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留守孩子項目組織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監護和資助體系,整合社會資源,拓寬社會援助渠道,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優化留守兒童生存、發展和參與的社會環境,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動員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為留守流動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在構建和諧肥東中促進城鄉兒童協調發展。
二、實施步驟
(一)成立組織。成立張集鄉實施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項目領導小組。黨委委員劉昌菊任組長,團委、婦聯和文化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設聯絡員,聯絡員由秦艷兼任。
(二)具體措施。
1、做好留守兒童的調查摸底工作。全鄉所有學校每學期均需對留守兒童進行兩次摸底調查和一次問卷調查。針對調查統計結果,每個學校必須依據班級、年齡制定切合實際的關愛措施,盡可能惠及每個留守孩的學習與成長。2、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庫。學校每學期均需對留守兒童分類統計,以年級為單位,分班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包括留守兒童的家庭基本情況,父母的務工地點和單位、聯系電話,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行為表現、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姓名、文化程度信息等進行詳細的記錄。3、對留守兒童實行“三個優先”。(1)學習上優先輔導。留守兒童是特殊群體,班主任要帶領動員其他老師經常關注他們的學習變化情況,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有針對性對他們的學習進行輔導。(2)生活上優先照顧。班主任和老師對待留守兒童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關心和照顧。對因病住院的留守兒童,班級老師要及時輪流到醫院看望慰問。有條件的老師可適當犧牲休息時間關心照顧這批孩子。(3)活動上優先安排。校慶、“六.一”文藝演出,主題教育等各項活動中,各個班級都要優先留守兒童參與活動。4、多項舉措關愛留守兒童。(1)結對幫扶。鄉黨委成員每人幫扶一名在校特困的留守兒童。學校從校長到教師,更要廣泛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2)堅持談心交流和家訪制度。每周對有情緒變化的留守兒童要談心一次,家訪一次,每學期對每個留守孩家訪1次以上,談心兩次以上。(3)開通親情電話。每逢節日,如“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從校長室、教務處、都免費開通親情熱線電話,讓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一次親情交流,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打來電話,對學校的做法很感謝,也很感動。(4)關工委組織發動“五老”校外輔導員,義務擔當留守兒童的“家長”,利用自身的影響,督促、幫助“隔代家長”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作用。如原鄉退休的領導當起了網吧義務監督員,發現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就要進行教育和干預,并及時和學校、家庭聯系,共同進行教育。(5)辦好家長學校。積極開展“優化家校合作”的課題研究,定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家長會,對他們進行家教培訓,為留守兒童家長發放教育資料,以共同教育好留守兒童。
三、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工程項目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能,認真做好全鄉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協調組織落實各項活動。全鄉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通力合作,明確職責,共同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盡心盡責。1、廣播站、宣傳要充分利用宣傳陣地,大力宣傳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重要意義,及時挖掘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事跡,不斷推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履蓋面;2、教育部門要加強本校寄宿制的建設和管理;3、關工委、婦聯、團委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協助學校辦好家長學校,廣泛動員、組織志愿者開展與留守兒童的關愛活動;4、司法所要加強治安管理,做好法制宣傳,為留守兒童創造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5、民政辦、財政所要切實抓好特困留守兒童家庭的救助工作。
四、認真做好工作總結和材料匯總工作,確保工作按質按量完成。
各項工作完成之后,管理員及聯絡員都要認真做好工作總結和材料匯總工作,以備日后查閱和借鑒,也可進一步對工作完成進行自我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