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材建設的應用文寫作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要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總體要求是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2]。這一總體要求對高等職業教育也起著規定性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要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應用文寫作能力是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必須能夠熟練地運用應用文來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應用文寫作》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既是基礎寫作的繼續和延伸,又是其他專業寫作的基礎和起點,在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寫作的重點就在‘寫’上,只有常寫才能把寫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3]”高職《應用文寫作》教材要具有職業教育的特點,要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職業導向、素質本位、能力核心”的原則,強化學生的寫作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之前的《應用文寫作》教材,強化理論性、淡化實踐性與操作性者居多,從而忽視了高職教育突出實踐性與操作性的特點。這一缺點必須得到強有力的矯正。高職《應用文寫作》教材不必安排過多篇幅去闡釋寫作理論,寫作理論的安排必須堅持“必需、夠用”為原則,要把教材的重點放在寫作能力的培養上。高職院校要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2]以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高職應用文的教材建設要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要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融“教學做”為一體,予學生以更多的實踐訓練空間,要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最終旨歸。教材建設要遵循創新性原則,在編寫思路、教材體例、教材內容、教學形式方面都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進行創新,要體現項目化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等適應新職教模式改革方向;要遵循實用原則,不追求全面性、系統性,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突出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做、評等環節,突出適用、實用和應用的特點;要遵循校企合作原則,積極吸納企業、行業專家共同編寫,融入企業要素,盡可能地引進真實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務,援引真實的企業案例,建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優秀教材。
2編寫體例要科學合理
教材是溝通教師和學生的橋梁,是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教材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影響深刻,以往體系完備的學科式教材,不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需要,繼續沿用,勢必會影響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在職業教育的教材建設上,教育部提出要“在職業院校推行適應項目學習、案例學習等不同學習方式的教材,注重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對接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豐富實踐教學內容。[4]”為改進《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工作,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章節式教學體例,高職《應用文寫作》可以采用模塊式、項目化的編寫體例。編者可以根據工作實際與文種的功能,將《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整合為若干教學模塊,每一教學模塊內置若干教學項目。模塊式、項目化的編寫體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組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項目的設計上,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以實用性為根本,以實踐性為旨歸,踐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項目內可設有“任務情境”“知識鏈接”“示范例文”“知識卡片”“技能實訓”等具體內容。由切合工作實際而又形象化的“任務情境”導入新課,領取任務,開始項目的學習;“知識鏈接”則提供了完成情境任務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學生在知識鏈接部分汲取“必需”的理論知識以解決任務;在“示范例文”中,學生可以找到情境任務對應的參考例文,并可將自己的習作與參考例文進行比對,發現并改正不足之處;“知識卡片”是對教學內容的擴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技能實訓”是對教學內容的鞏固,對教學效果的檢測,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任務情境”“知識鏈接”“示范例文”“知識卡片”“技能實訓”之間環環相扣,“教、學、做”之間有機互動,從而達到突出能力培養的目的。
3教學內容要力求最新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材建設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要力求最新。教學內容新主要體現在文種新、例文新、依據新等方面。
3.1文種新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不合時宜的文種會逐步被新的文種替代或直接遭淘汰,新的文種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并被廣泛得到應用。作為與市場聯系緊密的高職《應用文寫作》課程要及時吸納新興文種。例如,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微博》這一新的文種得到迅速發展。《微博》具有反應迅速、互動良好、圖文并茂的優點。并且可以通過網絡鏈接,延伸閱讀范圍,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微博》具有良好的社會交往、營銷傳播功能,可以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助力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利用微博進行營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也都已廣泛開設微博,協助工作開展,應對突發事件,與大眾進行互動,進行信息公開與輿論監督。作為與工作、生活緊密聯系的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應該將這些新出現的、使用頻率高的文種納入教材的范圍,加以研究,總結要領,指導寫作。
3.2例文新最新產生的,與學習、生活、工作聯系緊密的典型例文,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文寫作技能。高職《應用文寫作》教材的編寫要淘汰陳腐的、不合時宜的例文,選擇當下產生的與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緊密結合的新例文,保持教材例文的鮮活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3依據新應用文寫作隨時展而發展,黨政機關公文的寫作尤其如此。公文的格式要規范統一,莊重得體,以保證黨政機關公文特定效力的發揮,體現公文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為了提高黨政機關公文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辦發〔2012〕14號)。同年6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黨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2012)。新條例與新格式對公文文種、適用范圍、文面格式的界定更加規范、科學,是《應用文寫作》教材黨政機關公文部分編寫的最新依據,教材必須據此進行編寫。
4例文編寫格式要規范
應用文的體式有其規定性要求。應用文,尤其是黨政機關公文的每個文種都有其自身的文面格式,每一要素的編排都有規范性要求。“即使是日常使用的應用文,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慣用格式,也已被社會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所承認,在寫作時也不能隨意標新立異、別出心裁。[5]”對應用文基本文面格式的掌握是《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應用文文面格式又是《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一大難點。在文面格式的教學上可以充分發揮教材例文的示范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行的《應用文寫作》教材例文文面格式的示范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教材例文所呈現的格式與真實文件的文面格式幾乎沒有什么聯系,例文的文面格式示范效果很不理想。在《應用文寫作》教材建設中,教材編寫者可以規范合理地編排例文的格式,幫助學生掌握應用文的文面格式。當然,由于教材篇幅與版式的限制,教材中的例文不可能做到與真實文件完全一致。但是,在例文的編排上,可以利用教材有限的空間盡可能地體現應用文的格式要求,這會大大提高學生對應用文格式的掌握程度。比如《黨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2012),所要求的公文標題“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編排于紅色分隔線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正文“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編排于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文中結構層次序數依次可以用‘一’、‘(一)’‘1.’‘(1)’標注;一般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入選例文的字號、行間距不可能完全按照公文格式的要求進行編排。但是,在其他格式要求的編排上,都可以盡可能地在教材有限的空間內做到與真實文件相對應。如,標題可以用比正文字體大一號的小標宋體字編排,回行時可以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使用梯形或菱形。與真實文件對應,正文用仿宋字體編排,文中結構層次序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如此處理,就可以大大增加例文的直觀性,便于學生掌握應用文的文面格式。
5可展現公文格式嬗變
應用文的文面格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公文尤其如此。現行的GB/T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簡稱2012版國家標準),是在GB/T9704-1999《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簡稱1999版國家標準)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而1999版國家標準的前身是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88年的GB/T9704-1988《國家機關公文格式》(試行)(簡稱1988版國家標準)。縱觀公文格式國家標準從1988年開始試行,到1999年第一次修訂,再到2012年第二次修訂,經歷了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公文的要素與文面格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公文成文日期的標注方式為例,2012年7月1日之前形成的行政機關公文,執行的是1999版國家標準,成文日期要求用小寫漢字數字標注年月日。2012年7月1日之前形成的黨的機關公文,執行的標準是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辦發〔1996〕14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年月日。自2012年7月1日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與黨的機關公文執行標準得到了統一,執行的是2012版國家標準,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年月日。《應用文寫作》教材中入選的公文例文無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際工作中產生的真實文件,一類是編者自擬的例文。這兩類例文成文日期的標注方式該做如何處理呢?我們認為,編者自擬例文的成文日期標注應當執行現行的2012版國家標準,可以直觀地體現新標準的要求,方便教學。而入選的真實文件例文成文日期的標注則應當尊重歷史,按照文件實際產生時所適用的標準進行標注,保持原貌,但是,在教材中需要對此進行必要的說明,以免引起讀者的誤解。例文采用這種標注方式一是尊重了例文的歷史原貌,反映了所選例文的真實性;二是展現出公文格式的嬗變,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文的時展性。
作者:孫正軍單位: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