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新德育的中小學德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黑龍江省學校德育現狀
1.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與建設(1)學校德育隊伍建設。學校比較重視德育隊伍建設,通過建立提升專業化程度的相關制度來提高隊伍的整體水平,但對新任職班主任崗前培訓力度不夠,沒有嚴格把關,更多的是指派。(2)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黑龍江省60%的學校都能夠構建自己學校的特色文化,圍繞核心理念開展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設,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德育模式。在對“您所在學校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是如何開展的,有哪些特色做法”調查發現,黑龍江省60%的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開展能夠有效地利用各種載體,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以校訓校風為載體,形成學校精神文化;以環境建設為載體,營造學校環境文化;以制度建設為載體,形成學校制度文化。如佳木斯三中的學校文化均圍繞目標教育開展;雞東紅星小學的辦學理念是陽光教育,努力辦規范自由的教育,讓學生在燦爛陽光下自由呼吸,既賦學校內涵發展以陽光;賦教師主體價值以陽光;賦學生生命成長以陽光,并啟動了閱讀工程:既閱讀自然、閱讀書籍、閱讀社會,從而培養學生自立于社會的能力,讓每一朵鮮花共享陽光,以陽光文化成就教育的陽光。(3)學校德育制度建設。學校都有比較完善的德育制度,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但有些制度制定沒有尊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束縛了學生個性發展,沒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喪失主動性,積極性。(4)家校共建德育網絡建設。較好地建立了德育育人網絡,整合各方資源,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教師培訓教師培訓的內容要針對不同的需求來設計;教師培訓的形式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深化。
二、黑龍江省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德育實效性不高,“重智輕德”現象仍然普遍一是德育目標空泛,過大過虛,可操作性差;二德育方法陳舊,重認知輕養成;三是學生評價,更多的關注智育,忽視學生道德品質成長;四是德育與家庭學校背離的狀態難以形成育人合力;五學校德育更多的是走形式,并不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而是從上級或教育部門布置的任務出發,看重的只是德育的政治價值。因此,德育難以走進學生的內心,很難形成德育實效。
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創新一是部分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還停留在表層,忽視了學生內心的成長;二是德育脫離生活,成為純粹的“學校德育”,德育教育與實踐活動脫離,導致學生很難有震撼心靈的教育實踐;三是過于依賴制度的強制性,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偏離正確的工作原則和方法,不能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想實際出發,正面教育,啟發引導。
3.學校德育的基本途徑作用發揮不大班會、團隊會作用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不注重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沒有達到全員育人的德育效果。
4.班主任培訓特別是新任職班主任崗前培訓力度不夠學校雖然有自己的校本培訓制度,為德育隊伍建設、專業成長搭橋鋪路,但是對新任職班主任更多的是指派,沒有嚴把入口關。
5.家校共建活動需進一步加強雖然大部分學校開展了家校共建活動,但有些學校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仍然有1/4的學校沒有開展。
6.教師培訓形式需要進一步深化和調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傳統的研培形式的有效性越來越低如“教學論壇”,而這些形式我們還在延用;已經優化創新的培訓形式,還沒有更加深入進去,沒有將培訓的主體教師這一寶貴的資源充分地利用。
三、應對措施
1.提高認識,更新理念,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度重視黑龍江省中小學校的德育工作,創設適合學生品德成長的價值環境,促進學生在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等方面不斷進行自主建構,讓德育成為生活德育,走進學生的內心。
2.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1)加強德育隊伍專業化和梯隊培養。(2)強化班主任科研意識,培養研究型班主任,整體提高班主任素質。(3)建立科學的崗位培訓與聘用機制,加強崗前培訓,競聘上崗,加強班主任考核工作,保證班主任隊伍的質量。(4)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激勵班主任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
3.創新德育形式,充分發揮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學校德育管理水平(1)更新教育理念,加強班主任技能訓練,提高班會、團隊會的策劃、組織、實施能力。(2)廣泛開展學科德育滲透,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等形成德育滲透的有效教學方法,讓德育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生活,達到全員德育,時時德育。(3)建立“研培超市”,提供“菜單式”服務。組織專家講師團下基層學校,為學校提供更加有針對性、專業性的引領。(4)制定人性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學校德育制度,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發揮主體個性。(5)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心理品質教育是德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基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4.全面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積極整合三方教育力量,讓學校教育走進家庭,充分發揮三位一體的教育效能,形成和諧一致的教育環境。
5.不斷提高省級研培部門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1)政策制定。協助教育廳制定有利于基層學校、教師發展的政策。(2)研培活動。根據需求分析確定研培主題和進行內容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教師的個體差異,分層培訓;挖潛深化有效的培訓形式,如參與式培訓、經驗分享、參觀考察、案例評析等形式,調整或放棄傳統的低效研培形式,如教學論壇等。(3)搭建平臺。搭建省級服務平臺,走向基層,提供專業性的指導服務;搭建省級交流網絡平臺,互動研討,資源共享;搭建省級能力展示平臺,以大賽促進德育隊伍專業化水平提升,促進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搭建省級家校共育平臺,為學校和家長提供專業化的引領。(4)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注重德育評價,改變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作者:郭春燕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