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信健康教育平臺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法
1.1研究方法
1.1.1對照組采用電話隨訪和門診隨訪的常規方式,隨訪6個月。
1.1.2干預組使用微信平臺進行健康教育和隨訪,隨訪6個月。
1.2干預組的健康教育
1.2.1干預組組成:健康教育小組成員由2名高年資主治醫師、2名心血管專科護士組成(其中一名為群主),負責群組日常活動。科主任及護士長擔當督導工作。成功申請了一個公眾平臺。將參加實驗的患者拉進微信群,并讓他們關注本公眾平臺。
1.2.2微信群教學活動:醫護人員查找醫學書籍和醫學文獻,將高血壓疾病指導、飲食指導、生活指導、用藥指導、血壓監測等方面的知識,制作成PPT、Word文檔、視頻資料,每周二、五由管理員向公眾平臺發送。例如:上傳高血壓原因和臨床表現、高血壓的危害、用藥指導、自我測量和監測血壓等Word文檔;上傳醫護人員自拍的正確測量血壓、合理管理藥物、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的視頻;分段上傳最新高血壓治療指南、高血壓教學PPT。
1.2.3微信群友互動:勸說治療效果好的患者在微信群上交流服藥心得。發表自我監測日志,參與評論交流。患者及其家屬有問題或疑問,可以通過微信在線聊天、留言等形式,進行咨詢。每天14∶00~20∶00管理員在微信群里,答疑解難:提醒患者及時服藥,監測血壓,合理飲食,鼓勵戒煙。
1.3效果評價方法:比較干預前后兩組間的服藥依從性,干預前后兩組間血壓值變化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服藥依從性評價采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的服藥依從性:干預前,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血壓控制情況:干預前,兩組人群收縮壓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干預后,干預組的收縮壓控制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健康教育可使人們在面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時,樹立健康的信念,建立健康的行為。微信平臺避免了傳統的健康教育受時間、地點的影響,這種網絡形式的健康教育更便捷。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平時忙于工作,忽視高血壓是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所以出院后需要加強延續性護理。微信平臺彌補了醫護人員人力、時間的不足,給醫患提供了互動渠道,隨時可以進行交流。醫護人員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健康教育,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時間,也可以隨時關注患者的現狀,及時糾正不良行為,提高服藥依從性,從而達到較好的血壓控制效果。本研究只做了6個月的隨訪,時間較短,以后會進一步研究,擴大樣本量,豐富健康教育內容。
作者:錢柯柯 單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