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隱患,堅決防范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安全事故發生,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區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決策和部署安排,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壓緊壓實安全管理責任,深入排查安全風險隱患,扎實推進問題整改,筑牢安全防線,實現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零安全事故發生,確保老年人等民政服務對象生命財產安全。
二、整治重點
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以養老院、收住老年人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農村幸福院等養老服務場所、社會福利機構為重點,嚴格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全省養老機構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民函〔2021〕9號)、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市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民函〔2021〕6號)、區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落實<全省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方案>要求進一步做好全區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的通知》(東河安發〔2021〕2號)確定的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內容要求逐項落實。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自查檢查內容清單見附件表格。
三、整治時間
1月15日至6月30日。
四、方法步驟
集中行動采取機構自查自糾、領導帶隊檢查、機構交叉互查、部門聯合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機構自查自糾(1月31日前完成)。各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開展全員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對照檢查內容清單全面進行自查自糾,排查各類安全生產問題和隱患,建立臺賬,逐項落實整改責任、措施、時限,及時整改,形成自查整改報告。自查臺賬、自查整改報告經機構負責人簽字蓋章后,報區民政局。
(二)領導帶隊檢查(1月15日至6月底)。采取“四不兩直”等方式,區民政局分組由組長帶隊開展實地督導檢查,對鎮街轄區內的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督導檢查全覆蓋。班子主要領導每月帶隊督導檢查一次,各組組長每半月帶隊督導檢查一次。鎮、街道分管領導每周帶隊到轄區養老服務機構督導檢查一次。每次黨組會議要研究、安排階段性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三)機構交叉檢查(2月至6月中旬)。各養老機構要成立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員組成的互查小組,養老機構之間開展交叉檢查。
(四)部門聯合檢查(1月15日至6月底)。區民政局主動對接市場監管局、消防大隊等專業部門對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進行安全生產管理開展聯合檢查,確保隱患排查的精細度和覆蓋面。
五、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區民政局、各鎮街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安排部署好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主要負責同志為集中行動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集中行動工作的研究部署、調度推進和督導檢查,嚴格統籌落實好督查檢查“五種方式”、執法懲戒“五個一批”、三方責任落實“二十嚴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二十必須”、重點管控“兩個清單”、警示教育“雙萬行動”等斷然措施和硬性要求,不等不靠、不折不扣、細之又細、嚴之又嚴推動各項措施落實,對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及所有相關人員全覆蓋,對各類隱患、違法違規行為和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做到檢查全覆蓋、整治零容忍。
(二)強化督導檢查。區民政局、各鎮街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決不能失管漏管,堅決守好自己的“責任田”。要根據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工作規律及特點,加強民政部門檢查人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培訓,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確保真查會查,查出隱患。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建立并落實職工隱患排查獎勵制度,鼓勵對查出隱患的職工予以獎勵,發動全體職工全面參與隱患排查整治,獎勵情況作為督導檢查的重要內容。要用好群眾舉報、內部舉報等手段,拓寬信息渠道,確保查細查全,一查到底。要建立“周調度、半月通報”制度,及時曝光問題,強化督導檢查見效。
(三)強化整改落實。各養老服務場所等社會福利機構要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鎮街要督促整改,社會福利機構對排查發現的隱患,要建立臺賬、及時整改、形成自查整改報告,經主要負責人確認簽字后,每半月一次上報區民政局,民政局匯總后報區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對隱患應查未查、應報未報、應改未改的,依法從嚴處罰;對存在重大隱患未按期整改的,一律停產整頓直至關閉。一時無法徹底整改的隱患要報經政府主管部門審查核準,明確專人盯防,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確保萬無一失,并在限定時間內整改到位;重大隱患必須于4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民政部門要制定安全檢查標準或規范,檢查自查措施是否落實,隱患整改是否到位。要堅決破除監管執法“寬松軟”,精準執法檢查,對各類事故及事故發生前的違法違規行為要打到痛處、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