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策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應秉承的三個基本原則出發,通過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和學生的資源整合等“教”與“學”兩個維度闡述了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2014年,“核心素養”概念被提出,為學校教育教學的育人導向、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課業負擔和課程發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那么,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積極進行初中數學教學創新呢?本文從教學創新原則和教學創新具體策略兩方面提出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生為本”原則
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樹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以生為本教學原則”,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牢記課標要求:“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二)堅持發展性原則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初中數學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包括但不局限于發散性、靈活性、獨特性、批判性這幾個主要特征。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鼓勵、引導學生大膽地用懷疑的、批判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數學,這樣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堅持適合性原則
進行教學創新時不要“好高騖遠”,注意使每一個數學知識點和問題都適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未來的提升需要。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時應首先確定每節課的重點,再找出每節課的難點,最后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使每一個數學知識點和問題既是學生進行新學習的邏輯起點,也是一個很好的能引起思考的問題情境,能較好地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科本身內在的魅力,讓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獲取大量的真正能理解的知識。教學創新要堅持適合性原則,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創新
1.教師要積極開拓創新視野,激發自己的創新熱情,樹立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
2.教師要積極學習先進的創新理論,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才可能進一步具備創新思維。教師創新思維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意識地訓練。系統地學習創新理論和適當的思維訓練是成功實現教學創新的必經之路。3.再次,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進,提高創新能力。在核心素養背景下,“以生為本”已成為教育教學的核心理念,教師應當充分把握課程特點,側重培養學生的歸納思維,使學生能夠全面分析不同知識之間的規律,進而哺育創新課堂??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本身要自我覺察、自我警醒,通過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本體和實體知識,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才能挑起“教學創新”的大梁。
(二)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創新
1.落實核心素養的主渠道是課堂,基本載體是課程內容。課堂內容的創新主要指教材創新,是指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對內容形式和教學內容比較固定的初中數學教材進行創造性的科學重組、合并、放大、縮小、添加或刪除,以期更加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教材創新是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上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要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2.利用數學問題的解決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是推動數學發展的動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的分析、解決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的靈魂。教師的設問、提問,之后得體、巧妙的點評、解答,要形成前后照應,要具有開導性和啟發性。對學生大膽的質疑、發散的思維、勇敢的表現,教師一定要鼓勵、要肯定、要支持。
3.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有效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作最恰當、最精當的點撥,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展示空間,使教學過程處于良性的動態變化之中,教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同時,還可以從互動與交流中發現學生閃光點,為今后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優化提供更有力的參考依據。4.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互融合,在數學課堂上導入其他學科知識,不僅能夠實現不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也能在引入其他學科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操作素養。
(三)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1.精心設置情境模式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教學情境導入時要做到靈活多變,引“生”入勝。要凸顯魅力讓學生喜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梢酝ㄟ^故事、游戲、師生互動來創設一些靈活的、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身感受。提出多樣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有機整合,通過自主探究實現鞏固舊知、吸收新知,逐漸構建完整的數學模型。
2.開展小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小組合作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輕松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時要注意: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既會學又學會;另一方面在對學生進行編班、分組、排座時,注意將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合理搭配,交叉安排,以座位形式結成幫扶對子,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從而對學生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整合和利用。
3.設計開放型試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開放型試題沒有唯一的答案,解題思路和解題條件也較為多元,對于學生來說,解題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設計開放型試題時,要緊扣教學內容,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加強指導,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
(四)創新教學方式,開發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實踐素養
1.課堂是個多變的時空,廣義的課堂不僅是教室,工廠、車間、大自然都可以作為課堂。初中數學學科可以在開展“課后服務”時創新課堂教學,可以把學生帶到教室外面,結合具體的大自然、勞動情境或者趣味數學、典故等探索、研究、創新性地整理出一套符合初中數學在課外服務中的校本課程,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初中學生發展需求,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體驗。
2.結合社會實踐,培育初中數學創新課堂。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數學課程亦具有一定的實踐性。數學教師可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設置具體的探究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意愿,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討,共同解決問題,提升數學綜合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把立體問題平面化(或者平面問題立體化),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例如,函數的動點問題,通過幾何畫板可以將整個抽象的變化過程形象地呈現出來,學生易于理解和舉一反三;又比如,講解立體圖形的表面展開圖時,利用多媒體把這個展開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理解自然就會更加深刻。
(五)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學創新要注意學生資源的開發整合
1.激勵學生質疑問難。亞里士多德曾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睂W生的質疑不會憑空產生,都是建立在對知識和內容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受外界環境刺激后產生的積極反應。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動力。創新意識首先必須具備質疑問難的精神,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善于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探究,養成進行質疑的習慣。
2.啟迪學生展開聯想。數學聯想指的是從一個數學問題想到另一個數學問題的思維活動,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法寶之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能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重視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綜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手讓學生充分經歷新知識的產生、推導過程,不僅能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還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也在不知不覺地不斷創新。
3.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數學教學中萬萬不可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要大膽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適量開發一些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動手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講完華東師大版九上§24.4“解直角三角形”的坡度、坡角概念后,直接布置作業讓學生借用教師的工具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去測量學校辦公樓前面臺階和學校后面小山的坡度和坡角,前者臺階小容易測,后者就考驗起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了。
4.利用思維可視化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概念圖、流程圖、模型圖,以及其他類型的圖片、圖標、表格等能夠將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習過程更加簡便,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思維可視化的繪制過程和教學過程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他們的學習思維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有效提升。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以及現代教育思想的不斷推廣,在不斷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科如何進一步創新教學,才能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始終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解決的關鍵難題。初中數學教師只有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樹立創新意識,掌握創新理論和創新思維方法,提高教師實施創新教育的能力,才能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手段,并在構建完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創新地融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和先進教學工具,因地制宜地開發學生資源,才能真正于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健康成長。
作者:林繼發 單位:安溪縣城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