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清單式教學對骨科護理實習教學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清單式教學運用于骨科護理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方法:選定2018年5月~2019年2月至本院骨科實習的護生80例,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傳統教學)與觀察組(40例,清單式教學),比較兩組帶教質量、管床質量與操作技能評分。結果:觀察組帶教質量、管床質量與操作技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清單式教學可有效提升骨科實習護生的教學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清單式教學;骨科;護理教學;臨床實習;護生實踐
教學是提升實習護生綜合素質、轉變臨床思維的關鍵階段,由于國內護理教育普遍存在實踐時間較短的情況[1],無法短期內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易導致學生掌握護理核心內容困難程度較高,且對日常工作繁忙的護理教學人員產生一定挑戰。為提升醫護人員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水平,我科應用清單式教學方法進行帶教并觀察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本院骨科帶教的實習護生80例,均為女性,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18~21(19.75±2.31)歲,入科理論考核成績67~94(83.65±5.36)分,入科實操考核成績53~78(64.02±3.57)分;學歷:中專30例,大專10例。對照組年齡18~22(19.82±2.19)歲,入科理論考核成績63~97(83.71±5.29)分,入科實操考核成績52~80(64.23±3.22)分;學歷:中專31例,大專9例。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入科理論與實操考核成績、學歷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護生先了解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及相關基本情況,于實綱和指定帶教教師經驗教學下完成實習。
1.2.2觀察組采用清單式教學,具體如下:教導前應依照科室特征與教學大綱對清單表格進行制訂、改進、完善,明確教學內容、教學時間與教學目標。護生應每日于指定教師領導下熟悉與掌握清單內容,直至達到教學目標,若未達成需與教師及時探討對策,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及護理專業技能。教學內容方面,第1周主要包括掌握骨科繃帶固定術與石膏固定術護理要點、掌握骨科護理方式與牽引種類、掌握無菌操作技術與醫院查對制度(三查八對),并熟悉責任組工作制度與病區環境;第2周主要包括掌握管道護理與骨盆骨折護理常規、熟悉青霉素、頭孢與TAT的皮試濃度、掌握骨科基本護理操作(霧化吸入、會陰護理與膀胱沖洗、電腦監測血糖、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熟悉儀器使用(紅外線、微波等),并掌握各項生命體征監測方法;第3周主要包括獨立完成入院工作、掌握上肢骨折(鎖骨、肱骨與尺橈骨)護理與觀察要點、掌握骨科常用藥物使用方法、掌握骨科患者搬運法,熟悉換藥室、治療班、醫囑班與夜班工作制度;第4周獨立完成軸線翻身操作、觀察休克患者護理與要點、掌握骨科下肢骨折(髕骨、脛腓骨與股骨)護理與觀察要點,并掌握護理文書書寫與R、BP、P、T的繪制等。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帶教評分量表評價兩組護生的帶教質量、管床質量與操作技能,均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效果越佳。
1.4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xˉ±s)表示,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t′檢驗。計數資料兩組構成比和等級資料比較,以頻數(f)、構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檢驗;均由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α=0.05。
2結果
觀察組帶教質量、管床質量與操作技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現今科學技術的持續提升,護理專業理論更新換代,以往教育形式無法滿足更新快、多層次且容量較大的新知識體系要求[2],因此對傳統教學方法、模式進行改革亦是教育方式進步的必然選擇。護生于理論課階段積累大量骨科知識,理論水平普遍較高,但其臨床經驗相對不足[3]。以往實習帶教方法較為被動,實操時間較短,無法有效提升護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加之帶教醫護人員需要兼顧工作,易導致教學過程出現疏漏[4]。故現階段為有效提升護生綜合運用所學護理知識的技能實操水平,采用清單式教學較為廣泛,其是一種具有細化量化、查漏補缺、規避風險特性的管理手段[5],可結合當下專科護理現狀與實習學生心理特點,予以系統化、科學化的教學方式,明確帶教老師職責,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如表1所示,觀察組管床質量與操作技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進行清單式教學后,護生自身護理能力有一定提升。實習過程中,若通過師生協力合作完成清單內容,可有效增進師生感情。實習學生方面,需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將清單具體內容作為實習基礎學習手冊,提升自我主觀意識;而從帶教教師方面出發,需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走上正軌,指導其對每日教學內容溫故知新,進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6],如上述結果所示,觀察組帶教質量評分亦高于對照組,也提示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較高。另外,還可于每周末開展學習討論會,主要指導護生對一周學習成果、學習問題作相應總結,提升護生反思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整體效果顯著。綜上所述,在骨科實習護生學習過程中應用清單式教學方法,可有效提升其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強化護生的理論知識,明確護理學習目標,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劉娟,白朝暉,歐陽蘭飛,等.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個案管理模式在骨科??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14):2253-2256.
[2]張健,向永孝,王文軍,等.參與式教學法在醫學留學生骨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海南醫學,2016,27(15):2564-2566.
[3]聶海,李開南,李佳鴻,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應用于骨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比較研究[J].華西醫學,2016,31(1):161-165.
[4]官建中,王照東,梁冰,等.臨床病理生理及治療教育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6):823-824.
[5]路坦,劉曉潭,吳大鵬,等.循證教學模式在外科學碩士研究生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0):131-134.
[6]趙志,吳敏,官建中,等.醫療糾紛案人分析結合PBL模式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2):309-312.
作者:曾海方 王美 李惠梅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