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醫學院校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解決幼教市場人才供不應求問題,教育部提出在高職高專院校增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我校作為高職醫學院校,如何在專業成立時間短、專業定位不甚明確的情況下進行專業課程設置,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考慮。
近年來,國家在嬰幼兒教育方面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為填補學前教育師資缺口,教育部于2016年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增補專業,新增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我校積極響應這一政策,擬設立該專業。
1課程設置的立足點
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定位不甚明確,國家也沒有出臺專業標準和課程設置要求,能查詢到的相關研究文獻數量較少。對于我校來說,為保證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1.1從對專業名稱的解讀出發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到底研究什么,現僅有少量文獻對專業名稱進行了探索式解讀。陳立秋認為“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應指通過學前教育、衛生醫療、社區服務等途徑,促進幼兒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并對其健康進行管理”[1];賴滿瑢則認為“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既不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簡單復制、同質或雷同方式培養,又不是單一幼兒衛生醫療保健的健康管理”,應包含“幼兒發展的教育引導和幼兒健康的養育成長”兩方面[2]。從名稱來看,該專業整體上屬于學前教育專業和公共管理專業的交叉專業。“幼兒發展”字面意思是指幼兒身心成長和變化;“健康管理”是對人體的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與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3]。綜合起來,筆者認為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指用幼兒身心發展特征、規律等專業知識對幼兒成長進行監測和指導,從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該專業課程內容應旨在說明如何提供豐富多樣的、適合幼兒認知水平的內容來支持幼兒的全面發展和健康發育。要做到這一點,幼兒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核心課程地位是不能動搖的。另外,課程中很有必要加入幼兒健康(含生長發育)監測、健康評估、風險干預和健康促進相關內容[4]。1.2借鑒其他院校經驗筆者從中國教育在線網站以及部分學校官網上查到的設有該專業且有具體課程列表的院校共34所,雖然相對整體來說只是冰山一角,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課程設置的大概方向。對列表中的課程按性質進行分類,從多到少取前10位,統計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在課程設置時參照了學前教育專業。這是因為一方面,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開設目的就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個補充,兩個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基本一致,集中在幼兒教育領域;另一方面,兩者之間有銜接,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屬專科層次學歷,該專業學生若想深造,其對口專業應該是學前教育。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很多院校設置健康管理類課程時比較謹慎,設置了此類課程的院校剛剛過半。這可能是由于該專業設立時間較短,很多院校為保證教學質量,將專業定位向課程體系比較成熟的學前教育專業靠攏。但筆者認為既然專業名稱中有“健康管理”,那么課程設置時還是應該安排如健康管理學、幼兒發展評估等監測和評估幼兒健康狀況的課程。我校在課程設置時可參考統計結果取“多”補“少”,加入幼兒發育監測類及健康管理類課程。1.3充分結合學校及系部條件課程設置可結合現有教學基礎及軟硬件設施,體現專業特色。1.3.1學校角度我校是一所以西醫為主、中醫為特色、中西醫結合的全日制醫學類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方面師資力量強,教學資源豐富。例如,西醫的幼兒營養學、幼兒護理與衛生保健等,中醫的小兒推拿、養生與保健等,均可作為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特色和優勢。另外從表1可以看到,接近1/3的院校開設了兒科類課程,而這方面醫學院校的優勢也顯而易見。1.3.2系部角度我校將該專業設置在衛生管理系,信息管理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課程是該系的優勢。有研究表明,在幼兒園健康管理中使用互聯網和健康管理平臺,可有效提高學生健康監護質量及保健醫生工作效率,優化保健醫生人力資源配置,減少傳染性疾病發生,提高家長滿意度及幼兒生長發育評價準確度[5]。因此,在設計課程時,可以考慮開設健康信息收集及平臺搭建的相關計算機課程,突出健康管理專業特征。1.4課證融合現有幼教相關專業涉及的職業資格考試項目眾多,其中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資格證和健康管理師資格證最為重要。本著課證融合原則,在課程設置時充分考慮將職業資格考試內容融入日常教學和實訓見習中。1.5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家長和幼兒教育機構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幼教,既要求其“保教結合”,又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家長將孩子送到幼教機構,不僅僅是為保障孩子人身安全,更希望能在幼教教師的帶領下,讓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幼師培養提倡“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各地幼兒園質量良莠不齊以及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多數幼教專業在培養學生時常常重藝術輕其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期待幼教能在語言、社會以及科學方面給予孩子幫助。考慮到這些,在專業課程設置時除高職英語和語文這些基礎課程外,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五大領域特色課程,如日常生活英語口語、兒童文學、繪本閱讀技巧、國學經典、幼兒科學、社會教育等。另外,近年來幼兒園教師虐童案件時有發生,很大程度上與涉案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較低以及對生命意義理解不到位有關。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強調職業教育要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這就要求職業教育不僅重教,還注重培養學生品德和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設置課程時很有必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以及生命教育相關課程,降低幼教傷害幼兒事件的發生率。
2專業課程設置
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筆者認為我校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可以由三大模塊組成,具體見表2。
3專業建設方向
3.1完善實踐場所由于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實踐性較強,配套的實踐設施和設備也要不斷完善。一是建立模擬訓練場所,包括幼兒護理實訓室、感統實訓室、兒童心理與行為測評實訓室、模擬幼兒園實訓室等;二是學校和系部需盡快與校外幼兒園及早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見習、實習提供固定的場所。3.2提升師資力量要盡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一方面,綜合全校教師資源,督促相關教師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例如,可以組織相關教師考取健康管理師以及家庭教育指導師等資格證書,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規模;聯系校外幼兒園及幼教機構,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到相關機構進行鍛煉。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實操性較強的課程,可以邀請教育領域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或者通過舉辦講座方式進行教學。3.3建立完善專業資源庫和職業資格考試資料庫在完善課程設置的同時,要重視網絡資源及資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的教學視頻、國內外幼兒教育名家的專題講座視頻、“五領域”教育教學視頻、早教機構培訓視頻、優質幼兒園活動集錦以及各種職業資格考試題庫。
4結語
2017年起國家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出大力改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現狀。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的設立正好對現有學前教育等相關幼教專業起到了補充作用。雖然到現在為止,各學校對于該專業的課程設置還處于摸索階段,但涉及育人大計,學術界對其研究熱情不斷高漲。另外,2018年該專業第一批學生畢業,隨后的反饋將會對完善專業體系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將來的課程設置上,我們還可以參考發達國家關于兒童健康管理的優秀經驗,同時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調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專業會越辦越好,培養出大量能夠滿足國家需求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立秋.關于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7(58):177-178.
[2]賴滿瑢.高職院校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探究[J].職業教育,2019(3):210-211.
[3]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會.健康管理概念與學科體系的中國專家初步共識[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3):141-143.
作者:張童童 單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