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生養成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
(一)塑造心靈。音樂是以審美為核心,對學生進行感受、鑒賞及創造美能力的培養。
(二)教化學生。音樂是用愉快的形式表達深刻的思想,它能夠愉悅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行為變得高雅。
(三)激發創造性思維。人類已經將音樂開發人類智能作為教育的基本途徑了。許多杰出的人物都是造詣深厚的藝術活動實踐者,如達芬奇既是美術家又是音樂家,愛因斯坦既是物理學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四)促進健康。高職院校學生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學習生活枯燥,容易消極悲觀、情緒不穩定。我們可以以絢麗多彩的音樂來吸引學生,幫助學生調節情緒,促其健康發展。
二、養成教育中音樂助力的發揮途徑
音樂在高職生養成教育中作用不容忽視,那么,如何發揮它的助力作用呢?筆者認為:
(一)明確地位,加大力度不同時期的音樂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征,匯聚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是人類歷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結晶。它總是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學校教育緊密相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素。雖然高職院校很早就開設了音樂課,但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如音樂課面向部分學生開設,授課形式單調,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等。高職院校應該明確音樂的地位,擺正位置,堅持養成教育寓于其中,學生綜合素質寓于其中的理念,采取積極措施,利用音樂豐富課余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拓寬視野,提升品位,擴大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多層次多渠道地滿足學生心靈的需要,淋漓盡致地發揮音樂的作用。
(二)拓展內容,深化內涵目前高職院校音樂內容的設定大多停留在音樂技能上,學生望而生畏,違背了音樂教育的普遍性規律。在《全國學校高雅音樂發展規劃2001-2010》中提到:“教學機構的優美音樂要充分以素養教學為宗旨,……讓受教育者在接觸音樂常規知識以及常規能力的時候,也重視養成熱愛國家以及團體主義的意識,養成創造思想以及實際技能……”。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將養成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改變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僅要重視教會學生音樂能力,而且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合作精神、勤儉的生活態度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拓寬音樂內容,提高音樂層次,深化教育內涵。
(三)增設課程,拓寬途徑高職院校可以將音樂課程體系分成理論與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中國音樂賞析”、“外國音樂賞析”、“影視音樂鑒賞”、“舞蹈音樂賞析”、“基本音樂常識”等課程;實踐部分包括“合唱”、“舞蹈”、“器樂”,還可以再細分。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努力挖掘潛力,創設特色課程,促進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促使音樂教育工作持久開展,可以采用專業必修與公共選修相結合的形式,實行學分制,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
(四)創新形式,豐富方式要使音樂教育之花常開,就要在音樂教育形式上創新,做到寓教于樂,采取高職生容易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廣泛參與。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直觀的音樂視聽覺感受,課堂上積極互動,讓學生上講臺、上舞臺,充分體驗當主角的快樂,還可以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此外,還可以舉辦音樂講座、下鄉義演、文藝交流、校園歌手大賽、學年展演、迎新晚會等活動,邀請知名的音樂團隊或知名音樂家來校開展音樂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真正收到實效。總之,我們應繼續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不斷挖掘、探索,推陳出新,最大程度地發揮音樂在高職生養成教育中的助力作用,彰顯出高職特色,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路。
作者:吳樹燕嚴小琴單位:鷹潭職業技術學院鷹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