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保障飲用水安全環境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繼續強化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環境管理
各地必需認真貫徹執行《重點污染企業監督管理工作意見》對轄區內所有重點污染企業,尤其是涉及到使用危險化學品和重金屬排放的企業,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生產狀況及環保設施運行的現場檢查,督促企業建立起完善的污染防治體系、事故應急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對環保設施完善的要加強監管,確保設施正常運轉;對環保設施不完善的要限期整改,督促其完善設施;對存在重大環境平安隱患的要實行停產整頓;對經整改無效的要依法予以關閉。生產過程中,企業的生產能力不得逾越環保設施最大治理負荷,同時嚴禁集中向下游排放污水,切實防止主要河流水質受到污染,保證人民群眾喝上干凈水、平安水和放心水。
二、進一步加強水質監測預警工作
各地要針對性地制定枯水季節環境監督管理工作計劃,重點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河流的環境監管,增加河流交界斷面和飲用水水源地的監測頻次。同時,要加強對重點污染源外排廢水的監測力度,特別是對存在危險生產工段、原料和產品的企業,要實行科學、嚴格的監管,做好應對突發水環境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監測中如發現水質超標,應及時采取措施,并立即上報,確保水質平安。
三、切實做好飲用水平安保證工作
各地要加強飲用水水源維護區的監督檢查,建立飲用水水源地上游風險源檔案,并在維護區內設置警示牌,修建防護隔離設施。對飲用水水源地及上游河段,要嚴格控制,強化管理,嚴防污染,做好應對突發水環境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要加強對各水廠、供水公司、農村供水點和管網的平安檢查,防范并有效控制突發事故對供水的影響。
四、提高平安意識及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各地要隨時掌握轄區內環境質量情況,制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根據“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建立環境污染事故預警機制,制定應急措施。要建立值班和信息報送制度,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要立即啟動應急順序,開展應急監測,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水平,確保環境平安。
五、切實加強對飲用水平安的組織領導
飲用水平安管理涉及環保、建設、水利、衛生等多個部門,涉及所在地群眾的生產生活,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地要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緊密結合外地區的實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飲用水平安的各項目標要求。有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相互協作,真正形成保證飲用水平安的合力,共同做好飲用水平安保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