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舞蹈藝術在電影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彰顯時代或地域特色。任何舞蹈藝術都是社會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藝術表達,比如,原始社會時期,人類以狩獵、捕殺動物等為生產方式,于是產生了狩獵舞。因而,在電影藝術中,可以運用舞蹈元素揭示時代背景、反映社會生活。如《夜宴》片頭,男主人公頭戴面具,手持利劍,時而舞動,時而靜止,女主人公舞姿猶如牽線木偶,時而沉穩,時而輕盈,通過這段越人舞展現了五代十國的歷史背景。此外,由于地理環境、生活習俗、民族文化、審美心理等差異,不同民族往往有著不同的舞蹈審美與舞蹈藝術,特別是那些擅長歌舞的民族,其舞蹈藝術往往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藝術特征,如果將這些舞蹈藝術融入電影中,就可以彰顯電影的民族風格。
第二,表達內心情感。舞蹈是最單純的情感表達方式,“音樂、詩歌、舞蹈都是表達情感的藝術……舞蹈甚至比詩歌和音樂所表達的情感還強烈”。[4]同樣,在電影藝術中,可以用舞蹈藝術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情感變化,用演員的手勢、眼神、微笑等創造藝術美。比如,在《夜宴》中舞蹈不僅是一種視覺語言,還與故事情節融合在一起,承擔著表達人物情感的功能。在跳“面具舞蹈”時,太子的舞蹈動作與肢體形態非常放松,并沒有規范的舞蹈動作,一切都是隨著音樂而舞動,這顯示了太子灑脫自然的心情、與世無爭的心態。在夜宴獻舞時,太子的舞蹈動作沉穩有力,節奏感較強,肩部發力不停地扭動身體,這表現了太子動蕩不安的內心世界,也表達了太子已做好了復仇的準備。《跳出我天地》講述了小男孩兒Billy沖破重重阻礙學習舞蹈的夢想旅程。Billy的父親與哥哥都是普通工人,他們希望Billy學習拳擊,但是Billy卻喜歡音樂與舞蹈,并將學習拳擊的錢用在學習芭蕾舞上,父親知道后異常憤怒,這時Billy就向父親展示了自己剛剛學習的舞蹈,簡單的舞蹈動作表達了Billy的渴望之情和舞蹈之夢,這種單純而真摯的肢體語言深深打動了觀眾。再如,《英雄兒女》中,女主人公王芳成了一名志愿軍戰士之后,她的心情異常激動和興奮,就用一段朝鮮族舞蹈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第三,刻畫人物形象。在電影藝術中,人物的性格、個性、習慣等是影片所要表達的重要主題,也是展現電影藝術魅力的核心所在,而舞蹈在表現人物性格、心理、情感等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可以用舞蹈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再如,法國電影《路易十四的情婦》中,女主人公馬其斯以在街頭賣藝為生,盡管生活異常貧困,但是她用優美的舞姿帶給人們無窮的快樂。在舞蹈表演中馬其斯的手臂如行云流水般翻轉,身體如小鹿般輕盈,渾身散發出無限的激情與活力,猶如從天而降的仙女出現在觀眾面前,優美的舞姿挑動著觀眾敏感的神經,帶給觀眾無盡的審美享受。有一次,馬其斯正在跳舞,突然天上下起了暴雨,大雨非但沒有讓馬其斯停止跳舞的步伐,反而激發了她的表演欲望,她完全沉醉于舞蹈表演中。性感、風情萬種的馬其斯通過舞蹈實現了從卑微的賣藝女到社會名流的角色轉變,這充分展現了舞蹈藝術的超凡魅力。在舞蹈題材電影《黑天鵝》中,波特曼用出色的舞蹈技巧將芭蕾舞演員的角色表演得淋漓盡致,她表演的白天鵝溫柔善良、楚楚動人,表演的黑天鵝充滿了邪惡與貪婪,令人不寒而栗。
第四,呼應劇情發展。舞蹈是以人體的姿態、動作、面部表情等為表現手法的藝術形式,它在敘述故事情節上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在電影制作中,可以將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利用舞蹈的藝術感染力推動劇情發展。
比如,電影《黃土地》中,導演使用了大量的民俗舞蹈元素,通過這些民俗舞蹈渲染了獨特藝術場景和文化氛圍。片中,蒼茫無際的黃土地充斥著整個畫面,在熾熱陽光照射下形成一種沉悶、壓抑、單調、枯燥的場景氛圍,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失去了沖動,突然,狂放不羈的“安塞腰鼓”席卷了整個黃土地,觸發了觀眾對延安秧歌運動的歷史記憶,帶給觀眾一種生命的激情。在《聞香識女人》中,舞蹈與劇情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唐娜和斯萊德的舞蹈動作共同推動著劇情發展。最初,兩人在餐廳中共舞,在如癡如醉的探戈舞中中校斯萊德向唐娜表達了愛慕之情,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舞蹈表現內心情感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烘托場景氛圍。舞蹈是完美的藝術形式,也是表現內心情感的藝術語言,“如果我們漠視舞蹈藝術……對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一樣無知”。在電影制作中,不僅可以用舞蹈藝術提升電影的藝術性和可欣賞性,還可以用舞蹈藝術渲染故事場景,提高電影的藝術魅力。《十面埋伏》中小妹是一個出色的舞伎,她以精彩絕倫的表演贏得了男人的愛慕,在電影開場片段,華麗的舞臺上擺放著各種小鼓,鼓面上畫有精致的花朵,這時手攬琵琶的歌女緩緩登上舞臺,在悠揚而婉轉的琵琶聲中小妹翩翩起舞,優美的舞姿與美妙的琵琶聲融為一體,讓觀眾如癡如醉。隨后,劉捕頭要求小妹表演《仙人指路》,劉捕頭用豆子擊鼓,小妹揚水袖鳴鼓,這種動靜結合的舞蹈場景渲染了劇情,也為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埋下了伏筆。當小妹與金捕頭被官兵追捕到花地時,出現了雙人舞和集體舞的互動,使打斗場面變得更加激烈。再如,在《紅高粱》中,張藝謀將九兒和余占鰲置于一片血紅的高粱地中,轎夫富有節奏感顛轎的動作猶如高粱地中燃燒的火焰,在顛轎中抬轎的余占鰲與轎中的九兒進行了情感交流,并激發了兩人心中熊熊的欲望之火,從而催生了“天為被,地為床”的野合。可見,顛轎的象征意義遠遠超出了藝術舞蹈所蘊含的意義。在《低俗小說》中,屈伏塔與烏瑪•瑟曼的扭腰舞是最具經典意義的電影鏡頭之一,明亮的舞臺上拉丁舞音樂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屈伏塔感到自己將要咸魚翻身,就用肥胖的身體跳起了勁舞,而穿著簡單、深色口紅、性感冰冷的烏瑪•瑟曼也加入舞蹈隊列之中,營造出一種熱烈、激動的場景氛圍,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舞蹈是電影藝術中重要的語言形式,它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內心情感、營造場景氛圍、凸顯影片主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在電影制作中,應充分利用舞蹈藝術,并通過舞蹈提升影片的藝術魅力和個性特色。
作者:王小林 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