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護理管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婦產科實施中醫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及質量評價情況。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醫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40例患者為觀察組,另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醫院婦產科進行治療的40例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婦產科患者入院期間開展常規護理管理措施,觀察組婦產科患者入院期間實施中醫護理管理。比較兩組婦產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婦產科患者實施中醫護理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護理安全性,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婦產科;中醫護理管理;質量評價;護理效果
婦產科作為醫院最為主要的科室之一,人流量大,患者均為女性,絕大多數的婦科疾病由于病情明顯、具有反復發作等特點,會給患者工作、生活等產生嚴重的影響。由于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不良心理,對治療、預后均會造成阻礙。隨著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臨床上對于女性的身心健康重視程度逐漸提升。近年來,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醫院對于護理管理工作重視程度增加,如何提高婦產科患者護理管理質量值得臨床上深入探討研究。為了給予婦產科患者更加優質、有效的護理服務,對醫院不同時期收治的80例婦產科患者開展研究,分析中醫護理管理質量在婦產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醫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40例患者為觀察組,另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醫院婦產科進行治療的40例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而觀察組患者開展中醫護理管理。所有婦產科患者均知曉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22~45歲;婦科疾病26例,產科14例。觀察組患者中,年齡為23~46歲;婦科疾病患者25例,產科15例。兩組婦產科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均由同一組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服務。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對護理人員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服務管理水平及操作技能進行考核。觀察組則開展中醫護理管理模式。(1)成立中醫護理小組。護理人員按照層級成立中醫護理管理小組,并結合中醫護理工作指南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1]。指導護理人員學習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理論、操作等相關知識,并由專業的考核小組,對護理質量進行考核。(2)設置中醫專科病房管理。結合婦產科科室特點,對相應設施、治療區進行合理配置。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滿意的住院環境,并保證24h冷熱水供應。應設置休息區,在患者住院病房或單獨區域提供電視、報紙、書籍,從而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應為患者設置功能鍛煉、中醫熏蒸室,以方便患者治療[2]。(3)開展中醫護理質量管理工作。指導護理人員有效落實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工作,結合日常護理工作內容,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結合中醫護理內容及相關操作方式,重點在于三分治療、七分預防,應重視“扶正祛邪”。注意關注患者的疾病,了解其病理機制,并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辨證護理。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應注意開展情志護理管理,并同時還需要加強飲食調節,提高患者治療效果[3]。(4)加強護理監督管理。在科室設立建議箱,接受患者監督、建議、意見等,護士長定期巡房觀察護士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收集不良護理事件,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原因、探討解決方案,杜絕不良護理事件再次發生。采取獎懲制度,將中醫護理質量與科室考核、獎金進行掛鉤,促使護理人員提高自我工作素養,保證護理質量。對于重點科室應加強巡查力度,做好產科的新生兒感染、抗生素使用等質量 監控[4]。(5)考核內容。由護理部成立考察團隊,對婦產科患者進行訪談,通過主觀與客觀評價婦產科中醫護理質量。主要針對患者的病房環境、病情控制、飲食、情志、康復護理進行充分了解,并由此判斷患者對中醫護理管理的滿意度程度[5]。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婦產科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掌握情況、是否學會辨證護理方法等進行評價。不定期進入科室護理現場,了解護理人員對中醫護理內容記錄、操作、中醫診療器械使用、中醫藥物用法用量、按摩推拿等手法是否到位等,檢查護理文書是否規范,病歷是否書寫完整等。結合考核以及實際情況,與科室進行溝通討論,強化方案內容,提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措施,從而全面提高中醫護理管理效果[6]。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情況。使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表格進行評價,分值滿分為100分,其中0~59分表示不滿意、60~79分表示較滿意、80~100分表示很滿意。護理質量考核表采取醫院自制表格進行評價,分值為100分,分值與護理質量呈正比關系。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使用卡方值、t值帶入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分為(92.46±4.59)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72±5.11)分(P<0.05)。
3討論
中醫學作為我國的特色學科,主要研究人體與疾病之間的關系,注重預防和治療[7]。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的追求逐漸提高,這就使得臨床護理工作需要轉化、改變。中醫護理模式強調人作為一個整體,與自然界具有統一性[8]。護理重點在于“七分養、三分治”,預防重視程度大于治療,在保健、改善亞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9]。隨著人們對于醫護工作要求不斷提升,中醫護理管理工作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中醫護理管理過程中,主要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考核,做好基礎管理措施,針對患者為中心開展一系列服務,以滿足其身心需求為主,全面提升護理質量,并保證患者滿意程度[10]。在本次研究中,對醫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開展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開展中醫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明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并提升護理質量。綜上所述,在婦產科開展中醫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護理質量,保證婦產科患者的治療效果,滿足其身心需求。
參考文獻
[1]古麗紅.婦產科患者術后腹脹的中醫護理對策[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1):133-134.
[2]顧愛華.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中醫護理干預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12):114-115.
[3]周艷.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中醫護理干預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0):172-174.
[4]葉珠妹.中醫護理在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5):69-70.
[5]蔡淑萍,王蘇琴,林紅.淺析中醫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9):916-917.
[6]陳雪華.中醫護理在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腹脹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6):176-177.
[7]李曉靜.探討婦產科患者術后腹脹原因及中醫護理對策[J].臨床研究,2017,25(5):122-123.
[8]陳生梅.中醫護理婦產科術后腹脹45例[J].河南中醫,2016,36(5):929-930.
[9]毛榮霞,馬曉梅,袁子波.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的中醫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4):146-147.
[10]張云.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的中醫外治護理干預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7):2391-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