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藥學的工作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藥物不良反應
監測工作ADR監測是一項日常工作,ADR報告是由門診藥房在病人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退藥時填寫,以及臨床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病例時,到患者病床前調查并作好登記;隨后進行ADR信息整理,上報ADR監測中心,并及時在院局域網上公布,反饋全院ADR信息,為臨床提供用藥參考,減少和避免藥品不良反應重大事件的發生。
加強與患者溝通,解決患者用藥疑惑不論是住院還是門診患者,我們常常發現患者對醫生開具的處方有許多不解。例如,在服用阿侖膦酸鈉片的時候,醫生往往是交代病人每周1次,1次1片70mg,口服;其實服用阿侖膦酸鈉片有著許多注意事項:①為了避免食道不良反應的發生,便于將本藥送至胃部,從而降低對食管的刺激,建議早餐前至少30min用200mL溫開水送服,用藥后至少30min方可進食。
②在服用本品前后30min內不宜飲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較高鈣的飲料。服藥后即臥床有可能引起食道刺激或潰瘍性食管炎。③病人不應咀嚼或吮吸藥片,預防口咽部潰瘍。④與桔子汁和咖啡同時服用會顯著影響本品的吸收。就寢前或清早起床前不要服用本藥,等等。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告知病人,如發生食管疾病的癥狀,應停用本藥并請醫生診斷治療。
再者,發現醫生開具鼻噴劑、吸入劑處方時沒有詳細說明劑型的使用方法,患者往往不看說明書或看不懂說明書就盲目使用,因此常常發生容器破壞進而反應藥品吸不出來或碰不出來的現象,這時我們就必須耐心為患者講解、示范劑型的使用方法。
門診處方與住院病歷合理用藥評價臨床藥學室每月針對全院實際用藥情況,分析全院處方構成,對合理用藥、處方管理、費用控制等進行綜合評價,反饋臨床;并且抽查住院病歷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并以書面形式報告給醫院職能部門。通過醫院職能部門的管理手段,建立門診處方合理用藥考評指標和住院病歷抗菌藥物合理用藥考評標準,提高門診處方用藥及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
編輯《藥訊》,為臨床提供豐富藥學信息《藥訊》每季度編輯一期,由醫院主辦、藥劑科臨床藥學室承辦,利用醫院網絡信息平臺供全院藥學交流。本著以病人為中心,滿足臨床實際需求的宗旨,介紹新藥物、新技術、新方法;討論臨床藥物治療新問題;調查研究我院合理用藥現狀;總結臨床用藥新成果及存在的問題;宣傳臨床藥學和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通過《藥訊》,為全院人員提供一個新論壇,不斷地提高我院藥學服務水平。
2臨床藥學的發展前景
90年代Hepler及Strand提出PharmaceuticalCare,簡稱P.C.(藥學服務)又將是臨床藥學的進一步發展,1991年美國醫院藥師學會把P.C.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將P.C.完整地定義為“藥師對接受藥物治療疾病的正常人或患者的生命質量直接負責,以用藥有利于達到改善身心健康為目的,承擔監督執行保護用藥安全有效的社會責任。”臨床藥學是藥學服務的重要內容。醫院藥學工作模式應從傳統的供應保障型向技術服務型轉變,藥師服務對象應從藥品向病人轉變。藥房與臨床結合最緊,信息最靈通,直接服務于患者,因此,藥師應根據處方中存在的配伍禁忌、藥物代謝、毒性與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等問題,向病人詳細交代清楚,做到態度熱情、服務周到。同時提供日常門診用藥咨詢服務,建立門診用藥咨詢臺,由專人負責解答病人用藥問題。
3討論
臨床藥師的工作,主要是為醫生、護士及患者提供藥學服務。醫生、護士及患者因各自的角色不同,對服務內容有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臨床藥師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服務方法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這就要求臨床藥師不斷改善臨床疾病知識以及與疾病相對應的治療藥物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我院血藥濃度監測還未開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逐步完善,用科學的數據指導治療窗窄的藥物應用,而不僅是經驗用藥。總之臨床藥學的開展和深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作者:黃迎春單位: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院