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雞飼養村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彌補地震災害給我村造成的經濟損失,從立足長遠,增加農民收入出發,按照鄉政府的統一部署,決定將我村列為烏雞養殖示范村,現將實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的總要求,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富民政策,堅持科學發展觀,走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不斷提高烏雞產業的經濟效益,推動我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建設新農村奠定基礎。
二、目標任務
在現有的基礎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從2004年起步到2011年基本覆蓋全村。2010年全村發展烏雞養殖戶50戶,戶均養殖100只以上,養殖大戶2戶10000只,年養殖達15000只以上。2011年烏雞養殖發展到120戶,戶均養殖220只,年飼養烏雞總產值達到200萬元。
三、示范步驟
第一步:宣傳引導。主要是召開村、組會議,走訪交談,以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烏雞發展的目的意義,發展烏雞的經濟優勢。同時,印發宣傳資料,組織農戶現場觀摩,調動廣大群眾的養殖積極性。
第二步:確定首批養殖戶。首批養殖戶本著有場地、有基礎、有實力、有信心的原則進行確定,全村共確定50戶,戶均養殖烏雞100只以上。
第三步:組建烏雞養殖協會。以首批養殖大戶為對象,組建兩流水村烏雞養殖協會。
第四步:養殖計劃。從2004年起步到2011年覆蓋全村,使全村養殖烏雞戶達95%以上。具體養殖計劃:2010年全村發展烏雞養殖50戶,戶均養殖100只以上,其中發展養殖大戶2戶,戶均養殖5000只,計劃年內烏雞養殖總量達1.5萬只,產蛋量達7000公斤,產值15萬元,烏雞總產值達到75萬元;2011年烏雞養殖發展到120戶,戶均養殖220只,其中養殖大戶3戶,戶均養殖5000只以上,養殖總量達到4萬只,年產蛋量達到21000公斤,出欄烏雞3萬只,年飼養烏雞總產值達到200萬元。
四、具體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搞好服務工作。在政府鄉長胡冬梅為包抓領導,包村組長袁榮生為包抓干部的領導下,村上成立由村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主抓烏雞發展項目,具體負責發展計劃、資金扶持、飼養技術培訓、藥品供給以及養殖設施的建設和改造等工作。
2、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村兩委繼續發揚爭、跑、要精神,積極爭取各方各部門資金,采取扶持和貸款方式,充分發揮互助資金協會資金及重點村災后重建資金對產業的扶持作用,重點支持養殖大戶,使養殖大戶起到引領帶頭作用。
3、保證飼料供給。一是鼓勵擴大玉米生產面積,解決飼料自給問題。二是對已發展的飼草資源加強管理。除此之外,計劃于2010年發展飼草面積1000畝,解決飼草不足問題。三是提倡飼料飼草混合喂養,提高營養成分,改變傳統的飼養方法,實行科學喂養。
4、搞好防疫工作,確保烏雞產業順利發展。村上計劃成立畜禽疫病防控服務站,三年內計劃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兩名,配齊必用的防治藥品,為畜牧業發展提供服務。
5、實施科學養殖,提高生產效率。決定每年舉辦1-2期烏雞養殖生產技術培訓班,請有關專家傳授喂養和防病、治病的有關知識,每戶保證至少有一人掌握烏雞飼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