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賞析教學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工作逐步展開、在音樂教育領域中,對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關注、研究也愈來愈活躍和深入。特別是《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實施,在理論指導以及實踐研究中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在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音樂鑒賞是以真實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對象,讓學生在流動的音符中靠聽覺來感受音樂形象,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參與體驗和創造音樂之中,能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筆者在高中音樂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親身參與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通過長期探索和研究,對高中《音樂鑒賞》的課程教學有了初步認識:
1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和諧氛圍
高中《音樂鑒賞》的課程教學,對于陶冶學生的音樂愛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目前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應如何突破傳統束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所有教師應該殫精竭慮去思考的問題,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高中學生往往喜歡流行音樂,就從他們熟悉的“超女”、周杰倫、女子十二坊等,逐漸引到我們的民歌上來,通過對比,希望學生會慢慢喜歡上我們民族的東西。又如,在講解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時,同時讓學生欣賞S.H.E組合演唱的歌曲《不想長大》,同學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他們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竟然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的主題旋律。同樣,在介紹河北民歌《小白菜》時,欣賞那英的《山不轉水轉》,使學生們認識到其實經典音樂離他們并不遙遠,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經典音樂的信心。
我們首先要重視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之始終能夠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愉悅,從內心激發對音樂的欣賞和愛好,這樣才能使學習者自發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中體驗美,最終達到享受美。
2給學生留出自由的想象空間,避免陷入填鴨式教學
音樂本身具有的非語義性和不確定性,導致了音樂科目和其他課程有著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即:體驗參與的教學方式。音樂的非語義特征決定了音樂教師不可以做更多的解釋和闡述,而同一首音樂作品,不同的人去欣賞,去聆聽,最后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因為各自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也就千差萬別。作為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凈化自己的心靈,而不是把自己理解的音樂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不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音樂鑒賞》課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想象空間給學生。
3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教學方法
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使音樂和影像同時呈現,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通過多年的音樂教學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提高《音樂鑒賞》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果只憑我們自己的一股熱情,盲目的、毫無目的的去模仿是萬萬不行的,我們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思考,要對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進行有效的實踐和操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去進行總結和思考,加上學生們的及時反饋,才會真正有所收獲。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努力按照《標準》的要求,在實現面向全體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同時,不斷探索開發課程資源,完善高中音樂課程教學體系,努力推進美育的全面均衡發展,積極為高中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提供更大的廣闊空間,使音樂教育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