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康復護理與針灸治療腦癱流涎臨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腦癱流涎患兒應用康復護理配合針灸、按摩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符合標準的70例腦癱流涎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2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行康復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按摩治療,比較2組流涎癥狀、智力發(fā)育與發(fā)育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TDS分級優(yōu)于對照組,智力發(fā)育評分、發(fā)育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腦癱流涎患兒,應用康復護理配合針灸、按摩治療可有效緩解流涎癥狀,改善語言功能,加快心智發(fā)育,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腦癱流涎;康復護理;針灸;按摩;TDS分級;發(fā)育商
腦癱指的是新生兒出生前后1個月內,即發(fā)育階段發(fā)生的非進行性腦損傷引發(fā)的綜合征。流涎癥屬于其常見并發(fā)癥,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腦癱流涎在腦癱中發(fā)生率約為25%-35%,易影響語言功能發(fā)育,刺激頦部皮膚,降低營養(yǎng)攝入與總體液量[1]。同時,該病還具有較強的傳播與感染特點,對患兒日常生活危害極大。目前,臨床干預多以康復治療、針灸、口部肌肉訓練為主,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腦癱流涎患兒應用康復護理配合針灸、按摩治療的臨床價值?,F(xiàn)報道如下。資料與方法
1入組標準
1.1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2]中的診斷標準;②伴有流涎癥狀;③24個月≤年齡≤72個月。
1.2排除標準
合并心腎肝等重要器官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咽喉部畸形、口腔真菌感染、癲癇、染色體異常、代謝性疾病、牙齦炎、口腔炎等疾病的患兒。
2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腦癱流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家長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2組,每組各35例。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4-72個月,平均(35.41±8.92)個月;腦癱類型:痙攣型雙下肢癱12例,痙攣型四肢癱3例,肌張力低下型4例,痙攣型偏癱10例,混合型3例,其他3例。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4-72個月,平均(35.56±9.01)個月;腦癱類型:痙攣型雙下肢癱13例,痙攣型四肢癱2例,肌張力低下型4例,痙攣型偏癱9例,混合型3例,其他4例。2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療方法
3.1對照組
行康復護理,主要內容如下:①心理康復護理:注意使用播放輕音樂、微笑、撫摸、小游戲等呵護患兒情緒;②知識宣教:對患兒家屬進行身心發(fā)育障礙方面知識教育,指導患兒進行爬行、翻身、單膝跪立、用手持物等動作;③飲食康復指導,增加母乳喂養(yǎng),補充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進行張嘴、咀嚼、摩擦牙齒、吞咽等口舌訓練;④肢體康復護理:通過牽張法、易筋法、指壓法、屈伸旋轉法及主動、被動等運動促進患兒關節(jié)、肌肉活動。
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按摩治療。①針灸治療:酒精常規(guī)消毒,快速進針,斜刺語言1、2、3區(qū),頭部百會;斜刺透地倉、頰車、廉泉、下關、玉液、金津;隔日針刺1次,廉泉、玉液、金津不留針,其他留針30min,3次/周。②按摩治療:擇四神聰、百會,按揉3min;地倉、廉泉、頰車,點按1min;適度按摩口唇四周及面頰部;以腹部中脘為圓心,手掌掌心按摩100次,順時針;足三里,按揉2min;10-15min/次,1次/d。
4觀察指標
比較2組流涎癥狀、智力發(fā)育與發(fā)育商。①流涎癥狀:干預6個月后,應用TDS分級法評價,其中不流涎為Ⅰ級;少量,偶爾為Ⅱ級;間斷性流為Ⅲ級;不成線,經常流為Ⅳ級;成線流,弄濕胸前為V級;②智力發(fā)育:分別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通過嬰幼兒智能發(fā)育量表(CDCC)[3]評價,擇智力量表,包括121個項目,分值≥90分為正常,得分愈高則智力發(fā)育情況愈好;③發(fā)育商:分別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通過北京蓋塞爾(Gesell)發(fā)育量表[4]評價,包括語言功能、精細運動、適應能力、個人社交等項目,發(fā)育商=發(fā)育年齡/實際年齡×100,得分愈高發(fā)育商愈好。
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等級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_±s)表示,組間比較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2組患兒流涎癥狀比較干預后,觀察組TDS分級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組患兒干預前后智力發(fā)育比較干預后,觀察組智力發(fā)育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2組患兒干預前后發(fā)育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發(fā)育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腦癱流涎產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問題可能對處于身心發(fā)育高峰期患兒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漸得到臨床重視,但目前關于小兒腦癱流涎的發(fā)病機制研究仍不完善。由于腦癱流涎患兒并未比正常兒童更多分泌唾液,臨床認為腦癱流涎可能與口腔唾液功能不良造成口腔唾液過多殘留,或是口、舌、唇協(xié)調、運動功能不佳引發(fā)的口唇閉合不全所引發(fā),進而嘗試運用康復護理配合針灸、按摩治療來改善患兒口唇閉合功能,以增強口腔內感覺功能,緩解流涎癥狀。臨床實踐證明,針灸利于減少小兒口腔唾液殘留,加快腦部組織神經功能恢復,還可通過加大腦血流量改善腦部細胞代謝[5-8]。按摩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血的功效,能夠通過加快腦部血液流通促進大腦正常興奮過程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TDS分級、智力發(fā)育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發(fā)育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相較于單純應用康復護理,聯(lián)合針灸、按摩治療在緩解流涎癥狀,促進患兒智力發(fā)育,提高發(fā)育商方面效果更佳[9-10]。分析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通過康復護理,增強患兒家屬智力發(fā)育、運動功能、身心發(fā)育障礙方面知識認知,提升家屬對患兒的健康管理能力,并改善患兒情緒狀態(tài),增加其營養(yǎng),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致殘因素,提高肢體協(xié)調、運動能力,加快其身心健康發(fā)育;另一方面還能夠結合針灸、按摩治療的優(yōu)勢,進一步改善口舌功能,提升語言能力,加快身心正常發(fā)育、關節(jié)、肌肉活動。中醫(yī)認為,針刺玉液、金津能夠刺激舌部神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舌肌運動能力;針刺地倉、頰車、下關、百會等可刺激口咽括約肌感覺,提高其運動能力,增加吞咽頻率;斜刺語言1、2、3區(qū)可對大腦皮質帶來有效刺激,改善腦血供,進而緩解因中樞神經損害引起的流涎癥狀[11]。另外,地倉、頰車、廉泉等穴位鄰近處有較多神經分布,反復輕柔按摩,利于增強口咽部括約肌活動能力,改善吞咽功能;按摩足三里、中脘等利于調理臟腑陰陽,加快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增強脾胃功能與機體免疫,促進患兒恢復[12]。綜上,針對腦癱流涎患兒,康復護理配合針灸、按摩治療屬于一種行之有效的臨床干預模式,可有效緩解流涎癥狀,改善語言功能,加快心智發(fā)育,提升治療效果,加快患兒恢復。
參考文獻
[1]王利江,紀靜麗,溫淑靜,等.腦性癱瘓患兒流涎的評估和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3):299-302.
[2]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5,22(22):12-19.
[3]吳家滿,卓緣圓,張謙,等.益腎通督針法配合康復訓練對痙攣型腦性癱瘓患者智能發(fā)育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3):202-203.
[4]孫殿榮,候梅,郭洪磊.嬰幼兒腦癱治療前后Gesell發(fā)育量表的評估結果及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67-69.
[5]謝安樹,劉立席.針刺推拿治療腦性癱瘓流涎癥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6):545-547.
[6]江崛.針灸按摩康復治療小兒腦性癱瘓流涎癥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43(18):2353-2355.
[7]楊梅芳.針灸按摩配合綜合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后肢體偏癱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1):90-92.
[8]凌圣,薛學義.前列腺按摩配合針灸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6,32(11):11-13.
[9]陳璐,張根明.針灸綜合康復方案治療中風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6):1111-1113.
[10]劉立席,謝安樹.針灸治療小兒腦性癱瘓流涎癥24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10):109-111.
[11]阮靈秀,張學君,吳強.針刺治療小兒腦癱流涎分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32(9):1953-1955.
[12]初丹,王晨輝.吳茱萸涌泉穴貼敷在小兒腦性癱瘓流涎治療中的應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8):956-958.
作者:趙喜悅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