文獻:
[1]陳智力.創建良好的體育課堂環境實例談[J].北京:體育教學,2003(2).
[2]繆云云.對體育教學情境設置的深入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9).
作者:譚和 單位:湖北省利川民族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