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入學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入學教育形式和載體是實現教育目標、實施教育內容的基本途徑。
一是要貼近學生,根據新生學習和個人發展需求設計入學教育活動[2]。也就是說,把教育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起來,緊扣入學教育目標,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精心設計系列化校園活動,鼓勵新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活動,讓新生在趣味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活動中認識大學、融入集體、開闊視野、鍛煉自我。
二是要全員參與,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為新生提供服務和指導。從教師層面,開展貼近學生的課堂教育,社會調查活動、主題討論活動、興趣小組等形式,為新生與教師的交流提供平臺。從高年級學生層面,可搭建朋輩教育載體。遴選高年級優秀學生組建朋輩教育團隊,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研討、咨詢、案例分析、調研等活動等,加強對新生的引導、為新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服務、了解新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并及時幫助或反饋給輔導員。從社會和家庭教育資源層面,通過講座、論壇、對話等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載體,邀請有關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家長、校友等參與對新生的入學教育。
三是要提供平臺和載體,促進新生投入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應將目前普遍施行的新生入校時一兩周或一兩個月的入學教育時間延長為一年左右:開始于招生宣傳、錄取通知書的寄發,在寄發錄取通知書時一并寄發入學教育的相關資料,在校園網設置專門的新生輔導欄目和新生交流平臺,同時尋求家長和中學老師的支持配合,了解新生的基本情況和需要;新生入學報到后至正式開課兩三周的時間段,進行集中的入學教育,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基本了解大學的特點、初步思考和規劃大學生活,進一步把握新生的特點和需求以及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加強以人為本的新生入學教育條件建設和環境營造
新生入學教育不僅僅是大學的事情,還需要中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配合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才能營造一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良好環境。
一是著力加強入學教育組織體系建設。首先,充分發揮校、院、系三級組織機構在新生入學教育中的作用。學校層面主要發揮導向性和指導性作用,負責組織新生入學教育的研究、明確指導思想和教育原則、確定入學教育總體目標和方案、提供物質條件、組織全校性教育活動、對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和評估。各院系層面負責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施,注意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和新生特點。
二是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社會環境。高校應在寄發錄取通知書時、新生入學時,或通過校園網絡,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概況、教育思想、辦學定位、育人理念、培養模式及學習要求,讓家長了解學生成長的背景和環境,為他們指導學生提供條件,同時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形成家校育人合力。高校應充分利用所在社區、城市以及網絡、通信、媒體等社會資源,積極爭取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支持,為新生入學教育創造良好條件,營造一個有利于新生適應大學的環境氛圍。
作者:冉塬鈺單位:攀枝花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