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生工作省優活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
根據中共平和縣委、平和縣人民政府《關于創建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強化創建“省優”活動,扎實推進我鎮2011年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為我縣實現創“省優”的目標增光添彩,現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決定》精神,以創建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示范鄉鎮為目標,以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人文關懷”服務理念,以全面提高計劃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目的,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為構建和諧小溪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工作目標:通過開展創建“省優”活動,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形成行政管理、技術服務、群眾工作“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實現“六個好”(領導重視好、政策導向好、依法行政好、服務質量好、民主管理好、隊伍作風好),確保達到“省優”標準。
創建工作的主要指標
1、把計劃生育工作列入鎮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與村(社區)、各單位簽訂計劃生育工作責任書并抓好落實,近三年來對違反計劃生育的黨員、干部處罰到位,對計劃生育工作實行獎優罰劣“一票否決”。
2、近三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到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逐年趨向正常值。
3、近三年平均統計準確率在95%以上,人口數據庫信息準確率達95%以上。
4、服務所建設標準化、規范化,達到“四優一滿意”要求,三年內無技術服務事故發生,村級服務室要滿足群眾需求。
5、服務所有執業證書,有執業(助理)醫師,衛技人員占在編人員80%以上。
6、已婚育齡婦女100%享有基本項目計生免費技術服務,藥具服務滿足育齡人群的需求。
7、育齡群眾獲得規范的技術服務,術后隨訪服務率、落實避孕措施及時率達90%,避孕方法知情率達90%。全面開展出生缺陷一級預防和生殖保健服務。
8、人口和計劃生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鎮級財政預算投入達到人均5元以上,確保計劃生育工作高效運轉。
9、群眾享受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各項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資金兌現率達95%以上。
10、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群眾應享有的基本權利知曉率達90%,避孕方法基本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群眾對計劃生育服務和作風建設滿意率達90%以上。
11、堅持依法行政,政策外生育對象的社會撫養費征收基本到位,嚴厲打擊“兩非”案件,近三年無違法行政案件發生。
12、實行流動人口與常住戶籍人口同管理、同服務,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到位率達90%以上,免費服務率達80%。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將創建“省優”作為當前的重中之重工作,認真抓實抓好、抓出成效。為切實加強領導,鎮成立創建“省優”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各村(社區)、鎮直部門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活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落實任務,為創建工作提供強有力組織和經費保障。凡因工作不力或其它原因造成爭創目標未能實現的村(社區)或單位,將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狠抓常規工作。1、落實節育措施。6月份,要以抓落實二女扎為重點,以提高“雙查”到位率和有效落實節育措施為目的,開展一次計生工作競賽活動;7-8月份,要做好“雙查”掃尾和落實上環及補救措施,提高節育措施到位率,控制政策外生育。2、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落實計劃生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公示制、評議制、過錯追究責任制,堅持持證上崗,實行掛牌服務,推行文明執法;嚴格執行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制度,規范《生育證》的審核發放,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社會撫養費征收足額到位,征收率達到70%以上或比上年度增加;清理規范行政性收費項目,堅決杜絕辦證“卡、壓”和亂收費、搭車收費等現象,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3、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嚴格按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和《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規范》要求,強化流動人口戶籍地、現居住地、協作三大服務管理功能的有效運作;建立健全流動人口登記檔案、技術服務、辦證查驗、信息交換、信息報告等一系列制度;開展流動人口咨詢、送宣傳品、送藥具、生殖健康檢查診治等服務,以服務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務,使流動人口享受到與常住人口同等的待遇;認真落實公安、工商、勞動、村建等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在辦理經商、居住、就業等證件時,查驗婚育證明,并配合計生部門加強管理和服務。認真落實用工單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嚴格查驗婚育證明、簽訂生育合同,開展宣傳培訓、避孕節育等管理服務;各村(社區)要嚴格實行屬地管理,“一站式”服務,做到及時登記、查驗、催辦,及時上門服務和隨訪,確保流動人口持證率、驗證率、服務率、滿意率達到評估標準。4、完善業務管理。公安、衛生、民政等部門要按規定要求及時向鎮計生辦通報人口變動信息,實現資源共享;計生辦每月要將出生、初婚、死亡、避孕節育、遷移、社會撫養費、證件和獎勵費發放等信息,及時進行微機變更,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管理規范化、動態化。
(三)注重優質服務。1、加強服務陣地建設。要按照“環境優美、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管理優秀、群眾滿意”的要求,加大對服務所的投入,全面加強鎮服務所建設;要著力改善村級服務室的基礎條件,規范擺放,加強對村級計生服務員的業務指導,盡可能發揮好村級服務室的作用。2、提高服務水平。在做好“雙查一治病”基礎上,以全面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契機,加大優生優育知識和優生檢查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引導群眾自覺接受優生健康檢查。3、抓好人口早教工作。計生、衛生、中心校、婦聯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扎實開展嬰兒早教工作。
(四)重點治理性別比。加強B超管理,實行孕情監測,做到孕前、孕中及產后全程跟蹤,對出生人口、孕婦B超檢查和終止妊娠等實行實名登記,如實做好新生兒出生、死亡及懷孕14周以上終止妊娠信息登記與報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計生服務所要全面落實第二代身份證驗證閱讀器和B超室電子器的配置工作,強化出生人口性別監管,對孕情消失案例,要抓住線索,及時追查,一查到底;紀檢、公安、衛生、計生、民政、工商、計生協、共青團和婦聯等部門要通力協作,挖掘典型案例,嚴厲打擊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違法行為。1、成立工作指導組。抽調紀檢、公安、衛生和計生等部門人員組成打擊“兩非”案件工作組,具體指導和落實偵破“兩非”案件。2、兌現利益導向機制。認真落實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優待政策和社會保障措施,獨生子女父母獎勵、二女扎獎勵和節育獎、安居工程補助、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獨生子女傷殘死亡扶助、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人員扶助、農村獨女貢獻獎勵、小額貸款貼息、計生家庭新農合及新農保補助等要及時足額發放到位;落實“成才工程”和中考加分制度。
(五)強化宣傳教育。1、加大宣傳力度。將計生宣傳教育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社區建設之中,加大宣傳力度,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科學、文明的婚育觀。2、創新宣傳形式。各村(社區)要充分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廣角度地宣傳生殖健康保健知識和各項優惠政策,使群眾知曉率和滿意率等各項指標達到要求;要將計生主題融入村容整潔建設工作之中,要設立一個固定計生宣傳專欄,村址所在地的村民小組要粉刷3條以上宣傳標語,每個村民小組要粉刷1條以上的宣傳標語;要及時更新宣傳橫幅、標語牌。3、突出抓好培訓。配齊配強計生隊伍,通過組織培訓、“請進來和走出去”等形式,加強鎮、村(社區)、組三級計生工作人員的培訓,著力提高其政策水平、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
(六)重視計生協會工作。1、突出抓好“生育關懷行動”。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的《關于開展“生育關懷行動年”活動方案的意見》,拓寬籌資渠道,發動社會能人、企業積極捐助,增加“生育關懷”公益金總量,要認真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關懷服務項目,在利益導向上進一步向計生女孩困難戶傾斜,努力營造關心、關懷、關愛女孩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2、繼續深入開展“三聯創”活動。要創建10個一流村,160個“五好小組”和45個“五有小組”,80%的村級協會建立符合要求的“會員之家”。同時以“會員之家”為陣地,建立和完善會員培訓制度,讓30%以上會員得到培訓。3、做大做強“幸福工程”。嚴格按照“全國幸福工程規章制度規范年”的要求,組織力量深入村組進行調查摸底,掌握貧困母親的困難面,加大對再扶幸福工程項目跟蹤服務,增加扶持資金和救助戶數,將救助對象從農村延伸到城鎮下崗計生困難戶,通過擴大惠及面來增強實施“幸福工程”的社會影響力和參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