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物治療高血壓的療效比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吲達帕胺;鈣通道阻滯劑;高血壓
高血壓為常見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疲勞、心悸等[1]。目前,對原發性高血壓尚無治愈的方法,大多用藥物長期維持,若藥物選擇不當,會引起多種并發癥。本文采用吲達帕胺與鈣通道阻滯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88例,比較其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88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WHO制定的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及嚴重精神者排除。將納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53~78歲,平均(64.9±1.2)歲;病程1~9年,平均(3.4±0.2)年。對照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齡52~79歲,平均(64.8±1.3)歲;病程1~9年,平均(3.5±0.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非洛地平,每次5mg,2次/d,口服。觀察組:患者給予吲達帕胺治療,每次1.25mg,1次/d,口服。兩組治療2個月后比較臨床效果。
1.3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舒張壓低于90mmHg,收縮壓低于140mmHg;或舒張壓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降低>20mmHg;有效:患者的舒張壓下降10~19mmHg,收縮壓下降>20mmHg;無效:均達不到上述標準。
2結果
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45%(42/44);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1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2.73%(32/4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6.88,P<0.0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44例患者中,1例睡眠障礙,2例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2%(3/44);對照組:44例患者中,5例睡眠障礙,7例頭暈,2例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發生率為31.82%(14/4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有統計學差異(χ2=7.29,P<0.01)。
3討論
高血壓在中老年、肥胖者以及長期飲酒者群體較為多發,主要誘發因素包括:精神緊張、高鈉鹽、低鉀飲食以及大量飲酒等。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繁多,吲達帕胺屬于一種磺胺類利尿藥物,能夠發揮利尿及鈣拮抗的雙效作用,可以對鈣離子內流減弱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功能產生調節作用,使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進一步起到降血壓的功效。近年來,有研究認為該藥治療高血壓具有理想的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用藥安全性高[2-3]。此外,鈣通道阻滯劑中的非洛地平藥物在治療高血壓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用藥安全性有待提高,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頭暈等不良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總之,吲達帕胺與鈣通道阻滯劑比較,療效更好,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用藥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魏凌.用鈣通道阻滯劑和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6,2(9):34-35.
[2]王永慶.吲達帕胺聯合氨氯地平片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水平、血脂水平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12(6):145-146.
[3]胡乾配,李一梅,江蓮,等.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并發腎臟損害效果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23(10):67-68.
作者:李明 單位:費縣梁邱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