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新生心理狀況及入學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職應針對新生的心理狀況,改進和完善入學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幫助新生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學習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觀,注重和諧校園環境氛圍的營造,鑄就持續進步的平臺,重視社會與學生、學校互動教育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
高職新生;心理狀況;入學教育;對策
隨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壯大,高職大學生在大學生這一群體中所占的比例正日益增加,成為了整個教育系統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個部分。同普通本科生一樣,從進入高職院校校門的第一天起,高職新生的角色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這種變化的適應將會影響到學生的整個高職三年的行為方式、思維慣性、價值選擇及能力培養,是他們的人格從中學階段向成人化發展的關鍵。把握高職新生的普遍心理狀況,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從而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其高職院校新生的特殊性,對于高職院校入學教育的策略的制定的有的放矢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新生心理狀況分析
1、自豪感和自卑感并存,失望感嚴重隨著年齡的增長,升入高一等級的學府,在學生看來,這是家長及社會大眾所認可的“成熟”的開始,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新生們實現“成長又一步”的自豪感;然而,由于大部分高職新生要么是平常學習成績就比較差,要么是高考失利,而進入高職院校往往是他們無奈的選擇,這讓他們在家長、往日的同學及社會大眾那里得到的認可感不足;其次是現在的很多高職學校狀況確實不佳。由于辦學時間短等各方面原因,辦學條件、校園環境、社會公信力等大都不足,造成高職新生在社會中的認同感和接受感嚴重不足。幾方面原因,讓很多高職新生有著較深的失望感和強烈的自卑感。
2、放松感與迷惘感同在,厭學感強烈在我國應試式的教育中,完成九年義務制教育,進入高一等級的學府是學生們唯一的目標。在新生們完成這個階段的任務后,他們身上的升學壓力突然消失,社會環境方面的壓力驟然改變,而大學的課外時間也比較多,管理制度由保姆制變成了自由式,這必然導致新生們強烈的放松感。放松下來的新生,由于缺乏新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的動力,難免感覺到迷惘與不知所措。高職新生往往有著強烈的厭學情緒,首先是因為這部分人學習基礎一般比較差,經歷過“以學習成績換取前途”的戰役的失意,更容易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厭學感;其次是由于高職階段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的改變,如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加劇他們對學習的陌生感。
3、恐懼感與孤獨感交織,戀群感相伴對于大多數的新生來說,進入高職院校也意味著遠離家人朋友,面對未知的社交環境和生活環境、語言上的區別、飲食上的不適、入學選擇的不順,都會造成較深的孤獨感和一定程度的恐懼感。另一方面,高職新生又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個性心理發展成熟的重要階段,他們渴望交朋友,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面對差不多年齡的新同學和新環境,他們往往渴望從中得到理解和幫助,抱團取暖,造成戀群感十分強烈。但是,由于新生心理上的不成熟,性格、生活習慣上的不同等因素,必然導致社交中方方面面的摩擦和碰撞,造成恐懼感和孤獨感的沖擊。
二、完善高職新生的入學教育策略
1、幫助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高考失敗的失落,學校環境的不滿往往會導致新生的失落感、頹廢感。而如果能夠幫助他們重新正確認識自己的人生方向,樹立新的理想和目標,將極大的促進他們自我學習和進步的熱情。首先,應幫助消除“唯成績論”的舊思想,樹立正確的信心。其次是幫助他們完成認識自我的課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和了解。再次是引導他們在認識新環境之中,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合理的樹立新的目標和理想。
2、幫助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學習的方法對于高職新生來說,教育方式的改變,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課外時間和充分的自我控制時間的權利。輔導員需要幫助他們根據學校的安排來樹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首先,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規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體魄是健康成長的基礎;其次,培養新生們生活上、經濟上的自理能力。同時也要合理認識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的關系,應既強調專業知識的掌握,又強調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學習的方法,首先應該讓新生們在學習的思想上有所準備,高職教育是以職業教育為代表的新的教育模式,強調動手能力,與傳統的理論學習有著較大的差別,盡管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可能比較差,但不代表他們不能夠把高職的學習任務學習好,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其次是可通過代入感比較強的示例法等教學手法,例如通過學習方法的介紹的講座,讓新生盡快熟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的特點,形成好的學習方法。
3、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觀要消除高職新生在人際關系中的障礙,首先必須幫助克服自卑孤獨的心理,修養個性品質。要想接納別人,必須先自我接納,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現實中的狀況,不因自身優點而驕傲,也不因自己的缺點而自卑。同時應該讓他們意識到,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每個人在個性、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和情緒狀態等各個方面都有各自的優點與不足,因此,對他人要有一種寬容的態度,不能對他人期望過高,以免產生產生失望感,從而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擾。良好人際關系觀的形成,離不開學校及輔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一些必要的心理干預的講座及活動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4、注重和諧校園環境氛圍的營造,鑄就持續進步的平臺首先,要重視寢室氛圍的營造。學校要加強引導形成文明健康的寢室氛圍,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意識。其次,要加強班級氛圍的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快速幫助新生擺脫孤單感,輕松地處理班級人際關系,順利平穩的度過最初的生澀階段。在班級建立之初,輔導員應注意觀察和了解新生們的心理狀況和表現,引導新生們積極參與班級建設,如通過班干部制度的建立、班級團體活動的組織等,加強班級輔導員與新生之間的溝通了解、以及新生之間的相互熟悉。可指導進行一些班級輔導,幫助新生克服焦慮、恐懼、敵對、孤獨等不良情緒,認識自我、悅納他人,增強自信心,同時訓練交往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增強班級的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惟有這樣,師生關系才會水乳交融,并達到教學相長之目的。
5、新生支助體系的塑造新生的心理狀態往往是自身所處環境影響較深,在開放管理、引導新生們自主發揮積極性融入校園環境的策略上,學校也應建立以班級輔導員監督引導為基礎、上級協調、各部門合作的新生支助體系來作為新生校園生活發展的有力保障。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溝通和銜接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情緒表現,積極幫助引導。根據形成表現的原因,如經濟問題、行為禮儀問題、人際交往問題等,通過上級的協調,分別與學校的相關保障部分銜接,以便做出及時針對的幫助。例如以經濟問題為主要原因而造成困擾的新生,輔導員可幫忙安排申請學校的勤工助學崗位、國家及學校的獎學金等,以便他們能健康的融入校園環境。
6、重視社會與學生、學校互動教育關系的建立為了提升高職生的自信心和讓社會的認可性,一方面,應該讓新生認識到,大學階段就是個體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階段,從入學第一天起就要關注新生的成長,幫助他們規劃三年的大學生活,讓他們能夠明確社會角色意識、承擔起肩負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學校必須努力加強同社會的溝通,首先是高職學校本身應該努力營造好的環境和積極形象,提升社會公信力,其次,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學生的社會性公益活動,如志愿者服務活動等,既鍛煉學生,又回饋社會,形成學生和社會之間的良好互動。
三、結語
在高職新生的入學教育中,注意良好的個人素質的培養,塑造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環境的氛圍,將能極好的引導高職新生正確認識學校,適應新的生活,實現角色轉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學習目標,為順利完成高職學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姍.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研究[D].碩士論文,2011.
作者:陳秀芝 單位: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