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干預對預防胺碘酮致靜脈炎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預防胺碘酮所致靜脈炎的效果。方法選取168例外周靜脈應用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靜脈炎的發生率。結果護理干預組靜脈炎的發生率為35.4%,對照組靜脈炎的發生率為6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對靜脈點滴胺碘酮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胺碘酮;靜脈炎
鹽酸胺碘酮注射液是臨床最常用的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物之一,臨床效果顯著,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心律失常治療。但是由于其pH值偏酸性,對外周血管刺激較大,容易引起靜脈炎,主要表現為沿靜脈分布的局部疼痛、水腫、紅斑、滲出性炎癥、壞死、硬化、感染、血栓性靜脈炎甚至蜂窩組織炎等,對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如果不及時發現并處理,不僅會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病痛,而且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增加醫療費用。為了降低靜脈炎的發生,對靜滴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實行預防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12月于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行外周靜脈應用胺碘酮注射液(杭州賽諾菲安萬特民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治療心律失常的患者共16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8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27例,年齡(62.4±10.8)歲;對照組86例,其中男性58例,女28例,年齡(65.1±9.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兩組患者均選擇BD公司生產的抗返流式淺靜脈留置針,如無特殊情況,留置針使用96h后更換。
(2)用藥方案:首次給予負荷劑量:胺碘酮150mg加入至5%葡萄糖20mL靜脈注射,時間不少于10min。此后予胺碘酮450mg加入至5%葡萄糖250mL用靜脈輸液泵泵入,泵入速度遵醫囑執行。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1)注意避開靠近瘢痕、關節、外傷或感染的血管,并采用專用輸液管道,避免與其他藥物使用同一靜脈通道;(2)患者左右上肢粗大血管分別放置留置針,每8h輪換一次輸液位置,注射完畢或者更換部位時,先用10mL生理鹽水沖管,再進行脈沖式正壓封管;(3)治療前交待患者所用藥物對血管可能的刺激作用,囑患者應穿較為寬松的衣物以方便觀察,并在輸液過程中盡量減少該肢體的活動,如輸液血管周圍出現任何不適,及時向責任護士或值班護士反映;(4)責任護士和值班護士也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該類患者的外周靜脈情況。
1.3靜脈炎的判斷標準
參照美國靜脈輸注護理學會2011年版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將靜脈炎分為0~4度。0度:沒有癥狀;1度:輸液部位有發紅,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度: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3度: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靜脈;4度: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靜脈(大于2.5cm)并有膿液流出[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兩組間靜脈炎發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胺碘酮時相關護理費用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干預組中靜脈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942,P<0001),具體數據見表1,說明對靜脈點滴胺碘酮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降低胺碘酮所致靜脈炎的發生率。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應用胺碘酮時相關護理費用(含留置針費用)分別為(1022±23.1)元及(96.7±21.2)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胺碘酮作為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對于多種心律失常有明顯的治療效果[25],廣泛應用于臨床。因此由其所致靜脈炎也逐漸為醫護人員所重視。由于胺碘酮注射液pH為酸性,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同時胺碘酮本身也容易刺激血管[6]。據報道,胺碘酮相關靜脈炎發生率可高達85%[7]。因此,為盡量避免靜脈炎的發生,首選經中心靜脈給藥,因為中心靜脈血流量較大,藥物進入血液后可以很快被血液稀釋,可降低藥物對血管的刺激。但是由于中心靜脈置管為有創操作,并且容易產生醫源性感染及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因此在臨床實際中,仍大多從外周靜脈泵點胺碘酮,所以如何預防胺碘酮相關靜脈炎顯得尤其重要。針對胺碘酮藥理特點,我們在護理干預組中采用積極交替使用不同靜脈通路的方法,有效減少了胺碘酮對同一血管長時間的刺激,給予血管內皮充分的自我修復時間,從而明顯降低了靜脈炎的發生率。
除了藥物本身以外,人為因素也是導致靜脈炎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8],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年輕護士相關知識欠缺,靜脈選擇不合適,或由于操作不熟練,進針角度和(或)固定方法不當導致針頭與血管形成的角度不佳,使留置針的針面緊貼血管壁,反復機械摩擦刺激引起血管痙攣、充血、水腫,甚至造成藥物滲出性靜脈炎,另一方面是患者外部衣物過緊導致局部血液回流受阻,以致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靜脈炎加重。因此我們在干預組中加強護理人員的專科培訓,并加強護理巡視,取得了一定效果。雖然在干預組中,患者的留置針相關的經濟花費似乎有所增加,但常規治療中,患者常常因出現靜脈炎而需要額外的藥物(如硫酸鎂、酚妥拉明、濕潤燒傷膏等),并且也需更換留置針。總體而言護理干預并未增加患者的經濟費用。同時,干預組雖然同時建立兩個靜脈通路,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但相比出現靜脈炎而言,這種不適相對輕微,患者更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通過護理干預,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相關的心理護理,可以積極消除可能的危險因素,減少靜脈炎的發生,減少患者疾病本身之外生理和精神痛苦,增加護患之間的信任,減少護患糾紛,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2]尹海平.胺碘酮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0):14221423.
[3]高續新.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4):118119.
[4]李冰,郭占領,陳平.不同途徑應用胺碘酮治療室上性心律失常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11):11531154.
[5]敖勇.胺碘酮治療急診快速型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16):30243026.
[6]劉學紅,郭瑞臣,李丕寶,等.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謝物的血濃度與臨床效應相關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6,15(4):240242.
[8]楊劍光,王淑艷.可達龍引起靜脈炎的預防及護理[J].當代醫學,2010,16(2):120.
作者:姜天香 單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