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語文教學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語文課程定位模糊
課程定位是一門課程開設的前提和基礎,但是長期以來,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一直都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態。由于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所以不同院校之間對語文課程的認識不一,多數學生認為語文在高職院校中只是一種“陪襯”,屬于可有可無的課程,僅保證政治和英語這兩門基礎課程的開設,語文課則是象征性的。這樣定位上的模糊,讓整個語文教學和科研都處于了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多數教師的教學情緒也比較低落,隨之帶來的就是教學的隨意性,并由此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所以說,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的性質是什么,其能夠給學生帶來什么,這是改革大學語文教學的首要問題。
2、語文教學的課時量和資源匱乏
課時量作為一個量化的指標,最能夠體現出一門課程在整個教學中的被重視程度。一般來說,學校都是依據課程的重要性來安排課時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語文明顯受到了輕視。多數學校中,語文課都是以選修形式出現的,這就從客觀上讓學生對語文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更不用說少數的根本不開設這門課程的院校了。從短期來看,學校好像是節約了部分人力和物力資源,似乎整個教學也沒有受到不良影響,但是從學生的長期發展來看,沒有了語文教學,注定是存在缺失的。而且語文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儲備也不容樂觀。多數學校所采用的教材,都是本科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并沒有體現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而且語文是一門閱讀性很強的學科,圖書館相關文學類書籍的儲備也不豐富。
3、學生忽視語文課程
從大學生的共性上來看,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學生將語文視為了一種考試工具,一旦進入大學校門后,就開始反感這門課程,認為其枯燥和乏味,學習語文就是浪費時間,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從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來看。高職院校以理工科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這就從客觀上形成了一種重理輕文的傾向。相比之下,他們對各類實用知識更加感興趣,沒有認識到語文對他們綜合素質提升的巨大意義。
二、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的改進策略和建議
1、精準定位語文課程
課程定位模糊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關于這一定位,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可以從人文性和實用性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是人文性,所謂人文性,就是指語文對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作用。語文以其自身所特有的豐富性、廣博性、文學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在人文素質和人格培養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F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于人才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人文素質已經是一種現代人才所必備的素質,而且對于個人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其次是實用性。所謂實用性,就是指語文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較低,聽、說、讀、寫四大方面,距離一般標準尚且有著很大的差距,遠不能滿足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需要,所以說,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實用性特征很強的學科,不但能夠為專業學習提供良好的幫助,而且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
2、改革課程體系建設
前文中提到,當前高職院校語文課程開設的情況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和靈活的課程體系。所以課程體系改革也成為了一個關鍵所在。結合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可以采用必修和選修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是必修,既全體學生必須要學習的課程。其內容主要以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為主,突出語文的實用性特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在個人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繼而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而且要在此基礎上,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測試,測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意在表明學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并通過測試結果對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其次是選修課。這類課程主要是為一些對語文學習感興趣的學生而準備的。通過必修課的學習,會有很多學生為語文豐厚的魅力所吸引,繼而產生了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愿望,通過選修課的設置,則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學習欲望。具體來說,選修課的學習內容是必修課內容的細分,可以劃分為文學鑒賞、文學創作等多個具體的方向,學習可以憑個人興趣進行選擇,為他們終身喜歡語文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課程的基礎上,語文教學部門還應該和學校各類活動的組織部門進行廣泛的合作,在校園中多開展一些語文活動,如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如最近央視熱播的“漢字書寫大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其在活動形式上較為簡單,完全可以將其引入到高職院校的校園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中華漢字的魅力,認識到自身語文能力的不足,從而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3、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之所以受到冷遇,和多年來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有著很大關系。傳統的語文教學,所采用的都是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舊模式、舊方法,學生被視為了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容器,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無從談起,因此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變革,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自主自愿的學習語文。如對話式教學法,這是一種近年來受到普遍好評的教學方法,師生雙方在一個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針對某一個話題進行討論。該方法尤其適合于語文教學,因為文學欣賞和創作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行為,也只有通過討論,才能夠使思路得到開闊,理解獲得加深。每一個學生的觀點表達,都會得到教師和其它同學的充分關注,都會得到鼓勵和贊揚,讓學生在一種成功的喜悅中進行學習,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具有活力的課堂,才是學生們喜歡的課堂。
4、建立合理的考核模式
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無疑是教學重要的保障。高職院校有著其自身的特點,要想充分發揮出考核的作用,就不能對普通高校語文測試模式進行照搬照抄,而是結合實際,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如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組織一場辯論比賽,將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這個準備和比賽的過程,就是一個語文能力的應用過程。從話題的選取到材料的準備,從對他人觀點的聆聽到自己見解的闡釋,無不包含著語文的因素,能夠讓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聆聽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鍛煉。又比如用模擬招聘會的形式考核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輪流自薦、回答問題,必要時候可以請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外校老師或企業人力資源主管,以此來增加真實性,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好語文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語文是最具有人文色彩的一門學科,可以說,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全部都濃縮在了語文中。作為大學生來說,他們正值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養成時期,尤其需要人文教育作為基礎和引導,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已經得到了上至國家教育部門,下至每一個教師的充分重視,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對其進行解決,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高職院校語文教學體系的建設,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其必定是充滿曲折和反復的,唯有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才能獲得本質性的進展。本文結合實踐,就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和廣大教師一道,為推動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李瑞華工作單位:河南林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