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言隱喻變化下的英美文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動作的暗喻
心理覺察和實際的動作行為都稱為動作。觀察它們,作者能夠激發角色心底最真實、最底層的感情。與尼科爾生活在一起后,迪克在遭受多重壓迫的生活中曾想過是否接受蘿絲瑪麗的愛意。等再一次遇見蘿絲瑪麗后,尤其在知道她骯臟的生活后,心中壓不住怒火,各種欲望出現在腦中。在這部作品中,“放下窗簾”這句代表性的語句共出現了5次。迪克對蘿絲瑪麗始終念念不忘,即使與妻子在相同的車廂內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內心止不住地想此時此刻她在做什么,跟誰在一起。這些心理描寫都展示出作者創作的思想深受弗洛伊德精神理論的影響,對迪克的描寫中也有所體現,如曾寫弗洛伊德學派代表人物迪克最終成為原始欲望的炮灰。在他的內心深處始終持有霸占蘿絲瑪麗的念想。可以說,他再次看到蘿絲瑪麗已不再單純,他自己偏愛的只是年輕時純真的少女形象,在拜金主義社會中早不復存在。尼科爾患病期間也存在同樣的心理暗示,揭示了她內心復雜的體驗。在治療期間,她曾給迪克寫過信,內容是父親曾給了她一朵美麗小巧的花朵,然后變成朋友時,他卻把“我”的花弄走了,之后“我”的病情加重了,但是沒有得到任何的解釋。在這封信中,將女性的貞操比作花朵,而“花被弄走”表明女性的身體被霸占,失去了貞潔。其中“圣女貞德的歌”表明自我重塑的過程。寫這封信的時候,尼科爾心懷各種不安,為自己不純潔的身體感到悲傷和自卑,她也想向迪克示愛,這種心理沖突在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實際動作方式上,作品中曾描寫了尼科爾買東西的情節,這些動作都體現出富人階級的生活內容。她花錢大手大腳,就連著名的電影演員蘿絲瑪麗都感到震驚和向往。對于尼科爾,作者曾充滿諷刺地指出,她購物的行為與高級妓女購物不同,后者主要想買一些用于職業的內衣和首飾,而尼科爾買東西完全有不同的目的和意圖。在底層艱苦生活的人身上建立了富人階級燈紅酒綠、奢侈糜爛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并沒有滿足尼科爾等人,小說中有意出現撞車這種傲慢的生活方式,對這種現象,作者采用一種反諷的創作手法。在這些有目的的動作行為中,最典型的可以說是迪克在海邊為大家出節目的情節。
在迪克的面前故意放著一個掃帚,似乎要清掃塵土,在他的臉上是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情,逐漸將暗藏其中的意義展現出來。迪克嚴肅又風趣的表情極易讓讀者與英國著名的宗教派作家創作的《天路歷程》中緊握釘耙的角色產生聯想。幾年的生活中,迪克好比一個宗教信徒。自從與尼科爾結婚后,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醫學知識來幫助妻子,去除她的父親在她身體上和精神上遺留的印跡。這些行為也對主人公迪克悲劇般的生活進行了暗喻。他最后一次去里維艾拉海灘,在他即將離開法國的時候,作品描寫到,身處高高的站臺上,在胸前畫下十字,像是祝福這片海灘,這些展現出一種宗教式的仁慈之心。
二、主題思想的暗喻
此處表現的主題思想的暗示展現在迪克與蘿絲瑪麗之間的愛情困惑之中。此時的蘿絲瑪麗剛成年,對于愛情的觀念是充滿羅曼蒂克式的、有悖邏輯的,描寫她主要是想展示當時青年一代人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初見到迪克,她便為他著迷,心甘情愿地為他獻出自己的一切。當時迪克正處于在婚后混沌不堪的時期,蘿絲瑪麗的出現刺激到了迪克,讓他身不由己地想要找她。然而他們之間的關系僅能在其他人都不干預的地方會面,在一個沒有道德標準束縛的環境中進行。
因為只要在現實生活中,迪克面對的出路只有一個,那便是退出。他內心深知自己有妻子,也受到內心道德的限制,這些都決定他在實際生活中抵抗一切出軌的事情。但是比較諷刺的是,安慰傷心難過的蘿絲瑪麗,他使用的是醫院慣用的口頭禪。此時傷心的蘿絲瑪麗的選擇與尼科爾相同,將自己受傷的心靈用堅實的外殼包裝起來。更為諷刺的是,用自己美好的家庭形象和內心保護的家庭最終被妻子踐踏,這種方式也可以說是尼科爾想要掙脫丈夫設定的生活和可怕思維后做出的發自內心的選擇,這種做法與迪克完全不同,可以說是一種粗俗的理解。這些反諷思想都表明該部作品展現出了科學理性無限伸展的一面。將自己封鎖在狹窄的空間中,并將人的思想和情感都封藏在最底層,導致理性主義必將走向落魄。
通過對作品中描寫的各種形象的研究,對我們理解小說的核心思想有更深入的幫助。在卵石堆中,迪克創造出了自己的世界———戈塞海灘,這個天地僅對自己的妻子尼科爾開放。意識思想通過海灘表達出來,這里也是迪克力量的聚集地,海灘在作品中總是出現在明媚的陽光下,這表明代表著日光之神的阿波羅象征著世間的理性和行為準則。尼科爾的形象可以說截然不同,她只是藏在花園中處理花草,她與迪克初次見面的地方就是診所的花園,也正是這里吸引了迪克。這里的花園比喻充滿激情的思想和內心深處的意識,是展現尼科爾的力量之所,在這里她不受迪克的管制和約束。這里也使用了反諷的手法,因為迪克工作的地方就在花園的旁邊,那里堆滿了各種小巧的醫療器械和各種沒有完成的文章。這里是迪克生活的港灣,包含著邏輯與科學,它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地方,但是它所處的位置卻在崖壁旁。迪克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規則、習慣、意識和邏輯思維,這種生活引發的只是軟弱,而不是創造,結果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無法自拔、無助的巨網中。小說中對主人公的形象描寫都有非常明顯的意圖,如他穿的襯衫袖口恰好被外套的衣服包裹住,而衣服的領子緊緊包裹著脖子。
這樣的穿著就連深愛著他的蘿絲瑪麗都感到像是沉重的十字架。迪克離婚后的生活逐漸墮落,甚至在醉酒時動手打司機和警察,這些都暗示了迪克想要借助酒勁將自己壓制的人性完全釋放出來,使用向往原始形態的思想。迪克在這個斗爭中經歷了思想的轉變,也讓自己做出了最終的決定,離開妻子,回到美國并在自己的家鄉行醫,了卻此生,這種選擇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讓妻子徹底離開她不愿意的科學理性的生活,讓自我實現重生,體會原始的人性展現出的機會。這樣的收場也與整部小說展現出的懷舊色彩相呼應。爵士樂時期的典型代表人物菲茨杰拉不可避免地生活在美國腐朽不堪的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們沒有理想的目標。菲氏經歷了各種慘絕人寰的事件,遭遇了諸多不合理的挑戰,看到了那令人發指的戰爭血案,同時受到戰爭時代過后那逐漸發展的反對理性思想的熏陶。上述種種經歷和感染使他在《夜色溫柔》中造就了迪克這個人物角色,倘若現實生活的殘酷和持有的財產導致了蓋茨比夢想的破滅,而通往堂•吉訶德的羅曼蒂克式的階梯即為金錢。在他的觀點中,只有脫離白天的吵鬧和所謂文明社會的負擔,才能享受到溫暖的夜景,這也正是該小說的主題和意圖。
三、結語
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溫柔》里選擇暗比的寫作方式,對深入刻畫小說中人物的精神思想非常有幫助,有利于作者描述自身的情感和觀念,發人深省,引發讀者的想象,引導了小說架構、故事情節的發展,為小說的主脈貫穿全文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象征這種寫作藝術手法讓作品不再枯燥無味、簡單無趣,而是有了異曲同工的美妙之處。象征手法可以將事物形象化,使了然無趣的語言充滿感情色彩。菲茨杰拉德將隱喻和象征這兩種文學藝術手法完美地運用在《夜色溫柔》中,讓小說有了不同尋常的美感,其中的文字底蘊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作者:程旭單位: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