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職業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常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某一項專業技能,而今天社會不僅僅需要勞動者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備與之相應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應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依托,培養學生職業素質,使其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素質,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所急需的人才。
2.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融合現在一部分高職院校在日常的課程設置中偏重課堂教學環節,沒有注重學生實踐環節的教學,再加上教學設備陳舊,未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機制融入到職業素質教育的課堂,二者沒有很好地融合,處于分離狀態。這同樣會影響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在高職教育教學安排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的教育者基本上是思想政治理論教研組成員或是輔導員。教育者針對被教育者的職業發展訴求,根據其職業素養的認知和行為特點,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其課程設置、教學時間安排、教材選用等方面也會左右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職業素質教育重視如何使大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只從學生個體利益出發去尋找適合個體發展的、滿足個體需求的最佳崗位,忽視社會、國家整體上對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在職業素質教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從人自身的特殊需要出發,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生活理想與職業理想同社會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從而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也是在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另外,在職業素質教育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將學生的需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結合起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滲透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實現。
3.職業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最終的目標都是為學生服務,使其在畢業之后有著更好的職業生涯。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是學生成功步入社會,成為職場中的一員的先決條件,更是為國家社會輸送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源泉。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者的教育目標具有一致性。
4.職業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培養具有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但它們的核心價值觀和教學理念應該相互交融的。思想政治與職業素質教育在教學與社會實踐、理論與崗位要求的一致。
二、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措施與途徑
1.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中專門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育應結合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展開,能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能強化課堂教學成效。
2.培養職業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師隊伍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在于高職職業素養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師隊伍培養。高職教師須掌握從事職業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必備的理論和教育知識,既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善于利用社會價值觀,正確引導學生成長,又要熟悉相關專業和職業崗位的素質要求,指導學生在畢業后適應未來崗位工作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3.設計職業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學內容高職院校要在堅持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作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基礎上,把探究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安排適當課時,將職業素質融入教學內容,使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職業道德。同時,定期開辦專題公開課,使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在專業知識和實踐課的教學中滲透職業精神,使學生懂得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4.構建職業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有效評價體系實行職業素質考分存檔制度,作為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質進行綜合評價的主要方式,根據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表現以及職業素質課程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打分存檔,考分合格的學生在畢業時可獲得優秀畢業生證書,會在職場競爭中有優先錄用的機會。
5.培育職業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校園文化職場文化對學生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書,也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的基礎平臺。職場文化走進課堂可以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是增進職業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發展有效途徑。職院可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用職場文化的特色管理理念來培育特色校園文化體系。
作者:王代輝 單位: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