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輔導員促進高校學風建設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輔導員的“教-學-導”三管齊下,基于“三位一體”的理念,強化輔導員對于促進優良學風建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將學風建設與輔導員自身“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育人能力”的提升密切聯系在一起,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同時,將學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
輔導員;學風;三位一體;學風
學風,是一所大學治學、讀書、做人的風氣,是全校師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所表現出的文化氣質、精神風貌以及所沉淀形成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與治學風尚。[1]“惟源清,方流清;惟風正,才學正”,良好的學風一旦形成,其對學生的影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是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1]但當下受浮躁功利風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影響,以及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的現實,并且在新時期,智能手機與Wi-Fi充斥著學校與課堂,使學生“時時在線”,高校良好的學風受到了強烈的沖擊。當前高校學風狀況問題比較嚴重,學生普遍表現出奮斗目標模糊、自控能力薄弱、專業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不高等問題。[2]鑒于此,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要充分認識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營造風氣濃厚的育人環境和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3]2014年1月22日,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開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三走”活動,促使學生形成健康體魄,培育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然而高校學風建設作為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廣大高校管理者、專職教師、輔導員、學生之間的“四方”聯動,共同努力。輔導員是聯系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聯系專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紐帶,是學風建設的促進者和倡導者;同時輔導員更是學生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是對學生影響深遠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高校輔導員對于優良學風的形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4]
一、基于“三位一體”理念促優良學風建設的策略分析的內涵
輔導員是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老師,他們對待學習、工作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4],同時輔導員是學校思政工作的主力軍,可以從思想的維度上,堅定學生對本專業的熱衷度,明確學習方向,使學生逐漸接受和運用好的學習方法,以至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5-6]因此,新形勢下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輔導員的“教-學-導”三管齊下,基于“三位一體”的理念,強化輔導員對于促進優良學風建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將學風建設與輔導員自身“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育人能力”的提升密切聯系在一起,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同時,將學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基于“三位一體”理念促優良學風建設的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輔導員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學生的科學思想、人文素質、自學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要多一些愛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不斷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讓其由內而外地全面塑造自己。同時要以服務學生成長為導向,以學生成才為目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通過舉辦考研、考公務員講座和交流會,鼓勵學生參加考試,以此來帶動學風建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考級考證,如環境工程專業的“二級建造師”和“注冊環保工程師”等資格證,以考級考證促進專業學習;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學術報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通過積極支持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如大學生創新杯、挑戰杯等,以賽促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輔導員講授的課程主要包括形勢政策課、就業指導課、職業生涯規劃等,應通過這些課程的講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愛上學習,愛上讀書;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認識到就業的壓力,例如從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可以考哪些注冊師的證書,指導學生更好的就業,使他們不再迷茫。“教風正則學風正”,輔導員首先應該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業務能力,淵博的專業知識,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領作用。[4]同時輔導員在講授就業指導課、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過程中,要樹立典型,強調榜樣的力量,如通過播放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視頻,講授俞敏洪、馬云等成功人士的奮斗史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新時期,輔導員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發揮輔導員正能量,充分調動師生交流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7][8],可以運用新媒體如QQ空間、微信朋友圈,通過“一天一句,一周一故事”,分享名人自傳、勵志故事等,將學習融入學生生活的點滴當中,在發揮智能手機積極作用的同時,讓學生愛上學習。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作為高校輔導員更應該廣泛的學習,用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更營造“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的良好氛圍。以提高輔導員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育人能力”為經線,以增強輔導員“自我效能、自我激勵、自我修復、自我更新”水平為緯線,全面實現高校輔導員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輔導員在實際工作當中應主動學習多學科知識,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學、法學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通過廣泛的學習,使輔導員在工作時能“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使學生有如沐春風之感;通過閱讀演講與口才的相關書籍,觀看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方式提高口頭表達與溝通能力;觀看音樂會、話劇等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努力挖掘輔導員自身的特長,包括體育、文藝等,在學生心目中產生一定的魅力,形成更高的威信。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輔導員對于學風的促進應該從與學生的溝通開始,懂得換位思考,從理解學生的立場出發,重視學生內心世界的解讀。同時,輔導員要重視學生“學習、成長、成才、就業”的全過程引導,提升學習的延展性與持續性。[5]輔導員要重視學習目標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個性實際引導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定期總結。[6]同時,輔導員可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和班級網頁,在群里共享點滴幸福,分享所學心得。輔導員還可以通過學生的QQ簽名、微信朋友圈的分享等及時了解學生細微的心理變化,發現問題;通過微信等與學生對話與交流,讓師生交流零距離,讓學生的學習擁有精神支柱。目前廣西師范大學提出了堅持“五早一晚兩杜絕”的學風建設,即堅持早起、堅持早鍛煉、堅持吃好早餐、堅持早讀、堅持早到;每晚抽出2個小時,用于閱讀、思考,參加有意義的討論;杜絕在課堂玩手機,杜絕在教室、圖書館吃早餐或零食。“五早一晚兩杜絕”的提出,對于促進良好學風的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輔導員應積極推行,使其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植入學生的內心,從而發揮其正能量。總之,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應該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立足于學生,服務于學生,采取積極措施讓學生愿學、勤學、樂學,在學生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使得學風建設卓有成效。
作者:宿程遠 黃智 陳孟林 蒙冕武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