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村建設三年大變樣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是開展“三年大變樣”工作的決勝年,也是成果檢驗年。為繼續抓好我區城鄉建設“三年大變樣”工作,推動城市面貌明顯改觀,現就做好我區2013年城鄉建設“三年大變樣”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根據省、市“三年大變樣”工作要求,以建設“繁華舒適、生態和諧”省會現代工業新區為目標,全面落實區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堅持提升主城區形象和新民居建設并重,按照“以建為主、建管并重、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提升形象、惠及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城鄉規劃一體化、城市建設市場化、資源利用商品化、基礎設施多元化、城市管理規范化”的經營城市理念,全力打造布局科學、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方便舒適的城鄉新格局。
基本原則
(一)堅持科學發展原則。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城市長遠發展,重點在城鄉統籌、完善功能、提高品質、彰顯個性、促進和諧、可持續發展上實現突破。
(二)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把人文關懷理念體現在城鄉建設的全過程,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需、最期盼的工程放在首位,使群眾充分享受到城鄉發展的成果。
(三)堅持建管并重原則。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有人管、有標準、有考核、有獎懲”的“四有”城市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市容環境和城市管理秩序。
(四)堅持統籌城鄉原則。立足區情,以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為切入點,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努力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目標任務
2013年城鄉“三年大變樣”工作以主城區為重點,全力實施好總投資15億元的規劃設計、精品打造、住宅提升、新民居建設、基礎配套、兩廠(場)建設、綠化提升、路網建設、景觀整治、迎賓大道、樣板街道、拆遷治理、城市管理等34項重點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實現礦區面貌大改觀。
(一)突出規劃引領作用,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規劃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和主要生產力,是引導調控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安排。按照全區總體規劃、產業布局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原則,一是調整完善全區總體規劃,完善報批規劃攻堅年確定的16項規劃,完成東入區口、平涉路迎賓大道、南緯路樣板街和人民廣場及會展中心廣場的城市設計編制、論證、評審工作;二是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三是完成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規劃編制,實現規劃無縫隙、全覆蓋,基本形成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城鄉規劃體系。同時強化規劃稽查,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實施一盤棋”,保障各類規劃依法有效實施,堅決制止各類違規建設現象。
(二)打造城市亮點,扮靚城市形象
要按照“上水平、出品位”的要求,集中力量整治主城區環境,努力打造城市亮點。一是在東入區口實施盈美園、疊山麗水、百年煤都、區標廣場4個山水景觀打造以及水系改造、歐式住宅小區建設六大工程,提升入區口精亮度。二是完成平涉路迎賓大道兩側慢車道改造、路牙石更換、綠化升級和路邊牌匾整治。三是完成南緯路樣板街綠化、路面整修、路牙石更換、路燈升級、廣告牌匾和沿街攤位整治、沿街樓體穿衣戴帽、夜景亮化等工程。四是完成會展中心及室外廣場工程,如期實現規劃布展;對人民廣場進行提檔升級改造,新增綠地3500平米,增加旱噴泉、夜景亮化等景點。五是完成世紀大道、賈鳳路的高標準綠化工作,形成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的綠色長廊。六是盡快開工杏花溝生態公園一期工程,形成環境優美、水綠交融的生態走廊。
(三)建設高品質住宅,創建宜居城市
以人文、現代、溫馨、祥和的人居環境為主題,堅持規范審批程序、明確責任主體、強化質量管理、改善投資環境,力求打造購物、醫療、教育、治安、物業管理等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環境和諧統一的高品質住宅區,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年內全區續建和新開工住宅樓59.18萬平方米,竣工29.1萬平方米。
促進城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我區城市建設及房地產開發改造工作,完成匯景家園、明珠家園、歐冠園、干警樓17棟住宅樓建設,推進精彩佳苑二期、星河灣等住宅小區建設進程,力爭年底主體工程竣工。
穩妥推進新民居建設。用足用好新民居各項政策,啟動賈莊、西王舍、東崗頭等12個試點村的新民居建設,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快中王舍村和東王舍村一隊整體搬遷進度,7月底前完成選址、規劃和施工設計,并啟動新區建設。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承載能力
按照“適度規模、市場運作、多元建設”的原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實現城鄉共享。
構建城鄉大路網框架。年內完成1725萬元的6條道路改造和建設工程。一是貫通工業大道、賈鳳路。二是完成平涉路慢車道,金川東路、崗頭路改造工程和礦市街維修工程。三是加快跑辦石陽高速路連接線和平涉路改線項目,積極謀劃建設紅房街南延工程。
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日供水量2萬噸的標準化水廠建設并投入使用;完成礦務局1400米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實現城區環網供水。鋪設完成礦務局南門至北門、新世紀熱電公司至劉趙村搬遷樓、新世紀熱電公司至崗頭路等供熱管網3000米,年內新增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推進煤氣入鎮工程,完成賈莊鎮1萬立方煤氣柜建設及配套管網建設,全年新增煤氣用戶971戶。
加快功能性設施建設。完成總投資1500萬元,日處理垃圾120噸的垃圾填埋廠工程,完成2座垃圾中轉站建設。啟動東崗頭農貿批發市場項目,加快謀劃橫北集貿市場改造工程;加快改造建橋街、礦務局西門和康盛街東側棚戶區;積極爭取資金,謀劃汽車客運站建設。
(五)加大拆遷治理,拓展城市空間
圍繞城市變美、變靚,繼續加大拆遷拆違力度,對有礙城市觀瞻的人事局辦公樓、政府西樓、機關食堂、技術監督局辦公樓、農牧局動檢站、垂虹水泥西廠等危陋、破舊建筑進行拆除。
(六)堅持依法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六城同創”為目標,重點抓好省級園林城、省級文明城、省級衛生城的創建工作。在加強南緯路、礦市街、世紀大道等主路主街管理的同時,逐步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區域向居民樓院、單位庭院延伸,由重點時段向全天候監控延伸。
環境衛生管理。生活垃圾按照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重點抓好垃圾的清掃、收集、清運和處理四個環節,做到專業清掃、定點收集、統一清運、管理規范。建筑垃圾實行源頭管理,途經城區的運載車輛,必須經區運管站、城管局批準,運載垃圾、砂石、渣土和粉塵物等的車輛應當嚴密封閉,并在指定的地點傾倒填埋。
市容市貌管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對南緯路、礦市街沿街門面和建筑物外觀進行整治,整頓不規范的廣告牌、宣傳牌,禁止亂貼亂畫、亂搭亂建。規范車輛管理,劃定臨時停車場所,嚴禁亂停亂放,維護交通秩序。加強人民廣場、入區口、街心游園的綠地管護,打造綠色環境。
規范占道經營管理。加快對集貿市場管理制度化、設施規范化步伐,集中對中緯路,北緯路占道經營進行規范清理,完成對橫北集貿市場退路經營,有選擇性地開放部分背街小巷,合理疏導流動攤點,全面提高“凈、綠、亮、美”水平。
保障措施
1、強化領導保障。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領導干部要做到既掛帥又出征。建立周報告、月調度、季通報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比制度。
2、強化資金保障。各級財政要保證資金按項目進度落實到位,同時健全項目評審制度,加強資金監督管理。要積極向上爭取配套資金,采取國有資產質押、直接融資、以路興商、土地置換、經營權轉讓等多種形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化投入、市場化管理的投資機制。
3、強化督導落實。要逐級分解各項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明確責任,嚴明獎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兩辦督查室、監察局對各任務單位實行跟蹤問效,每季進行通報。嚴肅處理項目審批建設中違法違紀行為。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對措施不力、行動遲緩、不能如期完成任務的要通報批評。
4、動員全民參與。各級各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形成推動城鄉建設的強大合力。區報社、電視臺要開辟專欄,大力宣傳“三年大變樣”活動的重大意義,使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都能做到思想上提高認識,心理上理解支持,行動上積極參與,營造“三年大變樣”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