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生入學教育對學風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優良學風是高校立校之本,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大一新生進入學校后是對新生入學教育的最佳時期。這不僅是對學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人生定位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新生在樹立好人生軌道的意義,確保學生能樹立良好的人聲理想和優良學風,因此新生入學教育對學風建設以及個人成才發展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風建設;入學教育;認知
入學教育是指新生報到后,學校根據學科專業要求和學校學院的管理要求,對新生在思想、學業以及生活等方面進行傳授和灌輸,是大學在校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新生入學教育也是在新生入學后針對新生的特定工作,讓學生在最短時間認知所在學校、所學專業、就業前景、生活環境,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增強專業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生涯規劃。大學入學教育,對于新生來說,可以使他們在更好的適應大學這個新環境,從而有利于新生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中。[1]高校學風建設是高校進行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整體質量和學生素質,這使得高校開展學風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對大學新生進行學習學業輔導和專業相關知識教育的幫助,更好的提升學生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入學教育方案的制訂和實施要發動和整合院領導、學生工作干部、專業老師、辦公室行政人員等的力量,實現黨政領導齊抓共管,各類組織合理分工,師生員工團結協作。[2]
一、新生入學教育與學風建設工作的關聯
對于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進入大學所有事物都是新的,對大學新生進行學習輔導和專業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消除學生學業上的恐懼、失落等心理。通過新生入學教育使得學生認識到學習方法的轉變。通過入學教育,提升新生對大學課程的了解和認知,從而擺在自己的位置,大學不再向高中那樣填鴨式喂養模式,而是更多的自主學習,學會學習。最后達到能力提升,完成大學的課業。學風建設問題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個急需解決的總要問題。學風不僅僅指校園中學術氛圍、學校的學習環境,也指學生學習的目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行為等方面。
二、入學教育注意的相關問題
通過入學教育,促進學術氛圍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學風建設。本文分析了學習風格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了學習風格存在的問題,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風進行研究。主要分析情況包括三個方面:社會風氣方面、高校風氣問題、大學生整體素質。
1.社會風氣方面
第一點,浮躁的社會環境不斷滲入高校中,對高校學習風氣建設產生了不良影響。作為校園網絡詐騙、傳銷、校園貸等不良風氣在校盛行,并已滲透到大學,造成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扭曲,使一些學生在校園中存在強烈的功利主義和機會主義的色彩。第二點,高校擴招的影響。經過近二十年高等院校擴招,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化、普通化、普及化。這使得大學公共教育教學資源短缺,當前大學生家庭中要負擔學費、生活費、寢室費,同時高校擴招并沒有針對相應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作調整,擴招后使畢業生就業形勢尤為嚴峻,這些給在校大學生無形中很大的心理壓力。第三,網絡媒體環境對學風建設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媒體環境充實著大家的生活,很多學生往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低頭一族、鼠標手情況較為多見,表面上科技上極大的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但實際上是使得學生們依靠網絡媒體,剛進入大學生活很多事物對他們都是新鮮事物。尤其網絡媒體中不健康的信息會使得剛進入大學校園中的學生們失去自我,使其能夠快捷便利地溝通、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資源。但是無處不在的網絡世界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4]很多學生都深受其害,往往出現厭學、逃課、甚至于因為網癮退學的情況發生。
2.高校風氣問題
高校中的教室的教育教學水平對高校學風有著深刻影響。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高校老師更應該為人師表,這樣才能促進良好的校風學風。但一些學校老師眼中更多的看中物質,心中沒有學生,這樣長久以往下去很難教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當然課程也無法順利的開展。學生眼中的老師形象就難以好,學風建設就難以順利進行推進。
3.大學生整體素質
首先,部分學生對學業認知不夠,認為讀書不如多參加活動、多得證書,一些學生認為在學校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課,例如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有實際用處,認為這是浪費時間,更愿意進行社會調查以及文體活動。第二,高校擴招后,一些大學的學生生源參差不齊,不良的學習習慣對良好的學風建設帶來不利影響。再次,高中一些人告知剛步入大學的學生的想法,即大學不用學習,只要高中努力就可以,能拿到畢業證就可以,殊不知畢業證不容易獲取。慢慢失去學習動力。此外,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方法不一樣,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進度,缺少家長的監督。
三、新生入學教育關于學風方面的思考
目前高校學風建設工作凸顯的問題,很多人提出自己的見解,筆者從中提煉進行思考歸納,從建立健全學生的人生生涯規劃、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好學風好校風等方面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從而達到提升學業學風工作的目的。
1.建立健全學生的人生生涯規劃
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興趣,建立以科學研究為導向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向優秀校友學習,做好個人學涯規劃,促進高校優良學風建設。例如通過宣傳高校的一些優秀校友事跡,舉辦優秀校友進班級活動。針對剛入學學生,學校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專業思想教育,邀請本專業的專家、學者、有作為的校友等對新生進行思想教育、專業認知教育,幫助學生多了解學生本專業課程,就業前景、學院的師資情況、科研情況,通過開展優秀考研學生的座談會,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認知教育和學涯規劃,從而幫助學生穩定專業思想,樹立專業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3]當代優秀青年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通過理想和目標為自己指明前進方向,推動自己向前發展,理想和目標要遠大,并分解為多個可實現的小目標。第二要腳踏實地,注重落實與執行,告誡學生大學的生活主線是學習,主戰場應該在自習室,注重體育鍛煉。第三要擔當和責任意識,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社團組織,擔任學生干部,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做到學習為主,學生工作為輔的全面發展。
2.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課上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如何做人,強調做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文明人,這對于良好學風建設的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針對當前普通高等學校學風校風工作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要加強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養成教育活動,同時要適宜展開答疑解惑的說服工作,拔出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釘子,啟發學生珍惜當今大學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奮發成才。
3.弘揚好學風
好校風通過舉辦各種文體文藝活動,持續堅持“校風學風活動月”活動。踐行傳承好學風、好校風。通過讀一本好書、聽一次好報告、寫學風誠信承諾書、舉辦學風建設工作報告會,通過班導師、學生組織、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進行宣傳和倡導,進一步加強和弘揚學風建設教育活動,開展與專業相對的優秀校友進行回校報告會,通過樹立典型優秀人才加強學風宣傳,通過重管理推進學風、校風、考風,同時加強專業特色宣傳、校史院史、以及優秀校友,弘揚本校的學風工作正能量。
參考文獻:
[1]袁姣姣.新生入學教育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J].重慶與世界:理論研究,2012(8):61.
[2]張燕.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9):63.
[3]惠娟.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5:18-19.
[4]史峰.網絡環境下地方性普通高校學風建設問題的研究[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2:20-21.
作者:張晶;周筱淋;白雪;姜勇;賈鑫 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