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服務業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擴大)會議和市精神,牢牢把握“放大橋港優勢、轉變發展方式”這一工作主題,以服務民生和促進產業升級為根本出發點,緊緊抓住國家“擴內需、促發展”的政策機遇,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培育壯大新興服務業,抓緊規劃編制,加大有效投入,加快載體建設,努力實現服務業與城市建設、產業集聚和全面小康的良性互動,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優。
二、工作目標
年全市服務業工作的奮斗目標為: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8億元,增長16%,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4.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億元,增長23%;新增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20家;服務業地稅收入增長19%;服務業規模以上投入34億元,增長26%。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居前列。
三、工作舉措
(一)以產業配套為目標,積極發展生產型服務業。
1.主動配套先進制造業。以制造業產業集聚和產業升級為契機,更加突出生產服務,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服務業的雙輪驅動。圍繞產業鏈,加快引進、建設涵蓋研發、設計、交流展示、商務資訊、貿易、培訓基地、標準設定、檢測、總部基地等服務項目。鼓勵工業企業將研發機構從生產環節中剝離,充分發揮市內各類企業技術、研究中心作用,實現“科技與經濟”、“成果與轉化”、“產品與市場”三個環節的無縫對接,提升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重點推進科技創業園建設,著力招引項目入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抓緊經濟開發區電鍍中心、物流中心建設,為電子信、精密機械企業生產提供配套服務和技術支持。
2.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抓住大道、開發和鐵路建設契機,以“兩區三園一帶”為載體,瞄準這一國際物流中心,重點規劃建設物流基地、大橋橋頭堡物流園區、開發區公共保稅倉庫,整合各類運輸方式,發展多層次、多方式集疏運。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強物流供應鏈管理,提升物流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二)以服務民生為重點,抓緊發展現代商貿業。
3.加快商業圈建設。抓住世博會契機,引導和提升消費層次,調整完善市區商業網點規劃,抓緊制定中心鎮商業網點規劃,實現市區中心商圈、鎮鄉(園區)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全覆蓋。配套崇大橋開工、開發和“兩區三園一帶”建設,構建新的城市副中心和商業次中心,盡快完善商貿、文化、教育、衛生布點規劃,形成與經濟發展和小城鎮開發配套的新商圈。重點加快工業園商務中心建設,推進精細化工園、船舶工業帶商業配套建設。
4.著力培育專業市場。按照“產業推動市場,市場帶動產業”的思路,大力發展與區域板塊經濟相配套的專業市場。不斷壯大電動工具、水產品批發等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專業市場,積極培育農產品、建材、鋼材、苗木、畜禽等一批專業市場,爭取再創1個省級專業市場,2-3個市級專業市場。加快建設大型農產品批發中心。繼續推進規范化農貿市場建設,確保今年年底前各鎮鄉均完成至少1個規范化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
5.深入拓展農村市場。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積極引導流品牌企業進農村開設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標準超市、便利店、早餐店、維修店等,大力推廣便民服務連鎖經營。鼓勵“一店多用”,加快與供銷、郵政、電信等網絡的結合,擴大經營品種,增加服務項目,確保年內村級覆蓋率達80%以上。扎實開展家電下鄉活動,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充分利用國家和省的扶持政策,擴大農民家電消費,為我市農民提供更多實惠。
(三)以優勢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
6.抓緊編制旅游業發展規劃。深入挖掘獨特的文化,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科學編制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確定旅游業發展定位和布局。等承載重點旅游開發項目的鎮鄉要把旅游規劃納入鎮鄉規劃盤考慮。以“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融合為方向,將景點建設與生態、商貿、會展建設結合,將旅游觀光與休閑度假、購物娛樂、商務活動結合,延伸旅游產業鏈。
7.逐步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星級酒店建設組織推進力度。在市區重點推進博圣廣場星級酒店項目建設。在工業園、精細化工園、船舶工業帶重點建設一批商務酒店和餐飲集中區。等旅游點規劃鎮鄉,要在完善交、住宿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重點規劃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大力發展特色餐飲、特色市場,培育餐飲龍頭企業和連鎖經營品牌店。
8.加大旅游開發力度。加強特色旅游宣傳推介力度,打造“海韻”旅游品牌和“北”城市特色。抓緊項目申報,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鼓勵農莊、山莊、生態園等現有項目創等級旅游景點,積極打造鄉村旅游品牌。加大項目招商力度,高起點規劃開發圓陀角濕地旅游度假區;依托漁港風情、海鮮美食,規劃建設漁港風情休閑區。加大重大旅游項目實施力度,重點跟蹤等項目的深度規劃和建設進度。發揮“海洋之鄉”、“教育之鄉”、“版畫之鄉”的品牌效應,開發特色旅游產品,積極培育文化品牌。
(四)以優化產業為導向,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
9.積極引導知識服務業集聚。圍繞經濟結構優化要求,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和科技人才興辦科技服務、信息咨詢、金融保險、服務外包、商務會展等各類新興服務業。加強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科技創業園等科技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提高孵化服務能力。關注新區等知識、人才、技術集中的區域,重點引進龍頭企業到我市設服務外包點,推進產業集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力爭年內在服務外包上有所突破。
10.大力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圍繞城市品位綜合提升要求,大力發展信息咨詢、項目管理、科技服務等咨詢管理類中介組織,會計、稅務、審計等經濟鑒證類中介組織,資產評估、證券、風險投資等金融服務類中介組織,律師、仲裁、公證等法律型中介組織,文體、教育、旅游等文化娛樂服務型中介組織。各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加強引導管理,促進本地中介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四、組織領導
(一)完善組織機構。調整充實全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市發改委。各鎮鄉、園區都要建立由分管負責人掛帥的服務業工作班子,配備專人負責本區域內的服務業組織推進工作。
(二)確定發展規劃。依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科學編制、不斷細化全市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明確產業發展重點和空間布局。各鎮鄉、園區根據各自產業發展特點,圍繞全市總體規劃,制定本區域服務業發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加快形成充滿活力、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
(三)加強政策引導。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在稅費征收、金融信貸、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用于引進和扶持重大項目,培大做強龍頭企業,增創服務品牌,開拓新興產業。同時,過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吸引銀行信貸和民間資金更多地投向服務業,促進銀企合作,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優化人才政策環境,把培養和引進服務業人才納入全市人才工作計劃,滿足現代服務業發展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四)狠抓項目建設。根據我市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圍繞服務業發展重點領域,規劃編制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產業效益高的服務業招商項目,在文化節上設專場,爭取不少于3個在專題服務業招商活動中。瞄準、浙江、南等服務業發達地區和資本積聚地區,組織開展2~3次城市推介和招商活動,積極引進物流、軟件、信息、科技、旅游等項目。各鎮鄉、園區要注重對新業態、新品牌的招商引資,提高招商實效。突出加強對重點服務業項目的跟蹤和服務,力爭商業廣場、物流碼頭、商貿街、財富廣場、廣場、國際會議中心、市場、等一批超億元規模的項目續建、新建工程在年底前竣工、開業。穩步推進房地產開發項目,全年房地產施工面積110萬平方米,竣工80萬平方米,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2萬平方米。抓緊實施公共汽車站異地搬遷項目。
(五)強化目標考核。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全市服務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組織推進和考核督促工作。建立科學、統一的服務業統計體系和分析制度,提高服務業統計的全面性、精確性和及時性。制定服務業工作考核辦法,強化對鎮鄉、園區以及相關部門的組織工作考核,分解落實服務業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并納入對鎮鄉、園區的綜合考核和有關部門的績效考核。建立每季檢查和年終總評的考核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