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阿爾茨海默病與精神障礙藥物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對老年阿爾茨海默病合并精神障礙患者各精神癥狀量表評分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老年阿爾茨海默病合并精神障礙患者128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4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奮乃靜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阿爾茨海默病病理行為評定量表(BEHAV-AD)、社會功能評定量表(PSP)及治療后副反應量表(TESS)評分。結果治療后2、4、6、8周,觀察組患者的BEHAV-AD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在偏執和妄想、幻覺、攻擊、活動異常、晝夜節律紊亂、情感障礙各方面BEHAV-A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4、6、8周,觀察組的PSP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8周,觀察組的TESS評分為(6.88±1.36),明顯低于對照組(8.78±2.13)(t=5.36,P=0.00)。結論阿立哌唑能更好治療患者陽性、陰性精神異常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社交能力,且治療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精神障礙;阿立哌唑;精神癥狀量表
阿爾茨性海默病是一種以記憶力衰退、語言功能障礙、認知行為異常等人格、行為各方面出現異常表現的神經系統疾病,且易出現精神障礙[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近幾年來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以5%~7%的增長點持續增高,且以老年人群發病為主,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2]。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奮乃靜是其常規治療方案,奮乃靜是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可治療各種陰性精神疾病,并且對于緩解焦慮、煩躁情緒具有積極作用。但研究顯示,奮乃靜對狂躁等陽性精神癥狀改善不明顯,且易發生椎體外系不良反應。有學者提出[3],新型的抗精神分裂癥藥物阿立哌唑可彌補奮乃靜治療缺陷。阿立哌唑對多巴胺能神經系統的作用具有雙向性且對多巴胺遞質具有穩定作用,故對于陽性、陰性精神癥狀均有治療作用,但目前對于阿立哌唑對患者精神癥狀緩解程度及用藥安全性的報道尚少,本研究筆者就對阿立哌唑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礙的綜合療效展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老年阿爾茨海默病合并精神障礙患者128例,納入標準[4]:①符合《精神障礙疾病臨床診治指南》中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標準;②且均經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證實合并精神障礙[5];②年齡均在60~80歲;③無合并其他類型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肺等重要臟器疾病;④患者家屬均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嚴重精神障礙,有自殺傾向的患者;②腦外傷、腦血栓等其他病因導致的腦組織損傷者;③近期接受過阿立哌唑、奮乃靜等相關藥物治療者;④合并免疫系統、血液系統或內分泌系統嚴重疾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4例。對照組患者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齡在66~78歲,平均年齡為(65.29±10.36)歲,病程在10個月~25月,平均病程為(18.86±6.02)月;觀察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齡在64~77歲,平均年齡為(64.37±12.73)歲,病程在9月~28月,平均病程為(17.15±6.11)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故具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奮乃靜片(H32024967,2mg*100片/盒)治療,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劑量,劑量范圍4mg/天~40mg/天,病情控制后需要恢復至治療劑量。觀察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片[8](H20061304,5mg*10片/板*1板/盒)治療,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劑量,劑量范圍5mg/天~30mg/天。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8周。治療期間不同時使用其他藥物,可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精神癥狀。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2、4、6、8周的BEHAV-AD總評分;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4、6、8周的BEHAV-AD各項指標評分;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2、4、6、8周PSP總評分;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8周TESS量表評分。
1.4評估方法
BEHAV-AD包括總體評定和癥狀評定兩部分,癥狀評分對患者偏執和妄想、幻覺、攻擊、活動異常、晝夜節律紊亂、情感障礙、焦慮和恐懼這七個方面癥狀進行評分,每組癥狀根據患者有無發生以及發生的嚴重程度(1~3)、發生頻率(1~4)、苦惱程度(1~5)進行評估,所有癥狀得分之和為總評分,每方面癥狀評分為各方面評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精神癥狀越嚴重。PSP量表對患者自我照料、社會角色功能、個人關系和社會關系以及擾亂、攻擊行為四個方面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社會生活能力越強。TESS量表對患者行為毒性、化驗、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其它幾個方面的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0~3),與藥物關系(0~3),處理情況(0~4)進行評分,總分越高,患者不良反應越嚴重。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學資料都采用SPSS21.0專業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而所有的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用χ2檢驗,P<0.05評價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EHAV-AD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EHAV-AD總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T=0.09,P=0.92)。組內比較,治療后2、4、6、8周,兩組患者的BEHAV-AD總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組間比較,治療后2、4、6、8周,觀察組患者的BEHAV-AD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具體見表1。
2.2兩組患者BEHAV-AD各項指標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偏執和妄想、幻覺、攻擊、活動異常、晝夜節律紊亂、情感障礙等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但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恐懼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P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SP總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t=1.01,P=0.32);組內比較,治療后2、4、6、8周,兩組患者PSP總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組間比較,治療后2、4、6、8周,觀察組患者PSP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后TESS評分比較
治療后8周,TESS量表評估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均主要為椎體外系反應。觀察組患者TESS評分為(6.88±1.36)分,對照組TESS評分為(8.78±2.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36,P=0.00)。
3討論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退行性精神系統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主要以智能損害為臨床特征,病程進展緩慢但損害呈不可逆性[6],隨著病情進展常伴發精神障礙,如頻發幻覺,不自覺恐懼、焦慮,并導致行為錯亂等,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奮乃靜作為傳統抗精神病藥物是常用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但近來有報道顯示奮乃靜對于阿爾茨海默病陽性精神癥狀基本無緩解作用,且肝臟首過效應明顯,患者依從性較差。阿爾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礙的治療亟需探索新型藥物來改善傳統抗精神病藥物作用的局限性。研究顯示[7],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具有顯著療效,且不良反應低。阿立哌唑對多巴胺系統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通過激動D1、D2和5-HT1A受體,阻滯5-HT2A受體,對陽性、陰性癥狀及恐懼、焦慮情緒均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后進行各精神癥狀量表及不良反應量表評估,研究阿立哌唑的臨床應用的可行性。BEHAV-AD量表對患者精神癥狀進行評定,偏執和妄想、幻覺、攻擊、活動異常、晝夜節律紊亂、情感障礙、焦慮和恐懼七個方面評分評估患者各方面癥狀情況,七方面癥狀總分評估患者總體精神癥狀改善情況。PSP量表是對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生活能力的評估,對患者自我照料、社會角色功能、個人關系和社會關系以及擾亂、攻擊行為四個方面的能力進行評估,觀察藥物治療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8]。本研究顯示,治療后2、4、6、8周觀察組的BEHAV-AD量表總評分和各癥狀評分以及PSP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顯示阿立哌唑對阿爾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礙病情緩解效果更高,有助于生活質量、生活能力提高。TESS量表是對患者各系統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是臨床常用的評估藥物使用安全性的量表。抗精神病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椎體外系反應,如靜坐不能、震顫、肌肉強直等[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均以錐體外系反應為主,但觀察組患者的TESS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阿立哌唑臨床用藥安全性高于奮乃靜。綜上所述,阿立哌唑作為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對于陽性、陰性精神癥狀均有治療作用,且對精神癥狀的治療作用優于傳統用藥奮乃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具有提高作用,不良反應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趙輝 李富慧 白玉彥 韓冰倩 單位: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