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舞蹈教學的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制訂教學計劃必須立足學生實際
高等職業院校舞蹈專業的生源部分來自普通高中,學生年齡比較大,身體條件也不占優,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較好,這是他們的優勢。教師開課前可通過內部的專業測評全面了解學生的專業水平基礎與可塑性,力求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基本功訓練是舞蹈的基礎,也是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體態,培養優美舞姿,提高技術技能的關鍵。教師可將課堂訓練分為多個部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比如“軟”、“開”、“直”、“繃”的訓練,它是指身體各個關節的柔軟和韌性,肩、胯、膝蓋的開度,腰、背、脊椎的直立力量以及腳背、小腿繃直的訓練,訓練方式由練功房地面的坐、跪、躺的形式過渡到上把桿的站立訓練及中間的離把訓練。在地面訓練時,通過壓腳背的勾、繃、開、轉以及壓、搬、踢和控制腿胯的訓練,可讓學生在地面上感受身體各部分的用勁方式。在把桿訓練時,讓學生從低年級的雙手扶把開始,逐漸發展到高年級單手扶把的重心把位。在蹲、擦地、小踢腿、劃圈、小彈腿、大踢腿的訓練中,可加強音樂節奏和動作意識的培養。在中間完全脫把的訓練中,可強化舞姿的準確與重心的正確,并提高技能。在整個基本功訓練中,可以使之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表現形式,將音樂節奏與動作意識、舞蹈感覺相合,讓基本功訓練不再單一、枯燥。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節奏在舞蹈動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動作的快、慢、強、弱等緊密聯系。學生在訓練當中,必須學會聽音樂做動作,了解動作的音樂節拍,學會動作與音樂相互結合,最終達到訓練肌肉、訓練形體、訓練舞蹈感覺和意識的目的。事實上,當教學方法同教學對象相匹配時,學生就能較快地、正確地掌握教師所教授的舞蹈動作,也會自覺地及時糾正自已練習舞蹈動作時出現的各種毛病,教學質量自然就顯著提高。
(二)教學過程中新課與老課交叉練習
在課堂上,這種新課與老課交叉練習的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老課的基礎上將音樂節奏進行變化,加深動作的熟練性。第二,在老課的基礎上融入新的動作訓練,提高動作的難度。第三,保留部分老課內容,大量引入新內容和新節奏,提高學生完全動作的質量。這樣既加強了教學的連貫性,又充實了教學內容。
(三)利用“對比”訓練幫助教學
舞蹈教學中有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對比”教學,其分類如下:其一,新動作與老動作的對比。首先要弄清動作原理,強化動作規范。例如,在舞蹈訓練中,扶把搬腿與中間搬腿同樣是搬腿,但一個是單手扶把桿,另一個則是中間獨立完成,這就對準確掌握重心及后背中段胯根單腳主力腿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區別兩者之間不同的發力,有利于提高動作的準確性。其二,相似動作的對比。如芭蕾訓練中的舞姿后阿體久和古典舞訓練中的后舞姿(射燕)相對比,同樣是后腿舞姿,一個是90度的開腿控制,另一個則是緊貼后腿的控制。這樣的對比可以讓學生明白腿的開關訓練方式的變化區別。其三,錯誤與正確動作的對比。讓學生將正確動作和錯誤動作相比較,找出錯誤的地方,了解其與正確動作的區別,通過相互比較,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其他教學方式
其一,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對最基礎、最典范的動作進行分析,就動作的行進路線、動律等進行詮釋,讓學生了解動作重點,準確把握動作要領,掌握動作規律。其二,舞蹈基礎學習比較枯燥、單調,如何實現興趣教學?這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是在音樂的選擇上,要注重音樂的特點;二是在教材的選擇上,要注重內容的豐富多樣;三是在組合編排上,要強調新穎,將基本訓練與表演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和表演能力。其三,采用現代化視聽與信息數字化手段,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在其他領域的學習中,現代化教學手段層出不窮,舞蹈教學手段也應逐步走向數字化和信息化,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感受現代科技在教學中帶給我們的便利性與互動性。只有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才能將其更好地用于教學。媒體信息和光盤學習是舞蹈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和欣賞舞蹈作品,就要學會使用現代影像設備及計算機網絡,這可以使學生在欣賞優秀舞蹈作品的同時,通過網絡借鑒其他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繼而在藝術實踐中靈活運用。在以往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訓練效果不理想,都是通過教師的指點和點評來檢查錯誤,不能直觀了解自己的動作和表情。如果引入了攝像機,就能讓學生馬上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及時改正,這將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質量。其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采用互相促進、互相學習、彼此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有主體地位,可個人學,也可群體學,教師則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好的教學方式,如小組和班級之間的合作,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等,以此培養他們的互助精神。通過互相配合的學習方式,也可培養學生創、編、演的能力。對合作不錯的小組或者團隊,可在班級內進行表揚,樹立典型。通過這樣的互助合作,能讓學生具備團體精神,并營造出共同探索、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其五,情感互動可以強化學習效果。對學生的真心欣賞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習效果倍增。嚴格的師生關系最好只表現在課堂上,課堂外,師生是平等的朋友。教師如果付出真心,教會學生知識與道理,那么學生一定會對教師充滿感激和親近感。這種親近感使他們更尊重教師,喜歡這位教師及其所教授的科目,并產生極大的學習熱情。當看到學生在舞蹈學習上取得明顯進步而消瘦時,當看到學生忍著傷疼,無數次反復苦練時,當看到學生拖著傷腿依然參加排練,流著淚做每一個動作時,教師都會從心里真正感動。在課堂上,正是這種情感互動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深厚感情,從而創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教師和學生彼此感化,共同進步,不斷自我完善。在這種教育感化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達到了一種默契,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學科有興趣和熱情,使得他們無論是在舞蹈技能方面,還是在思想或心理方面,都會發生很大改變。
作者:鐘丹單位:四川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